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现货平台
全国分站导航

中钢网

价格汇总
价格查询
价格走势
价格统计
中钢网新闻中心产经新闻汽车微型汽车:中国汽车的朝阳产业

微型汽车:中国汽车的朝阳产业

分享打印 2002-03-08 00:00 编辑:系统管理员     来源:      字体: [大][中][小]    
微型汽车――包括微型轿车、微型客车、微型货车,是我国汽车产品的主要车型之一,在全年的产销量中,三分天下有其一。微型车,以其经济实惠的优势赢得消费者的青睐,是我国汽车进入普通家庭的主打品牌。看了《中国汽车的朝阳产业》一文,将使我们坚定对微型车应该有良好发展空间的认识。 微型汽车(包括微型轿车、微型客车和微型货车),是我国有特色的汽车品种,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同时也受到种种不合理限制。2001年,微型车在全国汽车工业产销大幅增长的带动下,延续了“九五”期间高速增长态势,但增长速度开始放缓。 2001年,在五大微型车生产企业中,长安的产销量首次突破20万辆,在全国汽车生产企业中位居第四;哈飞以近14万辆的产销量,继续保持第五的位置;昌河列第七位;柳微列第八位;天汽集团由于产销量大幅下滑,排名后移至第十。影响微型车发展的因素微型车行业在经过“九五”的高速增长之后,开始进入相对平稳发展阶段,目前市场呈现以下特征:竞争加剧。除原有企业外,北汽福田、浙江吉利、南京跃进、华源凯马也进入微车行业。特别上汽集团和东风进军微车行业,使得竞争更加激烈。2001年年初,上汽集团通过股权受让方式入主柳微,拟借助通用公司雄厚的资金及其参股铃木的先进产品,力图改变目前微车行业五强鼎立的格局。东风公司则不事声张,去年底与重庆万业实业公司建立合资企业,利用长安微型车成熟的零部件配套体系,生产仿长安的低价位微型车。 高技术含量新品不断投放市常为适应新的竞争形势和满足市场需求,各生产企业纷纷推出换代产品,微型车新品之多,更新速度之快,产品档次之高,市场影响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新一代产品的特点是:均为国外90年代末水平,技术含量明显提高,安全、环保等基本达到要求,ABS、安全气囊、中控门锁、电动门窗已成为标准配置。 发动机排量增大。国内几家主要微车发动机厂―东安、天津丰发、江陵已完成从0.8升至1.0升到1.3升排量微车发动机的换代升级,1.3升渐成主流,并且全面进入电喷时代,排放达到欧Ⅱ标准。 价位整体走低,效益普遍下滑。由于中、低价位轿车军团发动价格大战,几乎所有微型车企业都被卷入其中,微型车最大的降幅达1万多元。价格战的最终结果,虽然保住了市场份额,经济效益却出现下降,一些微型车企业如天汽集团甚至出现亏损。 2002年,微型车行业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将不得不面对严峻的挑战。可谓喜忧参半,“利好”和“利空”交织,变数加大。面临的有利因素主要有:宏观经济持续向好和汽车行业整体的稳定增长,为微型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将带动微型车需求量的增加。目前,对我国2002年GDP增长保持在7%以上,政府官员及专家学者都充满信心。作为拉动内需的两驾马车(汽车和房地产)之一,2002年汽车工业仍将可能保持去年的高增长速度,这对拓宽微型车市场,可谓实实在在的利好。 加入WTO对微型车行业冲击校这是因为我国微型车行业有着独特的成长经历,从一开始就是在市场竞争中发展起来的,使它具备了抵抗国外微型车进入的能力。一是价格较低,仅为国外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因此竞争力较强。二是整车性能有了很大提高。在短短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中,已先后有三代微型车产品问世,外观、动力性、排放和安全性均上了一个台阶。三是世界汽车巨头没有或少量生产微型车。国外微型车主要生产国是日本,这一档车没有对我们形成过大量的进口,并且日本厂家已经同国内企业相继建立了合资合作关系,因此,微型车行业受到的进口冲击不大。四是我国微型车行业初具规模,已经形成100万辆的生产能力。 市场环境趋于公平。2002年,国家有望出台一系列制止汽车乱收费的政策措施,部分大城市已取消对经济型轿车的禁令,汽车消费信贷将进一步普及。这一切,都将为微型车行业的健康发展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面临的不利因素主要有: 对微型车不利的地方政策和市场环境,不会有根本改善。微型车已逐步被淡出出租车市场,并有从大城市向中小城市扩散的趋势。各地方对微型车的“禁限”和各种不公正待遇,并没有得到解决。日益严格的环保、安全法规,使微型车的低价位优势逐步丧失,除已实施的正面碰撞和排放法规外,2002年,国家将出台微型车噪声控制标准。 其他车型对微型车的冲击和分流趋势加重。一批6字头“准轿车”相继获得准生证,这些“修成正果”的车型,对微型车市场的冲击显而易见。此外,新问世的经济型轿车不断投放市场,对微型车也会形成市场分流。 国外汽车公司看好中国微型车市场,以合资、合作和提供最新产品等方式进入我国,使国内微型车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微型车市场发展还面临着一些不确定因素。主要有:“燃油税”能否顺利开征还是一个未知数,“燃油税”的实施,将会促进对汽车需求的增长,促进老旧车辆的更新,尤其是对购买低排量微型车的私人用户最为有利。汽车消费政策能否尽早出台,以及取消一切不合理的涉车收费,减轻消费者的负担,取消一切歧视经济型车和微型车的地方政策,尽快改善汽车使用环境,畅通道路,增加停车设施等。 