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车价会被“入世”左右吗
分享打印 2001-10-16 00:00 编辑:系统管理员
来源: 字体:
[大][中][小]
8月份,国产轿车卖得还很火,而从9月份到现在,销量直线下滑,人们满怀期望地等待11月份中国“入世”后可能会出现的意外“惊喜”。时间仿佛在消费者坚定的等待与车商执着的沉默中凝固,车市明显在焦虑的情绪中日渐清淡。 车市遁入等待误区 如果说,前一段时间一些业内人士把8月这个本来是传统的车市淡季披上一件谨慎乐观的外衣,似乎给人以虚张声势的话,那么,进入9月以来直到国庆节大假结束,汽车市场却没有呈现出进入传统旺季的迹象,销售量反而调头下行。 国庆节后,记者走访了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尝北方汽车交易市场等几个有名的车市,看到的是一个个让人尴尬的冷淡萧条场面。在北方汽车交易市场,三三两两的人大多还是挂着胸卡的销售人员。在一个进口汽车销售大厅里,一位姓杨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9月份生意出奇的差,本来以为国庆节是启动车市的一个契机,没料到前来这里的消费者也多是打听汽车什么时候开始降价。我们车卖不出去一辆,还要向消费者做解释工作。看来造成消费者观望心理日重、车市清淡的原因中,媒体引导也有份。在这个交易大厅的一个多小时里,记者只看到两三拨客人进来问价。 而这种情形在亚运村和北方车辆大世界等交易场所不约而同,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商务信息中心部长郭咏介绍说,9月份亚市销车共2700辆,比8月份下降了100多辆。消费者持币待购的现象非常明显。 来自生产企业的消息也印证了眼下车市的不景气,国内某家著名汽车企业近段时间以来在北京的月销售量已从3000多台下降到1500台。 天凉了,车市也充满凉意,这种凉意却与消费者越来越高涨的对“入世”后降价的期待热情形成强烈的对比。也正是这种等待观望,不断加重了车市的寒意。 事实上,中国的消费者有充足的理由等待车市降价的那一刻。 早在今年1月份,我国自主下调进口关税,许多持币待购进口车的消费者就开始怦然心动。 5月份,国家计委宣布放开汽车价格,使大批消费者误以为国产车价格会跟着大幅下降,持币观望气氛骤然弥漫整个车市,终结了前5个月的火爆局面,客观上成为今年车市牛转熊的分水岭。 当7月份国家外经贸部宣布年内将肯定“入世”时,这种观望气氛渐入高峰,尽管媒体报道七八月份车市平稳,但9月1日开始禁售化油器汽车,使化油器汽车的红火为市场销量做出了不小贡献,而且其热销的本质还是化油器汽车的大幅降价。 消费者持币待购心理的浓重,似乎已经到了草木皆兵的地步。8月份,一部《汽车消费政策》(讨论稿)的出台,即便是面对遥遥无期的承诺,消费者也满怀期待。显然,11月份中国即将“入世”的现实,消费者当然更有理由相信:在宣布的那一刻,中国汽车市场的车价会来一次集体“高台跳水”! 然而,那一刻会到来吗? 进口车:降价不会一步到位 如果说,中国的消费者有千万条理由等待汽车大幅降价的话,那么,中国汽车业也同样有无数条理由告诉消费者,期待“入世”那一刻汽车“高台跳水”大降价是不可能的。 在采访中,无论是生产企业还是汽车经销商专家和官员都有一个共识,在“入世”后的一段时间里,汽车价格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是具体什么时候降,降幅多少,却还是一个未知数。 之所以不会大幅度降价,主要理由是:“入世”后,进口汽车是在5年内逐步降低关税,并非一步到位,即便是按每年平均降幅调整,以关税在车价中所占比重,每次车价降价幅度也不会太大;更何况,在此同时,进口汽车配额许可证制度也在制约和消化降低关税所带来的降价因素,具体到某些受消费者欢迎的品牌和车型,如果一旦成为紧俏货,说不定还会提高售价。据北方车辆大世界进口汽车销售部曹经理介绍,最近因对日本车加征100%特别关税导致销售停滞,部分德国车型热销,有种俏销车型每辆涨价达4万元。因此,市场还有自己的规律。 在北方车辆公司进口部周经理看来,消费者对“入世”后降低关税所带来的降价理解似乎过于简单和片面。他认为,即便降低了关税,也不能意味着进口量一下就上去了,在相当长时间里进口车数量还是有限的,更何况,为了保护本国汽车工业,我国也可以和别国一样合理运用WTO规则控制进口整车。 大连保税区国合汽车贸易有限公司驻北方交易市场的钟经理则认为,5年内国家降低关税固然成为汽车降价的一个因素,但反过来说,国家不能无条件承受降低关税后带来的税收损失,肯定会同时采取一些措施弥补这些损失,这样一来汽车价格也不会降得太多。 如果降,到底能降多少呢?