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现货平台
全国分站导航

中钢网

价格汇总
价格查询
价格走势
价格统计
中钢网新闻中心产经新闻汽车重估新时期汽车产业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上)

重估新时期汽车产业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上)

分享打印 2002-04-19 00:00 编辑:系统管理员     来源:      字体: [大][中][小]    
一、汽车拥有率过低已成为制约扩大内需、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均收入相应提高,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现阶段,城镇居民已经基本解决了吃、穿和部分用的问题,正在向以提高住、行和生活质量水平为重点的阶段过渡。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结构与城镇居民有较大差距,其收入和消费水平的进一步改善主要依赖于非农化和城市化进程。城镇居民改善现阶段的“行”的状况,重点是在发展公共交通的同时,促进汽车进入居民家庭。国际经验表明,人均收入水平与汽车普及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这方面已经有了若干研究成果。在本文研究中,为了避免人均收入水平国际比较可能出现的显著误差,我们采取国际上普遍认可的以购买力平价(PPP)和不变价格美元衡量各国人均GDP变化的方法。在世界上具有代表性的20个国家长达70年的考察期内,呈现出汽车拥有率随着人均收入水平上升而上升的普遍趋势,这一趋势一直持续到轿车普及率达到每千人500辆(即平均每2人1辆轿车)左右时才有所减慢或回落,而汽车保有率则达到每千人700辆之后还在上升。人均收入水平与汽车拥有率变动关系有如下重要特点:第一,汽车拥有率与人均收入水平的变动关系不是均速的。按购买力平价和1990年盖----凯美元衡量,3000--6000美元期间和6000--10000美元期间是汽车拥有率上升最快的两个时期。大多数国家在这两个时期的汽车保有率尤其是轿车普及率都迅速上升,而在第一个时期汽车拥有率没有大幅度上升的国家,则在第二个时期会出现汽车拥有率的加速上升。第二,与人均收入相联系的汽车拥有率,具有随着时代变化而提高的趋势。在大体相同的人均收入阶段,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汽车拥有率略高于欧洲发达国家。第三,汽车拥有率相对较低的国家,在人均收入上升的过程中汽车拥有率有加速上升的趋势。第四,一个国家的汽车拥有率与该国的汽车工业发展程度有一定关系。如西班牙、日本和韩国的汽车拥有率都是在汽车工业迅速发展的时期才大幅度上升的。非汽车生产国的汽车拥有率则与汽车市场开放度有关。第五,汽车保有率的上升主要是由轿车普及率的上升推动的,特别是在人均收入水平上升到较高阶段之后。  比照国际经验,现阶段我国汽车拥有率是严重偏低的。按麦迪森方法和世界银行口径推算,以购买力平价衡量,我国的人均GDP在2000年为2719--4261美元(1990年美元)。世界主要国家在相同人均收入阶段(同样以购买力平价和1990年美元计算)的汽车保有率,低限为1.7%,高限为10.4%;轿车普及率的低限为0.8%,高限为9.1%。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我国1997年的汽车保有率只有0.8%,轿车普及率只有0.3%。1999年,我国的汽车拥有量为1452.94万辆,其中客运汽车拥有量740.23万辆,轿车拥有量约338万辆(1998年)。即使与低限相比,我国的汽车拥有率的差距也是明显的。  汽车拥有率严重偏低的直接后果是制约汽车产业的发展。这一点从现有的汽车工业生产能力利用率低可得到验证。从国民经济全局看,汽车拥有率低下是导致内需不足、增长乏力不容忽视的因素。一方面,汽车拥有率低,特别是汽车进入家庭滞后,延缓了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进而影响到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总量的扩张;另一方面,汽车拥有率低制约了城市化进程和城市结构的改进,对城乡经济发展都带来不利影响。