2002年微型车市场需求预测 由于微型车市场不确定因素增多,特别是生产企业最新一代产品-微型多功能车(MMPV)能否被市场所接受,形成批量生产能力,对今年微型车市场发展至关重要。综合各种因素分析,笔者对我国微型车市场前景表示谨慎的乐观。 2002年,我国微型车将呈平稳发展态势,增长速度将低于全国汽车平均增长速度,预计为10%左右。全年微型车市场容量可达到84万辆左右,其构成大致如下:微型轿车约15万辆,占微型车17.86%的市场份额;微型客车约55万辆,占65.48%的市场份额;微型货车约14万辆,占16.66%的市场份额。今年微型车生产企业预计产量,长安为25万辆,哈飞为15万辆,昌河为14万辆,柳州五菱为13万辆,天汽集团为8.5万辆,一汽集团为5万辆,陕飞为1万辆。 2002年,微型车市场可能会出现以下一些新的变化。 一是产品将向大排量、环保、安全方向发展。由于各地对小排量微型车的歧视性政策,以及国家有关安全、排放法规的实施,各生产企业为获得生存发展空间,积极应对,以1.3升或1.0升电喷发动机为动力,排放基本达到欧Ⅱ标准,基本配置档次明显提高,还可选装助力转向、自动挡、ABS、安全气囊和中控门锁等部件。 二是MMPV会成为新产品的主流。近两年,各微型车企业的第三代产品先后问世,无一例外地皆为满足碰撞法规要求的微型多功能车,2001年上市的昌河?北斗星、秦川?福莱尔、华利?幸福使者和长安雪虎,将于2002年开始大批量投放市场,松花江赛马、安驰?马蒂斯、陕飞新车计划于2002年上市。 三是微型车动力柴油化开始凸现。电喷微型车售价要比化油器型车高出1万元,无疑影响微型车的市场销售。目前,柳州机械厂和无锡华源凯马机械有限公司已能生产微型车用柴油机,是引进日本大发的1升376QC小型高速柴油机,价格在化油器与电喷发动机之间,排放已达标,初步估计成本比电喷车可降低几千元。微型车动力柴油机化进程的快慢,取决于柴油机质量的稳定、成本的降低及国家有关政策的支持。四是多品种和系列化成为发展方向,微型车有效供给增加。企业将加快推出新产品以占领市场,例如,仅哈飞2002年就将有四款新车,其中松花江?锐意单排车计划1月份投放市场,松花江?赛马MMPV4月份小批量生产,松花江?适民7月份面世,松花江?路宝10月份投放市常五是企业要迈向国际市场,打造微车世界名牌。2001年11月16日,哈飞专门召开了推进国际化进程研讨会,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和实力雄厚的外贸公司,为哈飞迈向国际市场出谋划策。哈飞将进军国际市场的目标定位在非洲、中亚、中东、南美等地区,确定了三步走的规划。据国际汽车制造组织在Oica.net网上对世界品牌汽车进行的统计排名,长安品牌汽车排在第20位,是中国汽车品牌首次进入世界前20名,说明国内微型车企业进军国际市场是完全可能的。 微型车是汽车的朝阳产业 随着质量的提高、产品的系列化、生产能力的扩大,以及消费政策的宽松,今后5年内微型车将是汽车进入家庭的首眩微型车非常适合农村和乡镇使用,微型车的普及,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农村城镇化进程。微型车改善了城市运输,它可以在狭窄的街道行驶,拉客载货两相宜,是其他车型无法比拟的。微型车的发展,将有助于促进西部经济的大发展。据统计,2000年底,我国公路通车里程已达到168万公里,四通八达的公路网,为微型车提供了用武之地。 目前,东部地区人均年收入在1000美元以上的人口有3亿多,东南沿海城镇人均收入已近2万元人民币,到2005年,我国人均GDP将达到1200美元,这样的国民收入,购买汽车完全成为可能。据测算,现在我国潜在有500万辆汽车的购买能力,一旦释放,汽车热销势不可挡,尤其是微型车。 微型车生产企业大都是通过自身努力发展起来的,在产品品种、生产规模、价格等方面,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因此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残酷的市场竞争面前,生产企业无不引进高新技术,缩短产品更新换代周期,使新车型的各项性能大幅度提高,有的可以与中档轿车媲美。我国微型车的价格优势,使之成为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已经向包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出口了1万辆以上。 微型车的市场领域不断扩大,已经在邮电、司法、工商、通讯、医疗等许多部门占有重要地位,在城乡间短途运输、服务行业中的需求量迅速扩大。微型车将逐步代替农用车,活跃在富裕地区的农村和城镇。今后几年,随着生存环境的好转,微型车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将越来越大。
 

免责声明: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直接决策依据。以上内容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删除处理。
QQ:153405099 电话:13783683896           刘先生

Copyright © 2005 - 2024 中钢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全国咨询/投诉电话:400-700-8508  豫ICP备2021034665号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52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