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国轿车战略布局??市场经济才是治乱之道
分享打印 2001-08-07 00:00 编辑:系统管理员
来源: 字体:
[大][中][小]
乱字背后有变化鸟瞰我国汽车业全局,在更新经营理念的推动下,重、中、客、轻、轿、微,乃至改装车、农用车各行业,都在顺应时势进行着内外重组。目前,最显眼的是轿车业的大重组,有着新变化。从中国轿车战略布局中可看出:近西部及中南腹地有:西安、重庆、武汉、襄樊4个轿车布点,近海地域有:哈、长、沈、北京、芜湖、南京、景德镇7个点,沿海地域有:天津、上海、台州、福州、广州5个点,16个轿车布点都处于经济基础较好的优势地域,符合世界汽车经济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预期,具有布局的相对合理性。近来安徽的芜湖已加盟上汽,南、芜、上三个点,将并成上汽这个大点,显然,这是对“散乱说”的一记回应。而且,上汽重组动作较大,它外联大众、通用;内合南汽、芜湖、柳微,大有扩张之势。长春一汽集团却有收缩之势,开始了内部重组、轻装上阵的动作。上海华晨集团介入,使沈阳一汽金杯客车厂,从一汽合而复分,由一个点裂变为两个点。从自愿原则和市场经济就是竞争的角度看,亦是无可厚非的。不过,从中也可以窥见一个后发争先的崛起者,那就是推出“中华牌”轿车的华晨!华晨独立山头,大有效法“戴―克”之势。可谓雄心可嘉,让人扩大视野!故孰是孰非不可武断,不能单视一个“乱”字了得!武汉,东风集团(原二汽)亦裂变为武汉、襄樊两个点,实际仍隶属东风。广州标志解体之后,又与本田联姻,新对象,容颜看好。重庆业已与福特合作,旨在增强竞争实力。西安、台州、福州乃至游离16个点之外的十余家兼产“家轿”、“准轿”的厂家,均系新兴产业,在“家轿”市场尚未大面积启动之时,其前途吉凶未卜……对以上16个点的轿车战略布局的解读,可看出这个“新格局”并未定型,一切都处在大重组变化中。布局中存在的问题是“一个姑娘多个婆家”:德国一个大众中国却有两个南北大众;美国一个通用中国却有多个通用,若长此下去,牵肠挂肚,自相矛盾,是过不好日子的,最后的归宿必然只有一个。当前,中国轿车战略格局的出现,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计划调控收效甚微1987年,政府规划出“三个基地、三个生产点”。三个基地是:1,长春一汽与大众合作,生产高级轿车与奥迪和普及型轿车捷达,并试制新红旗轿车;2,原二汽在湖北汉阳与法国合作,生产普通型轿车;3,上海与大众合作,生产中级轿车桑塔纳;三个生产点是:1,广州标致公司与法国别儒公司合作,生产变型轿车和客货轻型车―――标致504、505;2,天津与日本丰田合作,生产微型轿车夏利;3,北京生产民用吉普车切诺基,亦称京吉普。1987年汽车业的实际情况是:已有轿车114家,专用改装车厂314家;零部件配件厂(含发动机)上千家。除西藏外,各省市、自治区都有汽车业,形成“散乱差”的大摊子。有关部门几度治理、整顿、调整,结果是:明调暗增,越调越大,愈治愈乱。最后,采取了捆绑式的拉郎配大联合,形式上形成了几大集团,但实际是:明合暗不合,各行其道,在这种并非两厢情愿的情势之下,收效甚微。市场经济是治乱之道这几十年来,我国汽车业一直让“计划经济”拖着走,未形成一个实在的支柱产业和前导经济部门,联动作用亦未充分发挥,对经济的贡献度还不如家电业。如今已到了大显身手的时候了,关键在于全行业及时尽快地接受现代经营理念,对“散乱”亦有新说法,不怕乱,通过市场竞争可以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从乱中理顺,至于“散”,亦有新说,美国除了三大家之外,还有专用车改装厂900多家,四五十个人就可成立一个厂,按创新的设计图纸订货,实行大采购和个性化组装。规模小,产量少,效益高,各有专长、生命力强是其显著特点。若我国的400多家专用车改装厂和200多家整车厂,也能搞出具有个性特色的创新产品,注重服务个性化,那岂不也能少被淘汰些吗?在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乃至走出去跨国度的,弃旧图新的新经营理念的引导下,汽车业的重新大组合,是大势所趋!在“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政策理念的策动下,汽车业必将得到“无为而治”。一个除旧布新的日臻完善的中国汽车业新格局,必将在不断变化中很快出现。(刘晓昆)《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