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现货平台
全国分站导航

中钢网

价格汇总
价格查询
价格走势
价格统计
中钢网新闻中心产经新闻船舶我国造船业进入快速增长期 船板需求旺盛

我国造船业进入快速增长期 船板需求旺盛

分享打印 2006-06-12 00:00 编辑:系统管理员     来源:      字体: [大][中][小]    
New Page 1

近年来,随着国际船运业的持续快速发展,船价不断上涨,尤其是在中国的石油、矿石进口持续快速增长和集装箱货运快速上升的推动下,2006年的新船成交量还将保持较高水平,我国造船业进入了黄金期,为钢材需求攀升了巨大的平台。

据造船业、钢铁业有关专家的调研,目前造船界对世界经济增长持乐观态度,特别是对“中国经济发展对世界船舶工业”的作用充满信心,世界造船市场正处于一个历史高峰阶段,为中国造船业迅猛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006年,我国造船企业的新船成交量保持较高水平,手持订单总量将在2005年的基础上略有下降,总体上将保持3年的工活量。新船价格也将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

2006年一季度,中国船舶工业运行情况。据快报统计,全国造船完工量240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7%;新承接船舶订单74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68%;手持船舶订单4459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0%。按英国克拉克松研究公司对世界造船总量的统计数据,我国一季度造船完工量、承接新船订单和手持船舶订单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15.4%、27.4%和18.9%。

2006年一季度三大造船指标 单位:万载重吨

中国(A)

世界(B)

中国份额(A/B)

完工量

240

1510

15.4%

新订单量

742

2830

27.4%

手持订单量

4459

24380

18.9%

注:中国三大指标按中国统计,世界三大指标按英国克拉克松研究公司。

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146亿元,同比增长54%。出口船舶完工量211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7%,占造船完工总量的88%。据海关统计,船舶产品(含浮动结构体)出口金额15.89亿美元,同比增长69%;进口金额0.9亿美元,同比下降36%。船舶产品出口到86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出口金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国家和地区26个。

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826家船舶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86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船舶制造企业55亿元,同比增长11%,船舶配套设备制造企业15亿元,同比增长48%,船舶修理及拆船企业15亿元,同比增长31%。完成工业总产值343亿元,同比增长35%。

一季度,船舶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其中船舶制造企业14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2%;船舶配套企业4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3%;船舶修理及拆船企业4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船舶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9.7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45亿元。

业内专家分析船舶工业“十一五”期间发展情况。到2020年总体战略目标为:按照科学发展观,走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信息化技术提升和改造传统船舶工业,通过改革与发展相结合、规模与效益相结合、加速发展民船与寓军于民相结合,形成由船舶工业产业政策、科技政策组成的协调的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发展战略和宏观调控体制,统筹规划、加大投入,建立健全船舶工业战略技术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挖掘并发挥动态比较优势,构建产量第一造船大国的全球地位,进而大幅度提升创新能力,增强全球竞争优势,成为具备产业实力的世界造船强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发挥战略产业的作用。

第一阶段:2006-2010年。逐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和机制,制造技术水平和产品开发能力有质的提高,船舶工业步入以内涵为主的集约型增长方式。造船产量扩大到占世界份额的25%以上,战略地位由第二方阵进入第一方阵,形成韩、日、中三足鼎立的局面。

第二阶段:2011-2020年。进一步加大科技发展速度,建立以科技为主的竞争优势,大幅度提高产品开发能力和产业生产水平,以日韩造船业为赶超目标,从科技素质、工业素质、市场份额(35%以上)等方面确立中国船舶工业的世界强国。

业内专家分析预测船舶工业对钢材的需求情况。

2006-2015年中国船用钢材需求总量预测

年份

2006-2010

占总量

%

2011-2015

占总量

%

总计/万吨

年均/万吨

总计万吨

年均/万吨

造船

2760

552

66

3000

600

58.3

修船

500

100

12

700

140

13

海洋工程制造

77

15

2

176

35

3.4

船舶分段制造

815

163

20

1265

253

24.6

合计

4152

830

100%

5141

1028

100%

专家认为,从上表所列中国造船用钢需求量预测结果来看,需求量增长很快,2006-2010年间达到每年830万吨,2011-2015年达到每年1028万吨。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目前中国钢材价格低于国际市场价格,当前中国各类船舶修造企业基本在中国采购所需钢材。如果出现国际市场价格低于国内市场价格的情况,中国船舶制造企业可能向国外采购钢材,中国钢厂实际可获得的船用钢材订单量将小于预测量。

