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现货平台
全国分站导航

中钢网

价格汇总
价格查询
价格走势
价格统计
中钢网新闻中心网站动态【行业论坛】大咖精彩观点碰撞,思想火花四溅!

【行业论坛】大咖精彩观点碰撞,思想火花四溅!

分享打印 2016-09-11 18:25 编辑:薇薇     来源: 中钢网     字体: [大][中][小]    

导读:一个是去产能,把低端的、不合格的产能废掉,第二个解决办法是本次峰会重点谈到的,按照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勇敢的走出去,向东盟、南亚、西亚,把咱们的产品销售出去,解决产能过剩的方案无非是这两点。

  2016年9月11日,中国—东盟钢铁产业发展峰会暨第九届中国钢铁高峰论坛在广西南宁红林大酒店四楼柏林厅隆重开幕!

  中国—东盟钢铁产业发展峰会暨第九届中国钢铁高峰论坛

  时间:2016年9月11日

  地点:广西南宁红林大酒店

  9月11日,由河南省人民政府、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指导,河南省商务厅、中钢网、钢钢网、江苏省钢铁行业协会联合主办的,以“新形势•新发展•新未来”为主题的中国-东盟钢铁产业发展峰会暨第九届中国钢铁高峰论坛在广西南宁如约举行。在高峰论坛环节,全联冶金商会副会长陈洪冰、舞阳钢铁公司副总经理钱泽旺、安阳钢铁集团销售公司总经理苏锋、江苏沙钢国际贸易公司销售处处长孙飞、江苏中天钢铁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陆阳、宝钢集团经济与规划研究院经营环境研究所所长赵浪就我国钢铁减量增长下的去产能、一带一路、走出去等进行交流和讨论,为400多位参会嘉宾带来一场精彩的思想干货分享。

  讨论话题一:去产能

  主持人张建峰:我国钢铁从2014年开始进入了减量增长的发展阶段,这个发展阶段最大的特点就是供大于求,国家有将近一半的产能过剩,这是中国钢铁行业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也有了共识,一个是去产能,把低端的、不合格的产能废掉,第二个解决办法是本次峰会重点谈到的,按照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勇敢的走出去,向东盟、南亚、西亚,把咱们的产品销售出去,解决产能过剩的方案无非是这两点。第一个问题,钢铁去产能各位认为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它是不是需要一个统一的标准,去产能究竟是有市场主导还是政府主导?

  陈洪冰:去产能首先解决区域性去产能,压缩落后产能。

  去产能是今年中央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刚才主持人说了,目前中国的钢铁产能供大于求,处于过剩的状态,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按照统计,目前全国产能大约有12.5亿吨,从需求的环节来讲,2015年实际需求是8.54亿,不是说六点零几亿,这个数据不乐观,从全国平均水平来讲,产能利用率不到70%,目前广东福建、江苏、浙江华东区域、中南区域产能利用率比较好,基本上维持在85%,华东地区维持在60—65%,东部地区是60%,西北地区不到35%。我们区域性的过剩问题还是很严重的,我们要解决的去产能,我们应该首先是解决区域性的过剩产能,要解决我们过去三十年以来长期形成的问题。

  去什么样的产能?首先要压缩落后的产能、无效的产能,减少僵尸企业。落实去产能,工信部要给出五大标准,确定它是不是应该淘汰,我们在这个标准下才能建立一个法制化去产能手段,才能改变目前依靠手段去产能的事实。

  更重要的是我们已经进入市场经济阶段,去产能要在法制化的轨道下,要遵循市场经济的原则,所谓法制化的轨道不仅仅是遵守各项法律的规定,也要遵守国家相关技术导向政策,我们更要从宪法、合同法、《经济法》、《物权法》的角度看待已经形成的事实。我们要吸收国外的产能,德国是通过技术转型,日本是通过多元化的方式发展。这样来看,我们认为去产能不仅是有利于现在我们供需结构改善,也必然有利于中国钢铁工业长期的发展。

  钱泽旺:去产能以市场为导向,政府行为和企业行为要统一,按照市场标准执行。

  现在实际产能是8亿吨,加上出口,国内这几年钢铁产量在稳步提高,实际上消耗也在稳步提高,尽管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都是比较低迷,我觉得去产能这个工作,对钢铁行业影响太大了。我认为这里面去产能确实需要以市场为导向,更重要的是政府的参与,我感觉现在去产能的阻力不仅是企业本身,还有政府,哪一个钢厂不是政府积极扶持建起来的?所以政府行为和市场行为相结合,去产能是必须的,否则这里面后续有很多工作是企业无法实现。去产能这个问题,在钢铁行业我感觉抓的力度还不够,一个是钢铁企业本身差距比较大,鱼龙混杂,怎么去掉档次很低的企业值得思考。钢铁行业要加大力度,政府行为和企业行为,尤其是政府,现在需要做很多工作,在行业方面,行业确实差距太大,凝聚力、团结度都差一些。

