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现货平台
全国分站导航

中钢网

价格汇总
价格查询
价格走势
价格统计
中钢网新闻中心产经新闻机电国办:适度超前安排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国办:适度超前安排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分享打印 2023-06-21 16:02 编辑:刘志笋     来源: 电力网     字体: [大][中][小]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提出,要结合电动汽车发展趋势,适度超前安排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在总量规模、结构功能、建设空间等方面留有裕度,更好满足不同领域、不同场景充电需求。到2030年,基本建成覆盖广泛、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

  机构认为,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提升至25.64%,但车桩比仅约为2.5:1,“充电焦虑”取代“里程焦虑”成为核心痛点。随着电动车渗透率不断提高,终端充电需求将大幅提升。

  建设结构完善的城市充电网络

  《指导意见》提出,到2030年,基本建成覆盖广泛、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有力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出行充电需求;建设形成城市面状、公路线状、乡村点状布局的充电网络,大中型以上城市经营性停车场具备规范充电条件的车位比例力争超过城市注册电动汽车比例,农村地区充电服务覆盖率稳步提升;充电基础设施快慢互补、智能开放,充电服务安全可靠、经济便捷,标准规范和市场监管体系基本完善,行业监管和治理能力基本实现现代化,技术装备和科技创新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指导意见》明确了五方面任务,包括优化完善网络布局、加快重点区域建设、提升运营服务水平、加强科技创新引领、加大支持保障力度。

  其中,在优化完善网络布局方面,要建设便捷高效的城际充电网络和互联互通的城市群都市圈充电网络,加快补齐重点城市之间路网充电基础设施短板。建设结构完善的城市充电网络,重点覆盖“两区”(居住区、办公区)和“三中心”(商业中心、工业中心、休闲中心)。建设有效覆盖的农村地区充电网络,在基础较好的地区根据需要创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应用示范县和示范乡镇。

  在加强科技创新引领方面,要大力推广应用智能充电基础设施,积极推动配电网智能化改造,加强电动汽车与电网能量互动。加快推进快速充换电、大功率充电、智能有序充电、无线充电、光储充协同控制等技术研究,持续优化电动汽车电池技术性能。

  行业前景广阔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提升至25.64%,在此背景下,充电难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光大证券研报表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310万辆,而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521万台,车桩比为2.5:1,与理想车桩比1:1存在一定差距,表明当前充电桩数量并不能完全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

  长城证券认为,充电桩的建设是影响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和使用体验的关键要素,补齐充电基础设施不完善的短板将有利于拓宽使用场景,或成为下沉市场释放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的关键。

  据中泰证券测算,2023年至2025年,我国充电桩需求分别达279万个、380万个、503万个,到2025年充电桩市场规模预计达到693亿元,年复合增速为43%。

  “随着渗透率的提升,‘充电焦虑’取代‘里程焦虑’成为新能源车发展的核心痛点。电动车渗透率提升带来终端充电需求大幅提升、车桩比缺口、政策补贴驱动等多因素共同驱动充电桩行业景气度上行,充电桩板块有望迎来投资机遇。”光大证券在研报中表示。

  来源:中国证券报 记者 罗京

免责声明: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直接决策依据。以上内容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删除处理。
QQ:153405099 电话:13783683896           刘先生

现货资源

品名规格材质厂家地区仓库价格 现货
螺纹钢12-32HRB400E长治市创发商贸有限公司首钢长钢(首钢长钢)0 详情
热轧卷板15.50×1500Q235B宁夏祥合明贸易有限公司包钢(银川市西夏区)0 详情
普碳中板14Q235B唐山沐翌供应链有限公司唐钢(金秋港)0 详情
低合金板5*1500*6000S335ML上海熙南实业有限公司宝钢(川流富锦库)0 详情
无缝管12*220#山东东银金属材料有限公司聊城精密(东银库)5700 详情
圆钢12HPB300新疆硕丰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昆仑(乌鲁木齐中心库-钢厂)0 详情
热轧卷11.8*1500*C510L上海宏微钢铁贸易有限公司日照(兴晟3号库)3600 详情
高线Φ20*CQ355D上海北铭高强度钢材有限公司韶钢(川流富锦库)5540 详情

Copyright © 2005 - 2024 中钢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全国咨询/投诉电话:400-700-8508  豫ICP备2021034665号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52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