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业发展道路要有创新的战略思考(上)
分享打印 2002-06-06 00:00 编辑:系统管理员
来源: 字体:
[大][中][小]
摘要:中国汽车工业在计划经济时期所走过的路是,大而全小而全,只重整车企业发展不重视零部件企业发展,只重数量不重质量,只重生产不重开发,只重引进不重视消化吸收,不重视市场调研和信息工作之路等。在中国从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过渡时期,汽车工业应先搞好国内整合,然后再与国外合资合作;先与国外联合开发新产品,最终形成自主开发能力。指出,中国汽车工业的出路在于创新,并从思维观念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等方面阐述了作者的观点。 1 前言 提起中国汽车工业大家都会说,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建成投产,开始了中国汽车工业。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以下简称一汽)的建成投产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后来其它汽车厂,如二汽、南汽、济汽、北汽、天汽等的建成投产乃至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培养了人才,输送了经验。 回顾过去中国汽车工业所走过的路,有成功的一面,也有需要反思的一面。然而,就是这样的一条路开辟了中国汽车工业今天的局面。 2 中国汽车工业所走过的路及分析 2.1 计划经济之路 新中国成立之后,经过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便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现在我们正在跨入第十个五年计划。 计划经济的特点就是,自上而下制定计划、下达计划、完成计划。 计划经济的优点是,可集中国家有限的财力、物力、人力办大事,有利于国家总体规划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 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企业分为中央直属企业、省市直属企业、县级企业等。一汽、二汽是典型的计划经济产物,也是典型计划经济的楷模。几十年来,他们循规蹈矩地在计划经济环境中生存与发展。在中国计划经济与世界市场经济模式共存与碰撞中,特别是自1978年中国提倡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计划经济与世界市场经济接触交往不断扩大,从而,中国的计划经济模式就暴露出很多弊端。 2.1.1 大而全,小而全 在计划经济模式下,大而全、小而全是必然的。 就拿一汽来说,当时中国集中6亿人民币,在长春设址,三年建成年产解放牌CAl0载货汽车3万辆规模的一汽。它必须集中建厂,以自我配套为主,否则无法实现三年建厂的目标。二汽也是一样,在当时毛泽东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思想指导下,由国家集中投资,以自我配套为主,自我配套的十几个分厂分建在十几个山沟里。 一汽、二汽在中国可称之为是大型企业,我们称他们为大而全。从世界角度看,一汽、二汽是从年产几万辆汽车发展到年产几十万辆汽车的汽车厂,这与世界年产几百万辆汽车的大公司相比,也只能说是小而全。 2.1.2 只重整车企业发展而不重视零部件企业发展 在计划经济模式下,国家集中投资建整车厂而不集中投资建零部件厂,这与当时的国情有关。在中国闭关自守的年代里,中国国内汽车市场需求是有限的,在没有国外汽车市场的支撑下,中国不可能由国家集中投资兴建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专业化的各种零部件厂。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国在集中投资建整车厂的同时,便考虑了建成与整车生产相适应的自成体系的自我配套的各主要零部件厂。 目前,中国国情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年产汽车已经超过200万辆,并且已加入WTO,中国汽车工业必须考虑进入国际市场问题。这样,为了使中国汽车工业形成规模效应,中国汽车工业不但应考虑整车企业的兼并重组以形成更大生产规模,而且更应重视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兼并重组,以便形成高起点、高水平、专业化、经济规模的零部件大型企业。只有这样才能抵御入世后进口车的冲击,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国内国外两个汽车市场的需求。 2.1.3 只重数量,不重质量 在计划经济模式下,国家或者说上级是以数量下达指令性任务的,下面也多以完成上面下达的数量任务为准。至于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如何,缺少约束力。在过去的一大段时间里,汽车产品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汽车厂把汽车产品按计划数量生产出来之后,国家便统购统销了。汽车厂把生产出来的各品牌汽车按分配数量向机电公司或汽车销售公司一发送,便完事了。汽车用户只要能从机电公司买到自己需要的汽车就很满足了,对于汽车质量问题不能提出更多挑剔。当时汽车用户不是上帝,反过来生产汽车的厂家倒是一副上帝的面孔。这是过去汽车生产厂家不重质量的主要原因。 现在不同了,现在是买方市场,用户是真正的上帝,汽车质量不好,就无人问津。 2.1.4 只重生产,不重开发 在计划经济模式下,国家对一次性集中投资建成投产的汽车厂,要求每年按下达的计划数量指标完成任务即可。汽车厂按每年的产值向国家纳税,几乎就没有多少可用于扩大再生产和新产品开发的资金。如果国家不进行第二次投资,汽车厂就没有能力进行扩大再生产和新产品开发。 在50年代、60年代、70年代的计划经济时期,一汽因缺少开发新产品的资金而处于老解放牌汽车30年一贯制的尴尬境地就是一个例证。 