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现货平台
全国分站导航

中钢网

价格汇总
价格查询
价格走势
价格统计
中钢网新闻中心产经新闻其它煤电清洁发展报告:燃煤电厂清洁化改造基本完成

煤电清洁发展报告:燃煤电厂清洁化改造基本完成

分享打印 2017-09-22 10:59 编辑:薇薇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字体: [大][中][小]    

导读:报告对中国煤电的发展现状和在能源体系中的作用,以及煤电清洁发展行动和措施作了介绍。

   近日,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完成的《中国煤电清洁发展报告》在北京发布,报告对中国煤电的发展现状和在能源体系中的作用,以及煤电清洁发展行动和措施作了介绍。

   实际上,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论是市场还是民众,对于中国煤电的发展现状认识并不清晰,甚至存在一些误解。

   “例如,中国电力发展总量是已到达峰值还是仍有发展空间,发展水平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是先进还是落后,煤炭应该快速退出历史舞台还是需要继续发挥作用等问题,许多人在观念上较模糊,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信息和事实不对称。”中电联专职副理事长王志轩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具体来看,主要的问题目前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方面是对中国能源结构转型过程中,煤电起到作用的不了解;另一方面是对目前煤炭清洁利用的技术路线不了解。

   上述两大问题,在中国目前的能源结构变革和转型过程中都非常重要。在理清思路后,有助于企业和投资者,以及社会公众对目前的煤电发展树立新的认识。

   煤电仍是主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一次能源生产总量和消费总量快速提高,为中国经济的腾飞奠定了基础。

   2016年中国能源生产总量34.6亿吨标煤、能源消费总量43.6亿吨标煤,其中原煤生产占能源生产总量69.6%、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62.0%。横向对比看,世界范围内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占比为28%,这样的对比凸显了煤炭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的作用。

   中国发电量从2010年开始居世界第一位,发展装机从2011年开始居世界第一位。2016年中国电力装机容量达到16.51亿千瓦,发电量6.02亿瓦时。“从消费占比看,火电在中国电力结构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2016年每1度电中就有0.66度来自燃煤电厂。” 中电联行业发展与环境资源部副主任潘荔表示。

   从能源禀赋和消费看,中国以煤为主的资源禀赋决定了能源消费以煤为主的格局,也决定了以煤电为主的电力生产和消费结构。除了保证电力的安全稳定供应、应急调峰、集中供热之外,对于电价的长期平稳也有重要作用。

   数据显示,自2006年以来,中国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从0.1分/千瓦时飙涨到1.9分/千瓦时,从平均标杆电价来看,煤电与水电基本相当,略低于核电;与风电光伏和气电相比,具有非常明显的价格优势。

   近年来,能源结构转型要求社会要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但是这类能源成本较高,在大规模发展的情况下势必会对终端价格造成影响。“而煤电的低成本有效抑制了这些高成本非化石能源大规模发展所带来的用电成本提高。”潘荔告诉记者。

   清洁技术路线

   从火电装备上来看,中国的发电装备经历了从低效到高效、从高污染物排放到低污染物排放,从依靠进口到全面国产化的跨越。

   《报告》显示,30万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比例由1995年的27.8%,增长到2016年的79.1%,提高了53个百分点。“十一五”以来,累计关停小机组达到1.1亿千瓦,投产百万千瓦等级机组96台,中国燃煤电厂加权平均运行年限11.26年。

   更加“年轻”的燃煤电厂机组同时也伴随着快速的除尘技术更新换代。自1991年首次发布《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以来,国家先后在1996年、2003年和2011年进行了三次修订,颗粒物、SO2和NOX排放限值不断趋严。

   同时,在国家划定的大气污染重点控制区新建机组排放限值,已全面超越了其他国家和地区2016年12月之前制定的同类标准要求。这些对于电厂来说,意味着在短时间内的大量投入。

   一家北方重要火力发电厂内部人士告诉记者,目前该厂的10台发电机组已经有8台完成了超低排放标准下的设备改造,其余两台也将在今年底完成,届时这家主供北京电力的发电厂将会实现全面的改造。

   “目前我们采用的脱硫方式是湿法脱硫,其稳定性和可靠度更高,而脱氮则采用的是目前主流的SCR技术。”上述人士告诉记者,“采用这两项技术的情况下,超低排放改造每台机组要花费约7000万元,电厂整体改造下来,要花7亿元左右。”

   和这家发电厂类似,目前国家重点地区的燃煤电厂改造均已逐步推进,大规模燃煤发电厂的环保升级空间有限。下一步的减排重点,是非电行业和民用散煤的改造。

   “京津冀及周边7省市地区,700多万吨的二氧化硫排放当中,非电和民用散煤排放高达580万,占比83%,加大这些污染的治理力度,是进一步释放减排潜力,提升空气质量的正确途径。”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表示。


免责声明: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直接决策依据。以上内容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删除处理。
QQ:153405099 电话:13783683896           刘先生

Copyright © 2005 - 2024 中钢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全国咨询/投诉电话:400-700-8508  豫ICP备2021034665号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52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