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知彼 方能实现汽车出口持续增长
分享打印 2006-09-25 00:00 编辑:系统管理员
来源: 字体:
[大][中][小]
在9月17日举行的2006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出口分论坛上,来自国内外汽车行业的专家学者对我国汽车出口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未来我国汽车产品出口战略和政策建议提出了见仁见智的看法。磨刀不误砍柴功前期市场调研至关重要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贸易规则,在汽车贸易方面也不例外。商务部亚洲司副司长吴政平在分析我国汽车产品开拓东南亚市场前景时,特别提醒国内汽车企业:虽然东南亚地区一直是我国汽车出口的主要市场,但仍然要注意对市场进行前期调研,了解当地市场的需求、消费者爱好、政策状况等,才能充分利用当地的一些导向性政策,实现持续增长的汽车出口。吴政平举例说,在泰国,相关产业只要达到40%的国产化率,就能在东盟内部享受0~5%的特别关税。他着重指出,泰国对于整个东盟来说,是一个具有相当大辐射作用的国家,正在成为东盟的出口基地,要重视这一市场的特殊作用。此外,在CAFTA(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凭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原产地证书,汽车企业向东盟国家出口汽车及零部件也能够享受到优惠的关税。吴政平提醒国内汽车企业,要重视当地的贸易政策,将当地“游戏规则”研究透彻,才能避免走弯路。L.Polk公司总经理ChristopheBauduin也向中国汽车企业提出了出口美国的几点建议。他向计划出口美国市场的中国企业建议说,首先要详细了解美国市场的竞争环境和区域市场的需求模式;其次还要了解美国经销商的期望,关注美国汽车市场新的需求,制定正确的价格策略;了解政策法规及其对市场的影响作用。Bauduin先生以11000美元以下的车型为例,向中国汽车企业介绍了美国消费者心目中的“完美”车型:它在价格上要低于韩国车;在质量上要达到J.D.Power的评分标准;在风格上不能太老套;在配置上要完备,具备能够吸引年轻人的装备和更多资讯娱乐方面的选择;在性能上,省油很关键;在安全性上,要达到IIHS碰撞测试标准。Bauduin先生表示,这些看似微观的要素都是在对目标客户市场进行充分调研后得出的结论,是决定产品能否在市场上取胜的关键;此外,在汽车环保性、安全性、燃油经济性上的相关政策标准也是企业“入门”前必须详尽了解的信息。最后,Bauduin先生还以一个美国人的直率建议国内企业要提早准备好“退出策略”。他认为,艰难的经济及市场贸易环境,激烈的市场竞争、缺乏对当地消费者消费习惯的了解、与当地法规制定者发生冲突,甚至在与工会的对抗中失败等因素都可能导致企业在当地的投资破产或流产。Bauduin先生最后强调:“在进入任何一个国外市场之前,确信你已经充分了解了该市场消费者的文化、期望、竞争环境以及政策法规体系。”鼓励出口并非权宜之计稳扎稳打胜过遍地开花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开发部主任徐长明在论坛上指出,尽管目前国内汽车产能过剩的现实导致汽车企业必须寻找国际出路,但是从国家鼓励汽车产品出口的政策方向和指导方针来看,不能将汽车产品出口当成是权宜之计,而必须将其自觉作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因为中国汽车在国际市场上能否占有一席之地是衡量我国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并且从国际上来看,制造业的强国几乎都是汽车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大国。徐长明建议,国内汽车企业在目标市场选择上,实施从第三世界国家、进军中等发达国家、然后进军发达国家的进入战略;而在产品选择上,从低端、低价策略入手,在可接受的质量和有吸引力的价格之间寻求平衡;在出口形式上,采取产品出口、技术出口、资本输出相结合的方式。同时,提高汽车产品的质量,特别是可靠性,是决定汽车产品出口生命力的重要因素,低端产品但不能是低质量产品。在售后网络建设上,汽车作为流动性极强、常常需要紧急维修服务的贵重商品,需要良好的售后服务。徐长明再次重申了商务部科技产业司司长王琴华的观点:“有订单不等于有市场,有市场也不能当试验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外经部部长张小济对此也持有相同观点。他并且认为,汽车出口与其他商品出口相比,对我国产业组织的效率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必须大胆创新,突破体制上的障碍,在产品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上形成合力,才能在竞争中取胜。张小济还提出,我国本土汽车出口的意义在于在国外汽车消费者中树立汽车产品“中国制造”的概念。张小济形象地说,如果过去中国人在国际上留给人们的印象是“中国人会做衣服和鞋子”,那么今后人们还会逐渐认识到“中国人会造车”。张小济表示,在跨国公司全球市场战略中,中国仍然主要是销售市场而不是生产基地。因此从长远来看,在国际市场上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品牌”仍要寄希望于本土汽车生产企业。张小济提出,面对国际市场日益增加的技术、安全、环保壁垒,政府应该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适时提高国内相关标准,严格执法,这有利于汽车产业的结构升级和优胜劣汰;同时,在国内汽车企业开拓新兴市场时,还需要政策性金融机构和商业金融机构的支持。徐长明对此也表达了相同的意见。他建议汽车厂商尽快联合起来筹备成立中国汽车出口商会,从事出口数据、当地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市场准入等信息收集与共享;价格协调;出口厂家协调和配额协调,例如规定每个地区允许3家进入,但每年必须完成多少辆车的销售,几年内达不到就退出;进行联合作战,即由商会或联合会员出资建厂。在论坛上,与会代表一致表示,商用车出口已经为我国轿车出口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国内企业在汽车出口时要搞好前期调研,稳扎稳打,特别是轿车出口刚刚起步,要抓好重点出口市场,完善售后服务和网络建设,不要遍地开花,急于求成。(汽车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