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造船将复制中国奇瑞
分享打印 2005-06-29 00:00 编辑:系统管理员
来源: 字体:
[大][中][小]
产自安徽芜湖市的“奇瑞”这个汽车品牌,在中国,就算不是路人皆知,也算得上是大名鼎鼎。记者日前获悉,该市政府正准备按“奇瑞成功模式”来造船,从而再造一个辉煌。不造最“贵” 只造最“对”芜湖市处于长江三角洲边缘,岸线资源比较丰富,发展船舶工业有一定的优势和实力。但目前,该市国有造船企业萧条,民营企业虽蓬勃发展但缺乏相应管理,当地造船市场局部出现了无序现象,现有资源未能充分利用和整合。据当地业界人士介绍,芜湖市主要造船企业由于多种原因,长期以来维持原有的国有企业管理模式,体制僵化,缺乏活力;从总体上看,国有企业投资较小,技术水平落后;芜湖市的民营造船企业则绝大部分资金投入不足,生产技术条件简陋,人材缺乏,技术人员比例不到5%,造船行为不规范,安全生产存在隐患,部分民营船厂只重产量,不重品牌。另外,芜湖市船舶配套工业薄弱,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芜湖造船企业的发展。目前,世界造船工业正进入新一轮发展高潮,国家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这些都为中国船舶制造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面对机遇,芜湖市船市的有关管理部门对当地造船业的优势和劣势进行了分析,并作出定位:瞄准中小型船舶市场。对芜湖市而言,长江大桥以及岸线的质量决定了芜湖市较为适宜发展中小型船舶,用于内河内江与沿海运输,而这种船舶的未来需求十分巨大,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他们还在市场调查中得知,现在国内一些较大的船舶企业都是立足于大型船舶市场,而对建造中小型船舶投资少。中小型船舶技术要求相对低,进入这一块市场比较容易,民营企业通常将产品定位在此,该类船型的市场份额竞争可能非常激烈,但就目前而言,这一市场供需相对平稳增长,虽然不少企业都看中了这块市场蛋糕,但大都实力不强,还没有特别具有竞争力的大企业,因此,芜湖造船走这一条路有得一拼。再现“奇瑞”成功之路芜湖市已经将船舶工业作为新的战略性产业来培育,未来的发展目标是:在该市建成国内外有影响的中小型船舶工业基地,成为集船舶制造、配套、维修、研发、服务、市场交易为一体的综合性中小型船舶工业中心。为实现这一目标,芜湖市将依托区位和资源优势,打破地区、行业所有制界限,实施集团化,优化整合,重组改造国有企业,规范和扶持民营造船业,实施集团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战略,重点发展3万吨以下的多用途船、集装箱船、成品油船、化学品船、工程船等,同时培养一批品牌过硬、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专、特、精、新”特色的船舶修造配套企业。仿造“奇瑞”一举打响的品牌成功经验,芜湖市把打造船舶制造品牌作为主攻方向,计划通过5至10年的时间,培育3至5家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符合现代造船模式的龙头造船企业。“三步走”完成芜湖造船业改造大手术根据芜湖船舶工业的发展目标,该市船舶战略规划已经出台。第一阶段,该市将规范民营造船企业,对原有的民营用地进行规整,同时规划出新的用地与岸线,给出民营企业新的发展空间,让一些有潜力与实力的民营企业进行整合,提升实力并收纳入新的船舶工业园区。第二阶段,他们将完成国有企业的改制,大力进行招商引资,进一步整合资源,使企业体制与机制更加灵活,从根本上解决国有船舶企业的体制与机制问题,形成多元化的投资形式;针对民营企业,则主要培育国内与国际市场竞争力,提升技术水平、建设民营企业自己的管理与技术队伍;在船舶配套方面,要使之不仅能满足芜湖市的船舶企业需要,还能够辐射全国甚至是国际市场,逐步形成芜湖市具有特色和竞争力的船舶配套工业。如果这三步骤能够实现,芜湖市将拥有一批富有竞争力的船舶生产企业,船舶工业将成为芜湖市经济发展中的战略性产业,为此,芜湖市有关部门制定的目标是:年造船能力达到160万吨,船舶生产企业工业产值达150亿左右。(中国水运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