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头条丨“A股绞肉机”华锐风电之大败局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在竞争激烈的现代商业社会里,多少曾经叱咤风云的明星企业,转瞬间即灰飞烟灭。其兴也勃其亡也忽,兴衰更替之迅捷,令人唏嘘。
【资料图】
在A股数千家上市公司中,如果要用“大败局”这三个字来形容其中一家公司的话,华锐风电(SH:601558)应该是再适合不过了。
华锐风电这家公司,自2006年成立之初,就受到了中国最顶级的资本支持,在短短数年之间,凭借创始人独到的眼光、胆略和手腕,一路狂飙突进。它以雷霆万钧之势,横扫中国风力发电设备市场,迅速崛起为行业第一大龙头,到2009年,它已经是中国第一全球第三的风机设备供应商。
2011年初,华锐风电裹挟着万丈荣光,以王者之姿强势登陆中国资本市场,融资94.59亿,市值逼近千亿,成为当年最轰动的IPO项目,造就了数十位亿万富豪。
再然后,剧情急转直下。
上市当年,华锐风电营收腰斩,净利润如疾风骤雨般狂跌超过70%;
第二年,也就是2012年,营收在2011年的基础上再次腰斩,净利润亏损近6亿。
其后更是亏得惊天地泣鬼神,五年累计亏损超过100亿。
昔日风光无两的王者,彻彻底底地沦为了一个落魄汉,让人扼腕叹息。
而其股价,就更有戏剧性了:上市当天即破发,当天最高价就是其历史最高价,其近千亿的市值一路狂泻,一度跌破百亿,成为A股最残忍的“绞肉机”。
今天,就跟大家聊聊华锐风电的故事。
一个巨头的诞生
风能,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储量大、分布广,但它的能量密度低,并且不稳定,因为人家是一阵一阵的,所以这玩意的开发难度较大。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我国能源消耗的增长及政府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大力开发风能渐渐被提上日程。2006年1月,我国《可再生能源法》公布,其中风能被列为六种新能源之首。这是华锐风电成立的大背景。
早在2004年,大连重工机电成套设备有限公司的掌门人韩俊良,慧眼独具,买下了德国富兰德公司FL1500系列风机的生产许可证,成功抢占了国内风电市场的技术高地。
而在此时,一批嗅觉极其灵敏的资本大鳄,在国内寻找潜力十足的新能源项目,看中了大重成套这家公司及其掌门人韩俊良。
于是干柴烈火,一拍即合。
2006年2月,华锐风电成立,注册资本1亿元人民币,其中大重成套出资3000万,占股30%,新能华起、方海生惠、东方现代、西藏新盟4家机构各出资1750万元,各占股17.5%。
这里最值得一提的是西藏新盟和东方现代这两家机构。
根据华锐风电的招股书,这两家机构的董事长和法人代表都是尉文渊,这个名字老韭菜都熟悉,他是上交所的创立者之一,第一任总经理,是中国资本市场教父级别的大佬,西藏新盟就是他控制的一家投资机构。
东方现代背后还有另一个大佬,叫做阚治东,这个名字老韭菜也熟悉,他是申银证券(现申万宏源)的创始人之一,后创立深创投,是中国本土最负盛名的风投机构之一。
尉文渊、阚治东与管金生并称为“上海滩证券三猛人”。
两大中国顶级的资本大佬参与设立华锐风电,可以说这家公司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当然,后来还有神秘的顶级机构进来,这里就不细说了。
大概从2005年开始,中国风电市场开始飞速发展。此时,国内的风力发电设备都是千瓦级的,国家开始鼓励兆瓦级机型的研发,但没有明确选择1.2MW还是1.5MW。
当时的风电设备龙头金风科技在两者之间徘徊,最终选定了1.2MW这个机型。而华锐的掌门人韩俊良又是独具慧眼,推出的第一款风机是1.5MW的机型,一上场就压了金风科技一头。