在分析典型船用钢需求情况时,专家指出,多用途船、集装箱船、LPG船、散货船等不同船型的船舶,其钢材耗量也不相同,其中4700DWT多用途船的用钢量1781.16吨;502TEU集装箱船的用钢量为2108.05吨;1650m3LPG船的用钢量为6072.28吨;50000吨开式散货船的用钢量为10112.00吨。在船用钢材中,板材消耗量最大,其用量占整个钢材的85%以上,最多的是502TEU船,占到约97%。钢板中A级板的用量占整个钢板用量的82%以上,最多的是4700DWT多用途船,占到约94%。2.5m及以上的宽板用量随着船舶尺度增大而增加;4700DWT多用途船及502TEU船没有采用宽板;16500m3LPG船的宽板用量为109.54吨,约占钢板总量的2.13%;5000DWT开式散货船的宽板用量为2820.34吨,约占钢板总量的32%。

大连新船重工接到伊朗船东订造的5艘VLCC(超大型油轮),这是中国船舶工业接到的最大型的船舶订单,这种类型船也是世界上近年船东订造的最大型的船舶,每艘船载重量30万吨,船长330米,船宽58米,吃水22米。目前大连造船新厂承造的VLCC钢材需要66000吨,其中板材(按12米长计算)需137个规格7001张41038吨。主要型材为T型钢,由钢板切割后组装焊接而成;其余为角钢(LA250*90*12/16*12m)需1050根。

业内专家认为船用钢材产量快速增长有力支持了船舶工业的发展。近年来,钢铁行业和造船行业在共同发展中已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战略伙伴关系。为适应船舶工业快速发展,从2003年钢铁企业开始大幅提高船用钢材产能,满足船舶用钢日益增长的需求。据统计,2003年造船板产量205万吨,同比增长10%;2004年348万吨,同比增长139 %;2005年钢铁企业计较2004年348万吨增长82万吨。从数量上已基本满足船舶行业需求。

船用钢材产量快速增长有力支持了船舶工业的发展,去年在中国杭州召开的2005年全球造船企业首脑会上,美国代表发布了关于钢材消费量预测和价格预测的专题报告,指出主要是由于中国钢材消耗量的大幅增长,导致了世界钢材供应的紧张和价格上涨。中国代表团介绍了中国船用钢材的供应情况,指出中国钢铁企业有能力满足国内造船业对钢材的需求。

在阐述船舶工业发展对钢铁行业提出新要求时,业内专家指出了七方面问题。

一是希望钢厂能承接订整条船船板的生产任务。在我国中厚板生产厂中,生产规模最大的是济钢、鞍钢、上海宝钢、南钢、安钢、新余、韶钢,各有2套中厚板轧机,年产能力各约200多万吨,但这些能力中除宝钢外也都是先进与一般水平甚至落后产能共存,其余厂家年产能力经过改造后多在60-80万吨,生产水平并不先进,而且基本都是单台中厚板轧机,造成不能接订整条船船板生产的格局,希望钢厂通过努力,能承接订整条船船板的生产任务,以满足造船业对钢材的需求。

二是希望新建船板生产线能靠江靠海。目前中厚板厂布局并不适应造船厂的要求,生产能力实际是分散的,而且由于不少产能不在沿江、沿海地区,船板运输受到限制。

三是希望能多建3.5米以上的中厚板轧机,目前的船板轧机只能生产3000-3500以下的船板,定尺大都在1200以内,对于造船所需宽板、长定尺不能满足。

四是希望加强高强度船板、大型H型钢的生产开发。

五是希望尽快改变船板的品种规格、尺寸公差、板形以及交货周期与船舶建造不适应的状况。

六是希望船厂与钢厂间能有形成统一的研发体系,钢厂按标准研发,船厂按船级社标准订货,建造高附加值船舶时到处找钢厂生产船板,钢厂不适应更高要求船板的生产。

七是希望能将船用钢材价格在一定时间内锁定,钢材价格的不确定性,使船厂经营增加了不确定性,船舶经营以销定产,且生产周期长,一般一条5万吨以上的船从合同签定到交船需要两年时间,船板在整船成本中占有很大比重,船用钢板价格不稳定,给厂承接新船订单增加了预算成本,使中国船厂在国际市场以低价接船的优势丧失。规范市场、稳定供求关系。

 

免责声明: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直接决策依据。以上内容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删除处理。
QQ:153405099 电话:13783683896           刘先生

Copyright © 2005 - 2024 中钢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全国咨询/投诉电话:400-700-8508  豫ICP备2021034665号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52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