2.1.5 只重引进,不重消化、吸收 中国摒弃闭关自守而打开国门,可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还得说从1978年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政策之后才可以进行。 在计划经济模式下,由于对引进工作的经验不足,特别是因对国外技术或产品的调研论证不够,常常出现引进一些落后的或被淘汰的技术或产品。 再一个问题就是,花外汇把国外先进的技术或产品引进来了,但不重视消化、吸收,使产品迟迟不能国产化,即使国产化也迟迟达不到国外产品质量要求。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从引进国外产品或技术到生产国外产品、使用国外产品过程中没有培养出自己的工程技术人员队伍;因此也就做不到消化、吸收、创新。到头来,过去引进的产品或技术落后了,不得不再引进,这就是人们常常说的引进、落后、再引进的恶性循环。 当然引进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事,但也不能引进,再引进,没完没了的引进。 2.1.6 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缺乏统一规划 在计划经济模式下,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缺乏统一规划的事不应该出现。 然而,自从国家提出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以来,特别是对那些有一定财政积累的地方和部门,中央对他们的资金投向失去控制,因而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时计划经济已经失控,出现计划经济最无计划的怪现象。在中国曾发生过几次汽车热,各地都建汽车厂,真是汽车厂遍地开花。这就是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缺乏统一规划的后果。这种资金不能统一使用,汽车企业不能统一规划布局,给国家造成很大浪费,给产业结构调整带来很大困难。 2.1.7 不搞市场调研,轻视信息工作 在计划经济模式下,企业生产发展是按上面下达的计划任务进行的,生产出的产品由国家统购统销,无需搞市场调研,当然企业也就不重视市场调研工作。搞一个新产品开发也是一样,常常是上面要搞什么样一个产品,下面就搞一个什么样的产品;或者企业领导看到某产品好卖,就一拍脑袋,决定搞这个产品。这些产品都不是企业在进行仔细的市场需求调查并进行认真分析论证的基础上搞出来的。 就拿某汽车研究所来说吧,它本是汽车产品开发的龙头,但就是这个研究所把负责市场调研、经济技术分析和主要搞信息工作的情报部同搞后勤工作的后勤部一样划为后方部门,并明确提出工资奖金向前方部门倾斜。这明显是对信息工作不重视的作法。 2.2 只有国营一种体制之路 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之前,全国主要汽车企业几乎只有国营体制一种形式。一汽、二汽、上汽、南汽、济汽、北汽、天汽等均为国营企业。 国营企业的特点是,企业是国家的,职工是国家统招的,干部是国家层层任命的,生产任务是国家按计划下达的,利润是向国家上缴的,亏损是由国家承担的。 国营企业是国家公有制成分的主体,也应该是创造国民经济产值的主体,向国家上缴利税的主体。但前一段时间,一些国营企业由于经营不善,或背着企业办社会和越来越多退休养老金的负担而连连出现亏损,有的背着越来越重且无力偿还的贷款债务负担而不能自拔,有的濒于破产。 种种现象表明,单一的国营体制越来越暴露出其弱点。 2.2.1 员工干部终身制 大家都知道,在国营体制下,进入国营企业的职工,只要不犯错误,就一直能干到退休;这里也包括企业中的干部,只要不犯错误,就可在原岗位、平级岗位或更高岗位干到退休,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干部能上不能下的终身制。 这种终身制有其积极的一面,即为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员工和干部不搞短期行为而为长远目标奋斗创造了条件。这种终身制也有其消极的一面,即对那些不求上进、昏庸无能的员工来说,成了他们混饭吃的保护伞。 我认为,对那些积极向上、劳而苦干且有所作为的员工和干部,终身制大门应该向他们敞开;而对那些不求上进、消极怠工、无所作为的人,终身制大门应该对他们关闭。 我最不赞成的是,不管你是否上进、是否有所作为,就是一刀切,50岁以上就赶回家。这是对企业、对国家极不负责、简单粗暴的一种作法。这怎么能留住人才,怎么能留住员工的心呢! 2.2.2 铁饭碗大锅饭 大家都知道,在国营体制下,国营企业的职工是国家的主人,是企业的主人,当了国营企业的职工就有了铁饭碗。企业常常无权辞退一名职工。今天这个铁饭碗都一个个地被打碎,但是一些人还是很向往。 在国营企业中还存在吃大锅饭的问题。虽然口头讲的是按劳取酬,但实际上是企业各部门之间,人与人之间,不管贡献大小,工资都差不多,就是拉开一定差距,也都缺少客观依据,大家同吃国家和企业的大锅饭。这就做不到奖勤罚懒,这就不利激励人们多做贡献、多出成果。这也不利培养造就人才。 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过去那种铁饭碗、大锅饭,将逐步地被抛掉了。 2.2.3 短期行为膨胀,长期目标被忽视 短期行为膨胀和长远目标被忽视的现象多发生在国营企业中,这是因为在股份制企业中这种行为受到约束,在个体或私营企业中不允许出现这种现象。 目前,在废除终身制的国营企业中基本上都在实行聘任任期制,一般任期是三四年。 对于主要干部来说,想使一个企业翻身、扭亏增盈,或实现一个跨越式发展目标,常常需要三五年以上的时间,但他的聘期只有三四年,在其任期内很难完成或实现长远的目标。怎么办?为了在任期内作出成绩,就迫使他搞短期工程。否则,做不出成绩,任期一满就要下台。这也基本是急功近利行为的根源。所以,对干部在任期内的成绩应该兼顾长远目标的完成情况作出正确的评估很有必要。并以此作为连聘连任或解聘的依据。目前,在很难或不能对干部作出正确评价的企业,也就很难避免干部的短期行为。(未完待续)(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韩学春 《汽车工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