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现货平台
全国分站导航

中钢网

价格汇总
价格查询
价格走势
价格统计
中钢网新闻中心产经新闻汽车汽车零部件企业如何抓住跨国采购“金钥匙”

汽车零部件企业如何抓住跨国采购“金钥匙”

分享打印 2006-10-25 00:00 编辑:系统管理员     来源:      字体: [大][中][小]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蒋雷日前表示,据有关统计,跨国公司到2007年底前,计划在低成本国家采购500亿美元的汽车零部件,其中70%瞄准中国企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在投资方面,仅2005年签约来华投资合作的国际零部件企业就达90余家,协议投资额达40亿美元,是2004年的3.2倍。国际著名零部件厂商,如德尔福、博世、伟世通、德纳、李尔、伊顿等公司均在我国建立了合资或独资企业。蒋雷说,过去5年间,汽车零部件出口额增长了6.6倍,2005年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额已经达到85.3亿美元。目前,我国零部件产品已经从售后配件市场开始进入OEM市场,从低附加值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变,特别是一些自主品牌产品开始进入国际采购体系。当然,跨国采购把定单送到了家门口,却并不等于国内企业已经稳操胜券。不少企业眼见着挂在枝头的“葡萄”,却没办法吃到,感觉酸溜溜的。福特公司的一位负责采购业务的管理人员这样表述他的感受,在巨大的中国市场,寻找到合适的企业和产品,犹如大海捞针;即便找到了,也不好把握产品质量;就算前两条能满足,还不敢确定对方的年产量能否达到订单要求。这一切不利因素的最终结果就是采购周期长、成本高。国际采购商将中国供应商分为三类。一级供应商具有全球供货能力,合资或外资OEM,有资源、有研发和技术能力,通过国际化的质量认证体系。二、三级供应商具有质量能力,有竞争力的成本和产能,显而易见的出口潜能。中国的供应商大多是二、三级,与一级相比,主要不知道国际采购商的要求。从采购的风险来看,在一级供应商中采购风险小,三级风险大。中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面临许多的困难和挑战。诸如文化、语言、物流、技术文件的翻译、供货能力、交流、时差、法律、能否在同一系统进行商务操作、客户运作规程、质量认证体系、质量先期策划与控制、供应商的准备工作、全球政治大环境以及经济环境等等,都需要通过沟通、融合,加以克服、解决。 那么,面对跨国采购这把“金钥匙”,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该如何把握?首先,熟悉并遵守国际采购规则。国内企业要融入跨国采购的供应链,必须遵守一系列国际标准,要尽快熟悉和适应跨国采购系统,了解其技术标准和体系需求。借助国际认证提升自身形象,如通用QS9000体系,德国VDA 6.1体系等,都要由第三方评审认可。今后国际各大汽车公司的质量体系将逐步统一到TS16949质量体系上来。要了解主机厂的配套经验,各主机厂对零部件都有很高的要求,对此要弄得很清楚,并接受主机厂的配套程序。如生产经营高性能发动机活塞、齿轮、机油泵总成等零部件的专业化企业----湖南江滨公司,先后顺利通过GB/T19001-2000、 GJB9001A-2001、ISO/ TS16949质量体系认证,公司产品的知名度、认知度和美誉度越来越高,玉柴机器、潍柴动力、重庆康明斯等多家公司将其纳入优秀供应商名录,也为公司进入全球采购拿到了一张通行证。面对日趋频繁的跨国公司全球采购,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要意识到取得国际认证的必要性,懂得如何成为合格供应商,了解跨国公司的采购程序,了解国际采购的通用规则等,尽快融入全球汽车供应链,最终成长为跨国公司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其次,提高自主研发能力。2004年我国汽车产销量超过507万辆,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使世界级汽车零部件公司在我国投资竞争日趋激烈。而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目前不很成熟,走自主品牌之路还是做国外的附庸已到了十字路口。我们目前存在的问题有:积累不足(如开发数据、人员经验等),一些关键技术不掌握,研究开发投入、开发手段及装备不足,人才队伍不完整,生产规模不够大,关键零部件产品发展滞后等。但自主开发能力形成和自主品牌建立可利用条件有:后发优势:跨国公司把中国作为其生产基地,知识与人才的交流密切。技术外溢:外资独资与合资企业人才本地化,出国留学回国人员可独立设计公司。自主能力:中国汽车企业已开始探索源技术,具有集中各行业力量联合攻关的传统等。再次,提升企业出口主动性。我国出口汽车零部件不足世界总额的0.4%,与我国汽车生产总量极不相称(我国汽车生产总量约占世界近1/10)。面对日趋频繁的跨国采购,一些企业缺少主动寻找进入全球采购体系机会的意识,只等外商把生意送到家门口。由于国内市场增长很快,部分主流企业忙于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缺乏出口的主动性。加入全球采购体系为国外企业配套,一般要做很多适应性改动,因此,企业必须改变“守株待兔”的理念,在提升产品质量、增强研发能力的同时,主动和跨国公司联系,争取合作机会。只有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使产品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基础上,参与国际竞争,进入国际汽车零部件采购体系,才能走向零部件成熟发展之路。也正是上述原因,在不久的将来,类似提供全球的汽车零部件采购订单服务平台,集采购、生产、销售以及信息交换多种功能为一体的产业实体必然出现在中国。因为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要融入世界体系,就必须有这样一个平台。(中国客车网)
 

免责声明: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直接决策依据。以上内容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删除处理。
QQ:153405099 电话:13783683896           刘先生

现货资源

品名规格材质厂家地区仓库价格 现货
螺纹钢12-32HRB400E长治市创发商贸有限公司首钢长钢(首钢长钢)0 详情
热轧卷板15.50×1500Q235B宁夏祥合明贸易有限公司包钢(银川市西夏区)0 详情
普碳中板14Q235B唐山沐翌供应链有限公司唐钢(金秋港)0 详情
低合金板60Q355D安阳市润兴商贸有限公司安钢(中拓物流)0 详情
无缝管12*220#山东东银金属材料有限公司聊城精密(东银库)5700 详情
圆钢20#Q235长葛市宝鼎钢材有限公司宝鼎钢铁(长葛市于井钢材交易市场)3950 详情
热轧卷11.8*1500*C510L上海宏微钢铁贸易有限公司日照(兴晟3号库)3600 详情
高线Φ20*CQ355D上海北铭高强度钢材有限公司韶钢(川流富锦库)5540 详情

Copyright © 2005 - 2024 中钢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全国咨询/投诉电话:400-700-8508  豫ICP备2021034665号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52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