可以做一个假设性分析:如果1999年我国汽车拥有率达到国际经验显示的低限,则汽车总拥有量应达到1869万辆,比1999年汽车实际拥有量高417万辆。如果这417万辆汽车是在从1990年到1999年10年的时间内逐步增加的话,扣除进口汽车的影响(按实际的汽车进口量计算,并忽略出口的影响),同时考虑汽车更新对汽车生产的要求(将年更新率确定为6%),则我国汽车生产增长速度应达到20%以上,比实际增长速度要提高6个百分点左右。1990到1999年累计,可以使汽车工业增加值增加约1500亿元,其中,1999年新增GDP约445亿元,相当于我国汽车制造业(不含摩托车)实际增加值(636亿元)的0.7倍,也就是说,如果能够满足国际低限条件下国内汽车需求的话,我国汽车制造业的规模应该是目前规模的1.7倍左右。下图显示了我国1990--1999年汽车的实际产量、进口量与按国际低限标准计算的潜在汽车需求之间的缺口对比情况。如果忽略进出口的影响,或者假定进出口平衡,则汽车工业以出厂价计算的销售收入全部在国内由汽车工业和它的上游产业共同实现。按目前汽车的平均价格10万元计算,从1990到1999年10年间,我国汽车工业及其带动的上游产业可新增GDP约5000亿元左右。平均计算,可使我国GDP总量每年增加约1个百分点。1990---1999年汽车的实际产量、进口量与按国际低限标准计算的潜在汽车需求之间的缺口  二、我国汽车需求的增长潜力  从现在到2010年,即便是我国的人均GDP以年平均6%的速度增长,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到2010年为人民币6818元;以购买力平价和1990年美元衡量,按麦迪森方法和世界银行口径推算,并考虑人民币对国际美元的购买力平价转换系数在1990--2010年期间的变化,则为4261--6818美元。根据国际经验,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GDP处于3000--6000美元期间是汽车拥有率上升最快的第一个时期。因此,可以预期,2000--2010年,我国将进入一个汽车拥有率迅速上升的时期。对这一阶段的汽车拥有率及其增长速度,可以不同数据加以推算。在4261--6818美元水平上,世界主要国家汽车保有率的低限为5.2%,高限为20.3%;轿车普及率低限为1.5%,高限为17.6%。与此相对应,到201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的低限为7176万辆,高限为28014万辆;轿车保有量的低限为2070万辆,高限为24288万辆。  此外,我们还考察了18个有代表性的重要国家在与我国2010年人均收入水平相近年份的汽车拥有率数据,其中,4个亚洲国家的平均数为:汽车保有率8.7%,轿车普及率4.6%;6个拉美和东、南欧国家的平均数为:汽车保有率8.1%,轿车普及率6.5%;8个欧美发达国家的平均数为:汽车保有率9%,轿车普及率7.1%;以上18个国家的平均数为:汽车保有率8.6%,轿车普及率6.3%。按亚洲国家平均数计算,我国在2010年的汽车保有量:汽车12006万辆,轿车6348万辆;按世界主要国家平均数计算,我国在2010年的汽车保有量是:汽车11868万辆,轿车8694万辆。  如果取上述国际经验低限值和亚洲国家平均数,201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分别为7176万辆和12006万辆,其中轿车保有量分别为2070万辆和6384万辆。据此推算,1999--2010年期间我国汽车保有量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5.2--20.2%,轿车保有量年平均增长速度应为16.3--27.7%。假定汽车总体更新率为年均10%,那么,实际新增汽车的年均增速达25.2--30.2%,实际新增轿车的年均增速高达26.3--37.7%。  在王全录、何东全进行的另一项相关研究中,对未来我国汽车增长潜力作了更为乐观的估计。他们的研究认为,发达国家轻型客运汽车有着非常相似的增长模式,都具有30―40年的快速增长阶段。美国、加拿大、法国和英国的快速增长阶段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日本的快速增长阶段起始于60年代。