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现货平台
全国分站导航

中钢网

价格汇总
价格查询
价格走势
价格统计
中钢网新闻中心产经新闻船舶中国造船触碰“世界第一”梦

中国造船触碰“世界第一”梦

分享打印 2006-01-13 00:00 编辑:系统管理员     来源:      字体: [大][中][小]    
New Page 1

更快 中国速度折服世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造船业的崛起举世瞩目,尤其是刚刚过去的“十五”,成就了中国造船最辉煌的五年。从中国造船占世界造船总量的份额来看,1995年是184万吨,占世界造船总量的5.3%;2000年达到346.26万吨 ,占6.4%;2005年突破1200万吨,占世界造船市场份额上升到18%。中国造船产量“十五”期间接近翻了两番,让世界造船业折服。 “十五”期间中国造船产量年均增长30%以上,大大高于世界造船总量的增长速度,也远远高于日、韩等主要造船国的增长速度。到2003年中国造船产量、承接订单量以及手持订单量就接近甚至超过了欧洲,使世界造船业竞争格局进一步向多极化发展,形成了韩国、日本、中国、欧洲和其他地区的五级格局。 作为中国造船绝对主力的中船集团公司,“十五”最后两年造船产量翻了一倍多,从2003年217万吨上升到2005年513万吨,稳居世界造船集团“五强”行列。 在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中国的船舶要出口,要打进国际市场”重要战略决策指引下,中国船舶工业最早跻身国际市场,走出了一条“以我为主,博采众长,集成创新,扩大出口”的增长之路。“九五”期内中国船舶出口额达到79亿美元,比前5年增长了2倍。“十五”前四年船舶出口额就达到100亿美元。2005年船舶出口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一季度船舶出口额达到9.4亿美元,同比增长59%。中国造船业已经发展成为极具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产业。 中国造船现在已经进入成长期,并且是世界船舶制造市场成长性最高的国家,取得了角逐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决赛权”。

中国首艘VLCC船

更高 中国科技尽显魅力

近些年船舶市场需求呈现出大吨位、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等特点,对此,中国造船以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及时作出了应对。“十五”期间,一个个造船“空白点” 被攻克,越来越多的世界领先船舶产品诞生于中国船坞,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造船的巨大魅力。 2002年8月,大连新船重工为伊朗建造的VLCC首制油轮顺利签字交船,建造质量得到了船东的高度评价,使中国步入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设计建造巨型油轮国家行列。 2003年初,沪东中华造船公司就成功建造了当时国内最大的5688箱集装箱船,时隔一年多,这一记录又被刷新——8530箱新一代集装箱船已动工建造。超大型集装箱船被国际公认为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该船的建造技术长期以来被日本、韩国等少数国家垄断。“沪东中华”开发承造的8530箱集装箱船,是目前中国载箱量最大、技术难度最大的集装箱船,填补了中国在该领域的一大空白。 2005年12月国内首条液化天然气船从在上海沪东中华造船有限公司下水。这种船的制造集中了世界上最先进的造船技术,因此被称为世界“造船皇冠上的明珠”,目前只有日本、韩国和欧洲的少数几个国家能够建造。这条液化天然气船的下水,标志着中国造船在高端技术产品上的重大突破。 2004年中国在一系列高技术船舶的设计制造上实现了核心技术的突破。 由中国自行设计开发的30万吨超大型油轮的发动机已经开始装备上船,中国的大型船舶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心脏”。完全由中国自主设计并制造的粤海跨海铁路船已经“上岗”工作。去年1至10月中国两大船舶制造集团新承接的订单中,高技术船舶占到总订单量的60.8%,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3.8%。据业内人士透露,对豪华邮轮的研发也将很快浮出水面,届时中国将攻克造船最后一个空白点,具备所有各种船型的建造能力。 目前,中国造船产量中有70%以上是出口船,船舶出口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希腊、挪威、美国、英国等航运大国和日本、韩国、德国等主要造船大国,中国向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出口船舶的比重达到60%以上;出口船舶的吨位已扩大到30多万吨;出口船舶的种类发展到成品油船、化学品船、大型集装箱船、滚装船、液化石油气船、大型冷藏船、自卸船、大舱口多用途船、穿梭油船、高速无舱盖集装箱船、高速水翼客船、海上储油船和巨型油船等一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船舶。

中国首艘5688标箱集装箱船

更强 中国实力震惊业界

大型造船基地是一个国家造船实力的体现,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和造船中心东移,为中国打造大型造船基地提供了良好时机。 2003年12月28日,中船集团公司与上海市政府合作,斥资36亿美元在上海长兴岛开始筹建世界最大的造船基地。此前,上海方面在长兴岛预留了8公里长的海岸线。政府一次性划拨8公里海岸线用于发展造船,在中国造船史上绝无先例,世界造船史上也不大多见。这项“长兴工程”将充分发挥上海市良好的地域优势以及科技、人才、配套、金融、航运等综合优势,将使上海造船能力在2015年达到1200万吨,成为世界最大的造船基地。 同年,中船集团与广州市政府也签署了合作协议,投资45亿元在南沙龙穴岛4. 5公里岸线建设龙穴新厂,在中国南部打造造船基地,并将使基地在2008年前形成200-300万吨的造船能力。上海、广州两大造船基地建成后,中船集团将拥有年造船1400万吨的能力,预计可以占到当时世界造船产量的四分之一。 “国”字号的另一造船巨头中船重工,在长江北岸也不寂寞。在大连、葫芦岛、山海关、天津、青岛这一环黄海、渤海地区,与日本、韩国造船企业同处北纬36度附近,具有海域环境、气候、投资成本等综合优势,是中国最适宜发展造修船的地区之一,“十五”期间中船重工在这里挥就了大手笔。 2005年11月22日,总投资74亿元的海西湾造修船基地在青岛西海岸正式开工,揭开了青岛船舶工业产业集群建设的序幕。基地近期年造船能力200万吨、远期年造船能力468万吨。有关部门预计,“十一五”期间青岛将形成年产值300多亿元的船舶产业群,海西湾超过300万吨的造修船规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20亿元左右。 中船重工集团总经理李长印介绍说,“十一五”期间,中船重工集团将通过新扩建基础设施及布局调整,建设好青岛海西湾、大连等5个造修船基地,将打造引领中国船舶工业发展的环渤海湾造船工业带。该基地计划到2010年,造船能力超过1000万吨,主营业务收入超过800亿元,为“十二五”进入世界500强奠定坚实基础。 在挺进造船强国的进程中,中国地方造船也是充满活力的生力军,2004年以占全国造船产量34.06%,与中船工业集团、中船重工集团形成三足鼎立的产业格局。作为地方造船的领军企业,南通中远川崎二期扩建工程2005年12月正式动工,将新建50万吨级大型船坞和30万吨级舾装码头,总投资20亿元,2008年3月建成投产后,造船能力将达到200万载重吨以上,成为耀眼的世界一流船厂。 如今的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船坞”,中国造船距离“世界第一”的梦想已不再遥远。(中国水运报社)

中国首艘LNG船在上海下水

 

免责声明: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直接决策依据。以上内容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删除处理。
QQ:153405099 电话:13783683896           刘先生

Copyright © 2005 - 2024 中钢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全国咨询/投诉电话:400-700-8508  豫ICP备2021034665号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52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