专家算了一笔账:进口轿车的价格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到岸价、关税、消费税、增值税、其他费用。据此,进口轿车的国内销售价可按公式:“到岸价×(1+关税税率+消费税税率)×(1+增值税税率)+其他费用”计算。以一辆到岸价为10万元人民币、排量为1.0-2.2L的进口中级轿车为例,其销售价=10万×(1+80%+5%)×(1+17%)+其他费用(约合5.5万元)=28万元左右,而由关税因素造成的价格占总销售价的比例为33.43%。假定到2006年,中国汽车关税降至25%,而其他价格因素不变,则同样的轿车售价为21.5万元,降价幅度为23%,平均每年还不到4%。这样看来,降低关税对进口汽车降价的作用并不如人们想像的“一半”那么可观。 那么,是否“入世”的那一刻,中国汽车市场就会降声一片? 记者采访国家海关、外经贸部等有关主管部门,并没有得到一个明确的时间表,几乎所有进口汽车经销商也没有得到过任何降价的消息,甚至有一经销商还认为,要降国庆节期间就应该降,过了这个关键点,今年再降价的可能性不大;还有的人认为,今年年初,国家已经调低过一次关税,年底前,不会再针对汽车产品调整关税。据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薛荣久教授估计,如果不出意外,11月上旬世界贸易组织通过中国“入世”,再经中国全国人大批准后提交世贸组织,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至少也要到今年12月份以后,汽车是否降价、何时降价还要根据中国与世贸组织各成员国达成的协议来执行,不好推测。但可以肯定的是降幅不会太大。 现代?起亚中国部总经理南光浩认为:中国“入世”后,对进口车的政策要放宽,关税要降低。因此,价格肯定会逐步降低。但究竟何时降,这与厂家无关,而取决于中国政府,据说第一年关税降幅达20%,但这并不意味着车价也会降20%。如关税下降了1万元,但车价不会也下降1万元,因为要考虑到经销商的销售成本的增加,以及其他品牌的反应。总之,具体降多少,不能由厂家单方面决定,而是取决于市常由于车价是逐步降低的,对于持币待购的消费者,等待5年的时间太长了。 国产车:降价未必与“入世”有关 众所周知,消费者持币观望,表面上看的是进口车价如何降,实际上更多的人等待的还是国产车如何动作。然而,国产车价真的会被“入世”所左右吗? 上汽大众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肖国普说:如果今年“入世”,国内车价的趋势是下降,但也有一个过程。汽车车价下降的空间之一是成本降低。成本降低的办法之一是零部件的成本要下降;二是要扩大生产规模。这些都需要一个过程。“入世”后汽车价格不可能一下子大幅下降。降价的另一个空间是税费,因为目前的车价中都包含税费,而且占到37%的比例,而税费这一块不但比例大,且是零成本,下降的弹性较大,当然,这涉及到国家的政策,对于进口车也是一样,即使关税降下来了,但国内税仍然占较大比例,这就是为什么有人觉得台湾、香港的车价比国内低很多的原因。 实际上,在进口汽车与国产汽车的市场竞争中,国产车也具备一定优势。正如薛荣久教授所指出的,随着汽车消费的日益成熟,汽车产品在“入世”后会逐渐从价格上的竞争转向售后服务上;相比之下,进口汽车在国内大都缺乏高效、方便的售后服务网络,从而使得消费者增加了使用中的成本。一位消费者抱怨,自己购买的一辆高档进口车换一个普通配件,特约维修点居然开出5万元的惊人价格,实在让人无法承受。因此,在采访中,近百位消费者在回答国产车与进口车同质同价情况下首先选择哪种车时,有七成以上选择了国产车。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国产车何必就一定要采取降价的办法来应对“入世”的挑战呢? 来自香港的北汽众运汽车贸易有限公司销售总监郁慕平则认为:即使中国“入世”,各国的品牌车也不会一下子降价幅度很大,车商是根据不同地区的市场情况来制定车价的。在将来的竞争中,新产品的开发、新技术的应用将日益成为企业竞争的重点。随着国产车新品种新车型的不断增多,消费者选择的余地越来越大,自然会逐步将对价格过分关注转移到对重视个性化消费上。 而北方车辆公司进口部的周志春副经理则说得更干脆:“入世”后不仅进口车的降价会有限,而且国产车也不会因此而肯定降价,即便国产车价有所下降,也与加入WTO没有必然联系,只能视为国产车企业之间的一种竞争策略。 如此看来,“入世”后汽车价格未必出现人们所企盼的那种“高台跳水”,假如真是这样,倒不如该出手时就出手,好在印证这一天的日子已经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