各国在快速增长阶段的增长速度也十分相似。我国80年代以来的轻型客车的增长同日本50年代的增长趋势十分相似,总体是落后于日本30―40年。他们设计了高低两个方案,高方案基本按照发达国家人均机动车拥有量的增长路径预测我国机动车的增长,低方案则反映由于土地资源和基础设施等因素限制可能带来的不确定性。按照高方案,我国机动车的保有量(摩托车和农用车除外)由1995年的1000万辆左右增加到2030年的5.2亿辆,35年间增长51倍,年均增长12%,其中轿车和轻型客车增长最快,将由370万辆增长到4.8亿辆,年均增长14.9%,占机动车的比重将由36%增至90%。在低方案下,机动车保有量在2030年将达到1.9亿辆,比1995年增加18倍,年均增长8.8%,其中轿车和轻型客车将达到1.5亿辆,年均增长11.1%,占机动车的比重达到80%。而到2010年,高方案中的机动车保有量为1.23亿辆,其中轿车为0.67亿辆;低方案中的机动车保有量为0.48亿辆,其中轿车为0.19亿辆。  上述研究中已经显示了汽车快速增长主要依赖于轻型客车特别是轿车的趋势。轿车的增长则主要依赖于私人轿车需求的增长。1986―1999年,我国汽车拥有量年平均增长11.4%,而私人汽车拥有量年平均增长23.3%,比总体增长率高了1倍多;其中1996―1999年汽车拥有量的年均增长速度下降8.7%,而私人汽车拥有量仍以年均20.9%的高速度增长。私人汽车占全部汽车拥有量的比重1985年为8.9%,1990年上升为14.8%,1999年进一步上升到36.7%。正是私人汽车需求的高速增长拉动了整个汽车需求的较高速增长。在私人汽车拥有量的构成中,货车比重由1985年的92.9%下降为1999年的42.8%,客车比重由6.8%上升到57%,其中轿车比重上升到约33%。1999年私人客车占全部客车拥有量的比重为41.1%,私人轿车占全部轿车拥有量的比重大概接近40%。  从国际经验看,在轿车普及率上升的过程中,家用轿车的需求比重一般不断上升,商用轿车的需求比重相应下降,如日本在1965―1990年期间,轿车需求结构中的商用轿车比重由57.3%下降为20.8%,而家用轿车比重由40.8%上升到79%;韩国在1982―1989年期间,商用轿车的需求比重由23.6%下降为9%,而家用轿车的需求比重由73.8%上升到90.2%。只有美国那样的家庭轿车已基本普及的国家(美国1968年就已达到每个家庭两辆轿车的水平)才会出现家庭轿车需求比重下降的现象(美国在1970--1990年的新轿车销售总量中,家庭购买比重由74.4%下降为60.8%,而企业的购买比重由24.5%上升为37.6%)。与亚洲国家轿车普及过程中的历史数据相比,我国私人轿车的需求比重还有大幅提升的空间。可以预见,未来10年我国汽车需求的增长将主要依赖于私人轿车需求的高速增长。(未完待续)
 

免责声明: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直接决策依据。以上内容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删除处理。
QQ:153405099 电话:13783683896           刘先生

现货资源

品名规格材质厂家地区仓库价格 现货
螺纹钢12-32HRB400E长治市创发商贸有限公司首钢长钢(首钢长钢)0 详情
热轧卷板4.0*1500*C610L山东东诚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山东钢铁日照公司(日照广盈库)0 详情
普碳中板10Q235B安阳市承厚钢铁贸易有限公司安钢(绿野库)0 详情
低合金板80Q355C安阳市云昊商贸有限公司舞钢(卡车之家)0 详情
无缝管76*3545#山东东银金属材料有限公司聊城(东银库)4570 详情
圆钢1051Cr5Mo天津瑞鑫优特钢材贸易有限公司圆钢(聊城库切割)0 详情
高线Φ8*CQ355D上海熙南实业有限公司宝武中南(川流富锦库)5360 详情

Copyright © 2005 - 2024 中钢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全国咨询/投诉电话:400-700-8508  豫ICP备2021034665号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52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