  陆阳:我认为是一刀切,全国都是一刀切,否则没有公平可言。

  中国去产能很多的时候表现在区域产能过剩尤为严重,我们是来自江苏的企业,对这一件感受特别深,江苏去年在去产能的大背景下增速达到百分之十几,在全国是冠军,与国家去产能相反。之所以江苏在去年的情况下可以高速发展,有它的必然性和合理性,首先江苏作为一个区域,它的需求量以江苏企业的产量是没有办法满足的,所以有一个区位的优势,加上这几年物流的增长、北方成本的不断提高,环保成本提高,环保成本提高,使北材南下的难度加大,这给了江苏企业发展创造机遇,所以我认为这也是合理的。

  我觉得怎么去产能,怎么样淘汰落后的企业,怎么界定,是不是按照盈利?政府说它可以发工资、可以交税,为什么要淘汰?你可以做精品特钢但是是亏损,怎么办?我认为是一刀切,全国都是一刀切,否则没有公平可言,因为大家知道简单的判断一个企业目前是盈利的,将来会怎么样,其实你心里清楚它不适应世界钢铁发展趋势,也不适应国家去产能、转结构的未来趋势。

  孙飞:政府和市场肯定都要参与进来,既要政府制标准,也要政府执行。

  对于淘汰落后的产能,我觉得政府和市场肯定都要参与进来,既要政府制标准,也要政府执行,才能把质量技术不过关、环保不达标解的企业卡掉,再经营下去会一直亏损的,对社会、企业是负担的产能去掉。对于市场钢企自己要调节,对长期亏损、质量达不到的,你自己技术改造也好,淘汰也好,两条路都是要走的。

  苏锋:去产能对社会的影响不大,真正的去产量会对价格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去产能是不可逆的。

  去产能和去产量是两码事,价格上涨的时候钢铁企业都在开足马力生产。事实上讲,今年的产量降是有一段时间,就是年初价格太低,去产能难的真正原因是企业降产量的动力不足。我们前一段时间提出的去产能都是假的,把三年前、两年前就淘汰的企业报上去,跟中央说我去产能了。同时,我想说的是,去产能是不可逆的,我只想着把产能去掉了,回头再想去产量,但是这个阶段产量是不可能减,我知道的几个企业的产量都没有减。下一步可能真正实质性的工作是在去产量上,因为每一个企业的产能到底有多少,这个数目前在中国是比较虚。去产能和去产量相比,去产能对社会的影响不大,真正的去产量会对价格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去产能是不可逆的。

  关于淘汰落后产能,去产能这一块怎么去,我也同意一个是市场,一个是标准,就是你现在的环保,大家用环保一下就可以卡死,用中国最新的环保法,中国绝大多数都达不到标准,怎么办?我们会后面开始,谁最差就淘汰谁。达不到国家的质量标准一律都淘汰,这样会有一定的作用,这是一个方面,是政府主导。另一方面是市场的竞争,价格的竞争,关于市场淘汰和政府干预…

  赵浪:要提高企内整合,还不能光有标准,要重在执行,进行国际产能合作。

  钢铁属于规模经济,不断的增加规模可以把成本拉到最小,目前我们需要找到新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效益的边界,怎么做?第一是主体结构的变化,业内的整合,往前说一句就是集中度的整合,国家层面在发生的,市场层面在发生的都在发生。第二,标准的执行,目前是有标准但是没执行,我非常赞成前面几位,标准的执行是非常重要的。第三,走出去,国际产能合作,这一点实际上是,中国改革开放成果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分享,我们的产能应该是这样的道理,我们三四十年下来形成这么多的产能,虽然过剩,但是是优势的产能,虽然痛苦,但是我们快乐着,这个可以叫做什么?中国+,我们是互联网+,实际上优势产能往外转移就是中国+。

  走出去我们应该有一种哥白尼式的逆反思维,不是太阳绕着地球转,是地球绕着太阳转,别人需要什么我们提供什么,而不是我有了4亿多的过剩产能一定要推销出去,应该是别人需要什么我们提供什么是最重要的。

  讨论话题二:走出去

  主持人:关于走出去的战略我想和各位嘉宾沟通的是,就你们的理解和认识,走出去对中国缓解产能过剩的压力,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