事实证明大功率的1.5MW风机更对五大电力集团的胃口,华锐开始在中国风电市场异军突起。
随着风电开发的浪潮风起云涌,国家对风电设备的国产化率提出更高要求,国产风电设备更受青睐,再加上各大电力集团对大功率机组的偏好,华锐风电火借风势,顿成燎原之势,在招标中屡屡胜出,狂揽众多风电设备大单。
在兆瓦级风电市场抢占制高点后,华锐风电火力全开,采用低价战略抢占市场,再加上其掌门人韩俊良颇具手腕,华锐在风电市场一路高歌猛进,所向披靡。
到2008年,华锐新增风电装机容量1403MW,行业排名中国第一、全球第七;
2009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3510MW,行业排名中国第一、全球第三。
短短三年时间,华锐迅速崛起为国内风电设备龙头老大,全球新能源设备新贵,一时风头无两,鲜花掌声软妹币纷至沓来。
能追溯到的华锐风电最早的财务数据是2007年,我们就来看看华锐2007年至上市前的2010年的主要经营数据: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华锐风电的业绩是一柱擎天:从2007年至2010年,其营收从25亿猛增到203.25亿,年复合增长率为101.11%;净利润从1.27亿狂增到28.56亿,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82.32%。
这些牛逼闪闪金光灿灿的数据,也让华锐风电迅速成为了一家光环笼罩万众瞩目的明星公司。
“登基”大典
按照剧情的发展,华锐风电登陆资本市场,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公元2010年12月27日,由安信证券承销的华锐风电在北京拉开路演序幕。
此时的华锐风电简直就是一个神话,它被无数光环包裹得严严实实,接受着众人的朝拜。路演一开始,华锐风电就被各大媒体频频报道,受到各大机构狂热追捧,更是有砖家掐指一算,呦,这公司两年内净利润要翻番啊。
在2010年1月上海的一场座无虚席的路演中,对着明晃晃的镁光灯,华锐风电的话事人韩俊良荣光满面信心十足,喊出了“华锐风电在2015年一定要实现全球第一”的小目标,众人大受鼓舞,全场掌声雷动。
此时的华锐风电就像一个炙手可热的明星,春光满面的站在台上,看着下面黑压压的粉丝,傲娇地喊着:“左边的朋友,你们好吗?!右边的朋友,你们的尖叫声在哪里?!树上的朋友,嗨喂狗跳起来”。那场面,那家伙,那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
路演过后,超过60家机构给出报价,而拉高华锐风电发行价的最大功臣则是券商。
有关数据显示,60家有效报价机构中,共有24家证券公司,平均报价90.44元,14家基金公司平均报价80.33元;
而将华锐风电发行价推至最高点的是长盛基金,长盛旗下4只基金报价均高于90元。
最后,华锐风电确定的发行价为90元人民币每股,开创了中国主板市场的历史记录。在华锐之前,A股主板最高的发行价是中国神华创造的36.99元,而华锐一登场就甩了神华几条街,可谓是霸气十足。
2011年1月13日,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交易大厅里响起了上市钟声,华锐风电在万众瞩目中“登基”了。这丫可不得了,光打新的资金就冻结了2500个亿,据说中签比中500万的大奖都难。
随着那一记钟声敲响,一批超级富豪也横空出世:
尉文渊控股85%的西藏新盟,持有华锐风电约1亿股,尉文渊的身价立刻冲到了80亿;
阚治东控股32%的瑞华丰能,持有华锐风电3570万股,身家也过10个亿。
当然,最大的赢家是华锐风电董事长韩俊良,身价过百亿,立马跻身中国顶级富豪俱乐部。
另外,身价过亿的还有30多位。
这哪里是风机啊,这特么分明就是印钞机啊!
