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现货平台
全国分站导航

中钢网

价格汇总
价格查询
价格走势
价格统计
中钢网新闻中心产经新闻汽车中国汽车:边缘扩张中寻商机

中国汽车:边缘扩张中寻商机

分享打印 2007-01-09 00:00 编辑:系统管理员     来源:      字体: [大][中][小]    
朋友约会许多人都会在电话里问:“有地儿停车吗?”不知不觉中,中国的汽车时代悄然来临,并影响着每一个人的生活。2006年,我国汽车销量创下历史新高,达700万辆,增幅超过20%;这一年,中国市场上销售的汽车品牌达300多款,车型近千个,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消费市场。更重要的是,汽车制造业还并不是一个独立的行业,它的发展不仅对其原材料的供应,如钢铁、橡胶(18605,-780,-4.02%)、塑料、玻璃、机械等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还对后服务市场,如石油化工、汽车维修、汽车金融保险、汽车电子等相关配套行业的发展也起到拉动作用。可以说,快速膨胀的中国汽车工业,正为缔造一批围绕着汽车产业链而发展的优秀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足够的机遇。汽车零部件:中国制造装备全球“目前我们国内供货的零部件供应商数量已达200多家,包括独资、全资、国营、民营等类型企业,占采购总额的70%以上,而国外的只有100多家,只占总额的30%左右。”上海通用汽车有关人士表示。在合资企业方面,并非只是上海通用一家,在2006年,几乎所有的合资企业,自主品牌企业都加大了对国内汽车零部件生产商的零部件采购。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数已超过一万家,2006年1月至9月份,汽车配件工业实现总产值5300亿元,但由于国内汽车零部件市场的不完善,销售额只相当于原厂配套件产值的20%。而在欧美国家,这一比率达到60%以上,专家预测,到2007年年底,社会保有汽车数量将从目前的1400万辆增至2300万辆,增幅几乎达一倍,随着小型机动车数量的增加,市场对汽车零配件需求的增长将成倍数增长。而且国家正在大力支持汽车零部件企业,力图培养一批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企业,满足国产化的要求,并进入国际采购体系。再加上全球采购商纷纷瞄准中国,扩大在中国的零部件采购份额,具有成本优势的中国零部件企业面向的将是全球市场,可以说,2007年对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而言,一个巨大的市场正在形成。新型燃料:降成本者得天下尽管目前遭遇了技术瓶颈,但随着环境压力的加大,使得新型燃料市场依然有着实质性的潜力。近一二十年来,新型燃料成了一个热门话题。从二十世纪70年代开始,氢燃料车以及燃气车等新型汽车相继出现,直至今日,环保汽车的研发工作依然方兴未艾。在刚刚过去的北京车展上,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汽车产业节能环保的大体趋势,混合动力等新型燃料车层出不穷,代用燃料也成为车展上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在2006年的关于汽车的一些新政策中,节能环保也是曝光率颇高的词语。2006年,国家继续加大了对机动车生产使用的监管力度逐步实施新的机动车排放标准通过进一步地严格执行标准控制污染物的增量;进一步鼓励和支持清洁汽车的生产和使用;加大在用车的环保监管力度实施更为严格的机动车环保年检制度;推进车用燃料品质的改善;促进可持续交通的发展等几个方面的工作,以促进节能环保工作的有效落实。此前,上汽集团与通用汽车曾开始进行为期两年的燃料电池车示范运行项目。希望通过建立以氢等可再生资源为中心的能源结构以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并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此后,一些进入中国的国际汽车巨头也纷纷发布相关计划。但目前,在商业化运营中比较成功的只有丰田的混合动力车。其实,混合动力车只是各个汽车公司在研究环保汽车领域的一个方向,与双燃料及柴油机一样,都是向零排放、利用不竭能源这一终极目标进军的过渡技术。 而阻碍新型燃料进入市场的最大原因是成本,这包括研发成本和推广成本。因此,在现有条件下,一些汽车厂家更愿意在传统能源的汽车上面下工夫,例如提高汽油发动机效率和采用柴油发动机。尽管现在还无法确定新型燃料的未来,但在石油价格的波动和温室效应的压力下,还是让人们在2007年对它寄予了厚望。汽车电子: 市场潜力诱人“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必将带动汽车电子产品的蓬勃发展,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应当加紧实现产业融合和跨越式发展。”信息产业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郭福华日前在一个论坛会上表示。可以说,随着中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与汽车消费配套的汽车电子市场已成为一个庞大的、持续高速发展的“黄金”市场。根据赛迪顾问对主要汽车电子厂商的跟踪调查,随着车载电子产品市场份额不断提升,一些新兴的电子产品也开始普及,市场占有率从2002年的12.2%提升到2005年的16.5%。除了车载音响等传统车载电子产品进入产品升级阶段外,车载GPS、TPMS等新兴车载电子市场潜力逐步释放,市场规模迅速扩大。有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汽车电子市场整体规模达到了624.3亿元,这一销售额与2004年同比增长36.3%。预计到2010年,中国汽车电子产品市场规模将达到近2000亿元。 以GPS车载系统为例,我国目前的轿车拥有量大约为1500万辆,这部分车辆都是后装导航终端的潜在市场,如果按照10%的配置比例,则有约150万辆的市场容量。以每台4000元计算,2007年中国汽车市场单GPS导航系统终端的销售额将接近60亿元。(中国产经新闻)
 

免责声明: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直接决策依据。以上内容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删除处理。
QQ:153405099 电话:13783683896           刘先生

现货资源

品名规格材质厂家地区仓库价格 现货
螺纹钢12-32HRB400E长治市创发商贸有限公司首钢长钢(首钢长钢)0 详情
热轧卷板15.50×1500Q235B宁夏祥合明贸易有限公司包钢(银川市西夏区)0 详情
普碳中板14Q235B唐山沐翌供应链有限公司唐钢(金秋港)0 详情
低合金板60Q355D安阳市润兴商贸有限公司安钢(中拓物流)0 详情
无缝管12*220#山东东银金属材料有限公司聊城精密(东银库)5700 详情
圆钢12HPB300新疆硕丰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昆仑(乌鲁木齐中心库-钢厂)0 详情
热轧卷11.8*1500*C510L上海宏微钢铁贸易有限公司日照(兴晟3号库)3600 详情
高线6、8、10300E兰州清琦物资有限公司酒钢宁钢兰鑫(厂发库提)0 详情

Copyright © 2005 - 2024 中钢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全国咨询/投诉电话:400-700-8508  豫ICP备2021034665号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52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