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众续约,描绘中国汽车的未来之路
分享打印 2002-05-10 00:00 编辑:系统管理员
来源: 字体:
[大][中][小]
最近一段时间,上海大众合资合同的修改和延长续约引起了业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其之所以受到如此重视,原因不外乎三个:第一,许多人想了解,新合同修改了哪些方面,为什么要修改?第二,到2009年合同期才满,为何要提前8年就续约?第三,上海大众续约不仅仅是其一家的事,它的成立,曾开创了中国现代轿车工业发展的新纪元,那它的续约,又将给中国汽车业带来什么? 这些问题都是业界十分关注的话题。 大家知道,上海大众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首家与国外汽车公司进行合作生产轿车的合资企业。自1981年成立至今,营运效益良好,企业成长健康,稳步发展,一直位居中国外商投资企业500强之首,也是中国轿车行业的“领头羊”。从上海大众18年所取得的业绩来看,可以用“辉煌”两字来概括。单从产量和产品来看,从当初年产3万辆起步到目前年产24万辆,产能提高了整整8倍;产品从单一的桑塔纳,扩展到桑塔纳2000、帕萨特B5和波罗4大系列;拥有3个整车厂和2个发动机厂。 业内人士指出,上海大众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关键是合营合同谈得好,打下了稳步发展的基础。用知情人士的话说,合同签订之后,双方几乎都没有因不愉快的事再去翻过这份合同,大家都严格地按合同章程执行。这说明上海大众成功从某种角度来看,是合资合同谈判的成功。那么,现在为何要重新修改,又要提前续约? 在中国合作生产汽车是长期战略 中德双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都明确表示,这主要是基于产品规划和合资企业长远发展战略的考虑。首先,目前上海大众的产品规划已考虑到2010年之后跨十年的计划,而原合同期是到2009年为止(25年合同期),显然,这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和计划制订,中外双方已意识到这个问题不解决,将是影响上海大发展的瓶颈。 其次,上海大众原合同是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冲破观念阻力,在“以市场换技术”的思路指导下签订的,当初的想法是通过实现国产化,替代进口,以“出口导向型”来发展中国的轿车工业。这些都带有较浓的计划经济色彩。另外,当时的市场定位基本上是以公款消费为主,根本没有考虑到私人消费的需求。不言而喻,合同中的有些条款已经不合时宜,或没有实际意义,修改是必然的。敏感人士已经注意到,在中方的新闻稿里,对新合同有了“重述”一词。据解释,这是针对原合同的部分条款结合现在的新形势变化,作了重新描述,以避免外界的误解。其实,原合同的框架经过长达18年时间的检验,证明这是上海大众成长中的重要基石已不容置疑,现在回过来看,这是一项很重要的成果。 再有,这份新合同是延长20年的续约,对中外双方来说都是一颗“定心丸”,表明双方的合作又得到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外方并没有将侧重点由“本土化”生产调整为向中国大批量出口汽车,而是进一步坚定了“本土化”的信心。同时,人们在这里也可以看出跨国汽车公司在中国加入WTO后将如何调整新的在华战略,从这份合同看,在中国合作生产汽车是其长期的发展战略。 外方要控股的传言不攻自破 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汽车业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最为突出的是外国汽车公司在对华战略调整中首先碰到了在华合资企业中的股权问题。众所周知,股权之争是合资企业中在新形势下遇到的最头痛的事。所以,在此背景下,上海大众新合同的谈判成了业内关注的焦点就不觉得奇怪了。但事实上,上海大众新合同的续约至少证明了一些人的担忧是多余的,结出的硕果是令人鼓舞的。 业内人士已注意到,新合同的中外双方合资比例保持不变,说明中外双方都充分肯定并积极遵守原合同的框架协议,排除了外方要控股的说法,体现了相互信任和合作精神。