不过,水满则溢月满则亏,那一记上市的钟声,把华锐风电的声望推到了历史巅峰,随之而来的,将是漫漫黑夜。
凛冬
华锐的败局,首先表现在股价上。
面对近千亿的疯狂估值,冷静之后的投资者,开始用脚投票。
上市第一天,华锐的股价开盘即破发,盘中最高价为88.8元(发行价90元),这个价格也是华锐风电的历史最高价格,也就是说上市当天就是历史大顶。
打新的机构和散户悉数被套,对投资者来说,这无疑是被当头泼了一盆冰凉的冷水。
不过,就像古龙的剑,更冷的,还在后面——因为此时,整个风电行业的大环境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首先,在经过数年飞速发展之后,我国的风电市场日渐趋于饱和,国家对风电市场发展政策的支持力度远没有预期的那般乐观。2011年之后,包括风电在内的多种新能源投资皆陷入行业低谷。
其次,2011年,中国风电行业经历了几场大事故,由于风力发电设备电压不稳造成脱网,并引发人员伤亡,这让国家能源局对风电设备并网有了更严格监管,并收紧对于风力发电项目的审批。
最后,风电行业经过数年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其中,期望分得一杯羹,所以市场的竞争已经是一个白热化状态。
在这几大因素的夹击之下,风电行业的基本面已经开始恶化。但是,面对寒潮的侵袭,华锐根本没有做好过冬的准备。
1、首先,在战略上,华锐的高层认为行业低迷只是一种短暂现象,坚信“扛过去就是春天”,所以并没有选择收缩战线,以降低经营风险,而是坚持原来粗放型的增长策略,大肆扩张。
这一方面导致华锐的库存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回款越来越困难,现金流极其紧张。这已经是其崩盘的前兆。
2、其次,在供应链中,华锐往往只注重与大客户保持良好关系,对其供应商不够重视。许多供货商都对其故意拖压货款、刻意压价等行为颇为不满,双方频生睚眦。
3、再次,在高速扩张的过程中,华锐对产品质量的把控不够严格。
华锐在2010年首批100万千瓦海上风电特许权招标项目上中标60%,成为当之无愧的大赢家,但是另一面,在高压催生下,供应商斯凯孚提供的轴承被证明设计存在缺陷,这一质量事件使其行业声誉大大受损。
最后,随着华锐公司规模的快速膨胀,其公司员工也急速扩充,高峰时达到四千多人,分散在全国两百多个风电场。人员的高度分散,导致公司内部管理体系的散乱。
在内外双重因素的冲击之下,华锐兵败如山倒,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溃败,开始上演。
从2011年开始,华锐的各项财务指标开始恶化。
当年,其营收同比下跌48.66%,从2010年的203.25亿下跌到104.36亿;净利润从28.56亿暴跌至7.76亿,同比下跌72.84%。
2012年,情况继续恶化,营收再次腰斩,从104.36亿狂跌到40.18亿,净利润从7.76亿跌到-5.83亿,首次陷入大额亏损。
随着业绩的恶化,华锐风电的股价也是一路狂泻,上市之初其最高14.52元(后复权价格,下同),到2012年,最低跌到3.05元,下跌幅度近80%。成为A股名副其实的“绞肉机”。
当然,这还不是尽头。
尉氏新政
面对公司业绩的恶化和股价的狂跌,各路风投机构再也坐不住了。
2012年8月,在阚治东的支持下,上海滩资本大佬尉文渊应邀出山,他空降华锐接替韩俊良总裁的位置,担任代理总裁。
尉文渊被各方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带领华锐实现涅槃重生。
尉文渊一开始也是踌躇满志,他在办公室墙壁挂了两块匾,一块上书“仁者无敌、铁面革新”,另一块上书“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其锐意改革之志,不言而喻。
尉文渊坐镇华锐之后,从公司组织结构、成本控制、精细化管理、多元化经营等方面展开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首先,在组织机构方面,他大幅度精简、压缩、合并部门,把华锐27个部门压缩为9个部门,在管理体制上也做了调整。
他把部门大量权力下放,包括人权、财权、供应管理、日常生产等全都下放,意图让各个子公司独立经营,自负盈亏。同时按区域设立大区公司,大区公司往往是生产基地、客服现场、物资管理的一个集散地,以此为分散的核心,代替北京总部。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改变华锐以前管理散乱、各自为政的局面。
其次,财务出身的尉文渊非常重视成本的管控,从2012年底,尉文渊开始大规模裁员。
华锐员工总数由4000多人减少至1600多人,裁员规模接近60%。但是,他这种激进的措施,引发了中层尤其是普通一线员工的反弹。同时尉氏大幅削减公司各项费用,压缩各种各样无效、低效的资产配置。
