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配件业由内转外
分享打印 2007-04-26 00:00 编辑:系统管理员
来源: 字体:
[大][中][小]
“汽车零配件业不是夕阳行业,只要路上有汽车,这个行业就不会没落。”新加坡车商公会(Singapore Cycle & Motor Traders' Association)会长刘志明日前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虽然汽车零配件业近年来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只要业者懂得跟着市场的走势作出适当的调整,就能够继续发展下去,这是一个需求与供应的问题。新加坡车商公会早期主要是从事脚踏车生意的商人的聚集之地,不过,传统脚踏车行业几十年来起起落落,如今,在面对时代变迁及经济转型所带来的种种挑战,这个行业已经露出夕阳行业的疲态。刘志明说:“当传统脚踏车行业走下坡时,一些业者开始找寻出路,有些也成功转向经营汽车零配件业务,每个行业都会有他的发展空间和局限,关键是如何寻求突破,寻找新方向及出路。”刘志明也是飞达贸易(AUTOACC)公司的董事经理,除了从事汽车零配件业务外,公司也拓展轮胎贸易市场,开辟业务增长引擎。飞达贸易也曾荣获“50家杰出企业”的殊荣。 刘志明认为,汽车零配件业和脚踏车行业及其他行业一样,如果一直沿用过去多年来的作业方式,便会渐渐失去竞争力。相反的,如果不断学习和研究新的或更好的作业方式,那么素质就会进一步提高。积极寻找新货源积极开拓新市场日本主要的脚踏车零件制造商禧玛诺(Shimano)就是其中一个懂得变通的例子。在新加坡设立业务已经超过30年的禧玛诺开始时以制造脚踏车零件为主,后来也开始生产钓具等其他产品,不过,由于公司非常重视产品设计和技术研发工作,因此它的脚踏车业务仍然是公司的主要增长引擎,作为世界脚踏车零件市场的主要生产商,它在高档零件市场的占有率比低档市场的高。刘志明说:“积极寻找第一手的新货源,还有开拓新市场是很重要的,毕竟新加坡的市场有限,我们有好些会员在海外就发展得不错,商业版图一直在扩大,这就是所谓的其中一个出路。”目前,不少汽车制造商,像马赛地、宝马、富士伟根等欧洲著名汽车品牌都纷纷设立自己的零配件仓库,直接将零配件供应给汽车代理商所经营的本厂汽车维修中心。此外,由于拥车证的价格近年节节下滑,使得新加坡人购买新车的能力调高,新车不断增加,使用旧车的人越来越少,对于汽车维修的需求也相对降低。这些外在的因素,使得汽车零配件供应市场已明显萎缩,本地企业在这个领域的发展有限,因此开始把焦点转向海外。不过,有些业者则没有充足的资源进军海外市场,由于新加坡的市场太小,成本也太高,况且海外竞争越来越激烈,尤其是从事脚踏车贸易的海外业者越来越多,因此,在经商环境改变的情况下,有些公司仍然面对亏损的困境。新加坡曾是本区域汽车零配件的集散中心,区域商家多到本地采购,但这样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刘志明说:“既然时代已经变了,我们就得重新摸索新的业务方式,以新的管理和经营模式去面对新挑战。”新加坡车商公会副会长陈睦发说:“以汽车零配件业为例,那些能够直接从国外取得第一手货源的本地业者,比起那些只能在本地间接取得第二手甚至是第三手货源的业者较占优势,因为前者的盈利率比较高。” 随着时代的变迁,目前车商公会的会员多数都是从事汽车零配件及汽车装饰品业务的公司,赞助者及会员公司总数约为260个。可进军东南亚市场目前,一些汽车零配件业者除了在本地售卖零件外,也从事零件贸易,从其他国家进口,再出口至东南亚邻近国家如马来西亚、泰国及印尼。本地上市公司大顺(Tye Soon)有限公司董事经理王发祐在受访时表示,东南亚国家是业者可考虑进军的市场,尤其是新兴市场(emerging markets)。王发祐也是新加坡车商公会的财政。 亚洲国家的汽车制造业蓬勃发展,例如,有媒体日前指出,日本丰田汽车(Toyota Motor)计划扩增全球产量,预料今年将取代经营困顿的美国汽车大厂通用汽车,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厂。丰田汽车也表示,在全球销售活络带动下,它正在研究提升汽车零件产量,包括引擎生产在内。 业者们认为,亚洲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速的地区,因此新加坡可扮演亚洲和本区域门户的角色。王发祐说:“虽然也同样面对海外业者的竞争,但是本地贸易商的产品种类较多,品牌知名度也是受到认可的。以大顺来说,海外业务就占了营收贡献的70%左右。”本地虽然没有汽车装配业务,但汽车工业用到的零件有1000多种,外界一般认为,本地的汽车零件供应商有一定的科技水平和经验,过去几年,就有很多汽车制造商找上本地的汽车零件供应商,要它们提供制造方面的专能。刘志明强调说,只要汽车业仍然有所发展,汽车零配件业就不会跌落谷底。另一方面,中国汽车争取海外市场的步伐显著加快,中国的汽车出口一直在不断增长,汽车和汽车零件的出口额也显著增加,中国汽车制造商一直力图开发自主品牌,在这方面,刘志明表示,本地业者也正在朝开发自主品牌的方向发展。刘志明说:“本地的汽车零配件领域目前正处于进行巩固及调整的过程中,新加坡车商公会可以提供的是咨询服务,协助会员开发自主品牌,与会员们分享市场看法及整个大方向的走势,同时为现有的汽车零配件供应商开拓新业务等等。”商业咨询公司麦肯锡(McKinsey)预计,亚洲汽车零件制造业的总产值将从2002年的650亿美元,增加至2015年的3750亿美元,庞大且迅速增长的市场将给新加坡汽车零件供应商带来商机。要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环球汽车零件制造业里立足,刘志明表示,其中一个方法是寻找可提升科技水准或带来新客户的策略性合作伙伴,他表示车商公会也会继续扮演“媒人”的角色,为本地业者介绍新商机及有潜能的合作伙伴。再者,本地供应商可与同行结盟,依赖彼此的实力,更好地为客户提供产品与服务。(联合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