  陈洪冰:机遇与风险同时存在。

  中国钢铁产能走出去是必然的,但是怎么样走出去,向何方走,这是我们要认真考虑的问题,“一带一路”从我们目前跟踪的来看,无论是在中亚、在中东、非洲、东南亚,全球大约已经有了一百个大大小小的项目在这个领域里面拓展市场,但是从目前来看,除了一些消费者的企业,短时间所获得的利润以外,我们在境外投入的重大项目,现在都陆陆续续遇到障碍,这是早上说的,“一带一路”区域里有不少国家存在不稳定、不安全和政局动荡的因素,风险是存在的。当然,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机遇也是有的,如何去投资?如何走出去?我们认为需要在国家战略层面有一个很好的设计,需要与“一带一路”的国家有更好的对接,同时我们需要在整个产业链上量身订作,在现有的产能转移这一块,我们认为与我们的出口市场重叠度比较高,特别是在中东、非洲以及东南亚区域,我们都是以棒线材,或者是建筑钢材为主的出口导向,在这个领域里面我们转移出去的产能,倒逼过来也会影响到我们现有的出口。所以我认为,这仍然是存在翘翘板效应的,不是转移出去了我们就化解了,事实上我们要从更广义的范围,从全球的角度看到产能的化解,我们不仅要向“一带一路”国家走出去,而且还要向欧美这样法制化比较高的国家走出去。

  钱泽旺:真正的产能转移应该是设备技术的整体转移,而不是产品本身的转移,真正是把在国内认为落后的装备转移到国外,才能解决中国的产能过剩问题。

  我觉得这个产业,中国钢铁过剩,弄到国外去未必不过剩,正如这些年欧洲搞产能过剩也没有弄到中国来,这里面最主要的输出是产品的输出,制造的输出,带动高端产品的出去。现在中国什么不过剩?中国高铁将来也会过剩,高端制造、高端设备怎么出去,现在“一带一路”的根本目的是把高端制造、高端产品通过在国外的项目把产业链带出去,而不是只是钢铁产品。所以我觉得调结构、调方式,我们公司出口大概20多万吨,但更多的是出口设备,包括和中石油一块把设备弄出去,去到伊朗、利比亚、国外的火电项目、风电项目。我觉得中国应该学欧洲,学美国,在中国发展过程当中,包括在印度发展过程当中,把中国的制造,中国的钢铁,跟着制造业一块,带着项目走出去。”

  陆阳:装备和技术的整体转移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蕴含着非常大的风险。

  装备和技术的整体转移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就是中国的钢铁企业成本核算的方式方法在“一带一路”其他国家不一定完全有效,因此还蕴含着非常大的风险。

  “我通过和非洲的代表团、商务部谈过,希望你去投资,把钢铁买断,他们可以给你提供很多优惠的政策,包括政府出台的招商,谈了很多,但是总体来说有很多的担心,有时候自己也在想把自己的设备出手,他们提供了很多优惠调整,我们把认为不是很适合竞争的设备转给他们,但是事后仔细想一想不太现实,你自己认为是落后的东西,到了那里后很多事情控制不了,很快你就不再了解当地的生产成本、法律成本、社会运营成本。你的落后的产能,落后的装备过几年一样是落后。我讲这个事情不是说去产能走出去是错的,我觉得是要思索,首先是要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提高自己的装备水平,有了经验以后再起走出去,所以我觉得去产能和走出去还是要苦练内功。

  孙飞:实现一部分产能直接转移到国外,我们可以从产品做起。

  我们经常提到的要化解产能,实现一部分产能直接转移到国外,我们可以从产品做起,这个产品有两块,一块是包括沙钢、中天生产的中间产品,除了螺纹钢之外其他所有的钢材起来要进行下一轮加工,我们把这些产品出口出去,让当地的客户检验,让当地的市场检验。去年出口总数达1.12亿吨,虽然今年面临这么多的贸易摩擦,但是从1—8月份贸易出口还看,还是有可能增加。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首先中国企业起来要保持一定数量和比例的钢材产品直接出口,这是消化一部分现在产能的基础。第二,下游的钢材制品,包括机械设备,下游的金属制品,钢结构,甚至包括其他的更大的,包括钢管、船舶汽车等等,也能够化解相当一部分数量的,去年8000万吨也是一个相当高的数量。第三,个人是不太赞成直接去国外建厂,或者合作建厂,这个风险是非常大的,当然看企业怎么看。首先是市场的风险,现在在钢材形势供严重大于求的情况下,再去扩大产能是一个很冒风险的事情,除了你走的不是大众化的,你走的是一些特殊的品种,或者已经有了稳定的下游的消化渠道等等。第二个风险是来自于当地市场上的风险,我曾经跟五矿的领导交流过,福建老板把厂开到非洲利润非常高,当地钢材价格可以卖到接近一千美金,但是他们面临生存威胁,安全方面的环境还是非常恶劣的。除此之外还面临当地环保的要求,法律法规、税收的政策。特别是在中国人看来,你把家安在那边以后,他们再出一些条件你就无可奈何了。