如果说韩俊良把扩张发挥到了极致的话,尉文渊则把压缩发挥到了极致,华锐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由于当时华锐的中高层多是韩俊良旧部,再加上尉氏的改革触动了大批底层员工的利益,所以遭到激励反弹。此时,公司的业绩也不见好转,当初支持尉氏改革的各路资本势力,也开始不满,纷纷临阵倒戈。
2013年5月,在一次董事会上,尉氏的意见遭到绝大多数董事会成员的反对,尉氏当场手写辞呈,宣布辞职。
为期8个月的尉氏新政,宣告失败。
大溃败
在尉氏新政失败之后,华锐再无回天之力,一头扎进了亏损的深渊。
2013年,其营收跌至36.62亿,净利润暴亏34.46亿,开创了历史新纪录。
为了更好的了解这家公司业绩的演进情况,我们来总体看看其2007年至2016年的业绩变动图:
上图可看到,在2007年至2010年,是其高速发展期,业绩增长迅猛;而从2011起,其营收和净利就像瀑布一下,飞流直下。
其中,2013年、2015年和2016年,是其亏损最为严重的三年,分别亏损34.46亿、44.52亿、30.99亿,三年合计亏损109.98亿。
而在2014年,华锐之所以能够盈利,是因为当年进行了一次重大债务重组和出售应收账款,获得了13.58亿的营业外收入,扣除非经常损益,当年亏损9.05亿。
在2012至2016年这五年间,华锐风电累计亏损金额是115亿。
除了像瀑布一样暴跌的业绩之外,还有像瀑布一样壮观的股价,下面来看看其股价走势图:
我们可以看到,华锐风电自2011年1月上市之后,股价一路狂跌,在2014年下半年牛市来临之前,它的股价根本没有一个像样的反弹。
而在2014年下半年至2015年上半年那波大反弹,除了得益于当年债务重组及出生应收账款扭亏之外,主要还是得益于当时轰轰烈烈的大牛市行情。
不过其后股价迅速打回原形,最低跌到1.36元(后复权),市值从接近千亿到跌破百亿。而这家公司的所有狼狈和不堪,在其K线走势图中,已经展现得淋漓尽致。
关键词: 华锐风电 中国风电 中国第一
现货资源
品名 | 规格 | 材质 | 厂家 | 地区仓库 | 价格 | 现货 |
---|---|---|---|---|---|---|
螺纹钢 | 12-32 | HRB400E | 长治市创发商贸有限公司 | 首钢长钢(首钢长钢) | 0 | 详情 |
热轧卷板 | 3.75*1500 | Q235B | 苏州鑫昊欣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 沙钢(玖隆物流) | 3630 | 详情 |
普碳中板 | 8 | Q355B | 郑州上之达钢铁有限公司 | 敬业(金马库) | 4670 | 详情 |
低合金板 | 210 | Q355NB | 舞钢市坤钰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 舞钢(产业集聚区) | 0 | 详情 |
无缝管 | 76*35 | 45# | 山东东银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 聊城(东银库) | 4230 | 详情 |
圆钢 | 22*9380 | 25CrMoA | 山东大万实业有限公司 | 宣钢(河北宣化) | 0 | 详情 |
热轧卷 | 3.0*1800*C | Q235B | 上海盛钢联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 宝钢(泉安/津澜) | 0 | 详情 |
高线 | Φ20*C | Q355D | 上海北铭高强度钢材有限公司 | 韶钢(川流富锦库) | 5540 | 详情 |
相关新闻
推荐文章
-
建材预测:跌势不止,今日钢价怎么走?
多地相出下调首付比例等利多地产政策,但新房销售额提升仍不明显,地产政策对钢材需求提振需进一步观察,目前为钢材传统需求淡季,宏观暂无重大利好。
-
亏损加剧!同比少2.5万亿!钢价又要反复?
特别关注央行:前五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1.14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8891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增加8598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
-
建材预测:累降50!钢价来回拉扯!下周走势如何?
本周20mmHRB400E螺纹钢全国均价3691元/吨跌30,美联储降息预期延迟,国内宏观暂无明显向上推动;产业端建材库存增加、表需下降,基本面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