另外,新合同中注册资本又增加了17亿元人民币,着重强调了合资企业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反映了中外双方在长期合作发展中急于提高国际竞争能力的迫切性,这也是这份新合同的含金量所在。 用观察人士的话说,这对上海大众今后的发展有了技术后援,对提高核心竞争力作了保证,对德国大众来说,在华的基础更加得到了稳固,拿出了看家本领来开拓中国的疆场。 早在去年,德国大众就向外界透露,要在中国未来五年中,投资120亿元人民币,重点开发中小型轿车,整合中国零部件配套企业进入德国大众全球采购系统,制订了销售45万辆的目标。客观分析,这些战略举措,对中外双方都是一种双赢,有利于中国汽车业的发展。这是所有竞争对手都能掂出分量的信息。 国产化不能简单地放弃 总结上海大众的成功经验,有人把它归结为4大因素,即中外双方的精诚合作、高度的国产化、高质量的产品和高素质的员工。历史已经作出评价,上海大众若没有合作精神不可能走到今天。 了解汽车业的人都知道,与上海同时成立的汽车合资企业,有的已经消亡了,有的正在艰难地挣扎着,唯独上海大众在齐心协力阔步向前,始终走在同行业的前面。 中国加入WTO后,不少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开始对坚持国产化产生动摇。新合同虽然按照中国加入WTO的有关条款,不再使用国产化的概念,原有的条款取消。但新的条款最终明确,在质量、服务、技术、价格同等条件下,挑选供应商优先考虑合资企业当地供应商,这反而扩大了“本土化”的力度。中外双方对此解释非常简单,“没有国产化也就没有了企业的生命”,表明了一种自信和眼光。这已是被实践所证明了的一条成功经验。如今,桑塔纳轿车93%的零部件都是在国内采购的,上海大众庞大的零部件供应体系不仅支撑了自己,而且已成为中国轿车工业的重要基础之一。上海大众的成功就是国产化的成功,试问,这样的经验谁会丢弃?没有国产化哪有今天汽车业的发展? 衡量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它的品牌和技术。近年来,上海大众的品牌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名牌。不管怎么看,“桑塔纳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广告语可以让人信服。其关键是在全国有健全的售后服务网络体系。有人作过比较,买桑车修理配件成本最低,这几乎成了一种竞争力。在综合竞争力=产品+附加值+服务的评比中,上海大众似乎都占了先。以帕萨特B5和波罗为例,优势突出,市场表现不俗。 由此不难看出,近年来德国大众投入中国的新车型的作用功不可没,都是“优质优生”的强壮小子。对此,他们曾明确表明自己的营销战略是,在中国生产的车型要与全球技术同步的先进产品,要有竞争力,并符合国际标准的供应体系和有发展能力的营销网络。 形成开发能力将是必然选择 没有自主开发能力一直是中国汽车企业乃至整个汽车工业的“软肋”,企业没有开发能力最终也就不可能形成核心竞争力。 在这次续约中,可以看到,开发条款正式写入了经营范围,明确提出“提升上海大众的产品开发能力”。据知情人士讲,一步达到自主开发不可能,但可以搞联合开发,从中低端产品做起,达到德国大众在海外公司的水平,像西亚特、斯柯达那样。不仅开发整车,还要开发零部件。这样,上海大众就有了源源不断的适应中国市场的产品。 以前,我们总是以“领先一步”来褒奖上海大众的先发效应,或赞赏它的滚动发展模式。而现在,上海大众在这一领域又“领先一步”了。 目前,上海大众正在为此做出努力,一个投资15亿元的技术中心已初具规模,国内设施最先进的轿车试车场正在抓紧建设,40位跨世纪的技术开发型人才分批在德国大众核心技术部门进行培训。懂行的人看到,上海大众近年来在埋头练内功,蓄势待发。在很短的时间内先后推出的帕萨特系列产品和波罗新产品,开发能力彰显实力,露出峥嵘。 上海大众的续约,是中国加入WTO后第一个续签的汽车合资企业的合同,它为近两年关于加入WTO后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模式的争论暂时画上了一个句号。如果原合同的重大意义在于开创了中国轿车工业的新纪元,那么今天的新合同则是中国轿车工业发展中新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