  苏锋:如果把产能寄托在“一带一路”无外乎是饮鸩止渴。

  这些欧盟国家现在需求量是2.4亿,而未来2020年2.88亿,它今天在这里说应该是有权威性的,这个增量都是给中国吗?中国的出口能占多少?第二这些东盟国家也在发展自己的工业,我们转出去的设备,无论是落后的也好,都能替代一些产能。因此他们的需求量会依靠我们的越来越少,而我们的增量更多的是争夺了一些欧洲的国家,像俄罗斯,把他们的量夺过来了。到了一定的时期,这个量是有限的,所以靠转移出去,靠“一带一路”转移出去产能过剩是不靠谱的,“一带一路”中央的策略是让这些“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经济整体的发展,整体的发展带动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不是单单的把钢铁卖出去,它考虑的是一个非常长远的利益,而我们如果把钢铁输出去,那是眼前的一些短暂的时间。就像美国出来反倾销以外,内部还有一些条款,这些都是壁垒,技术壁垒也行,方方面面得可以壁垒你,所以这不是作为去产能的一个方向,我个人是不看好这个方向。刚才大家谈到设备带动、制造业带动,我更看好的是作为企业来说,必须对新产品的研发,高端产品的研发,然后去替代欧洲市场,国际上任何一个市场,然后靠企业先进的产品去任何一个市场。世界上没有不过剩企业,江苏省给你三千万的量是短暂的,隔两天我还可以以各种理由增加量。但利润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候,产量是限制不足的,钢铁企业目前的过剩大了一些,但是回到正常状态以后,它仍然是过剩的,过剩的是符合市场要求的,但是我们怎么样去在市场中,能够有利润,这是各个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怎么样做?我个人认为作为企业来说,更多的是研发产品,然后上下游产业链的协同也是一个方面,更多的是科技领先,这是我的一些想法。

  赵浪: “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到底往哪走?需要提前结合对国际钢铁市场的分析。

  结论就是应该往环境多样区域走,包括东南亚国家和东非区域,为什么这么说?要说到前面说到的规律,世界制造业的转移,从地中海向大西洋、印度洋转移,全球钢铁制造的转移因是这么发生的,从欧洲到美国,然后到苏联,然后到日本韩国,然后中国,然后再往下走,再往下走基本上也在那个区域,这个区域跟今天上午说的那些国家基本上在一个范围内,从大的规律看,再往下发生的事情是在环印度洋周边发生的事情。

  这里面的道理是什么?第一,全球产能24亿里面产量是16亿吨,需求是15亿吨,全球产能净增长仍然有3000万吨左右,3000万吨除了中国以外最重要的区域就是环印度洋区域。所以这个区域里面,我已经有了3000万吨在未来三年五年要开工项目的清单,多出来的12亿吨减去8亿吨的产能,我们就可以敲门,你要不要,你要什么,这样的产能转移是有目标的,不是随便走的。我们很多EPC项目可以跟进。

  第二,在这个区域里面,我在周边选了22个国家,李新创选的是31个国家,我选的是环印度洋的国家,结果是这22个国家钢材净进口是8000万吨,总进口是1.2亿万吨,所以净进口就是有实质需求的地方。

  第三,未来钢铁的需求到底怎么样,世界钢铁协会的数据,到2030年全球钢铁需求的增长平均率是1.6%,超过1.6%的区域基本也是在我说的区域,印度、中东6%、5%,未来需求增长旺盛的地方就是我们应该去的地方。

  第四,环印度洋区域是亚洲钢铁资源的命脉区,澳大利亚在下面,它离亚洲最近,离巴西、南非最近,原料到了最低的时候,李新创院长也说了资源保障的事情,最低的时候,距离我们最近的时候,我们应该要有所动作了,所以中国钢铁业的出路,一个是往源头走,一个是往下游走,源头是保障性的,不管是21亿吨、16亿吨,原料总是要的,趁这个时候走。再一个下游,今天中钢网、钢钢网代表了这个方向,是网络式的另外一种方法做事情,这是我们的方向。

  回到这个问题,选择去哪里,应该是那个区域,我们当然还要回答更多的问题,为什么去,去做什么,什么时候去,找谁,这是更多的问题,但是从去哪里的角度进是在这个区域。

  主持人:谢谢赵所长,赵所长给咱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向,就是根据他们的研究成果,“一带一路”从钢铁行业来说,重点应该瞄准印度洋,他讲了四点理由,这个可以作为有投资意愿或者出去意愿的朋友重点关注,下去和赵所长交流。

  因为时间的原因,我们的论坛就到这里,让我们再一次把掌声送给各位专家,谢谢!

  我宣布,第九届中国钢铁高峰论坛闭会!

  明年再见!

免责声明: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直接决策依据。以上内容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删除处理。
QQ:153405099 电话:13783683896           刘先生

Copyright © 2005 - 2023 中钢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全国咨询/投诉电话:400-700-8508  豫ICP备2021034665号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52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