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虹海信并购 黑电白电交叉竞争
分享打印 2005-11-21 00:00 编辑:系统管理员
来源: 字体:
[大][中][小]
“长虹来的高管做事很认真,很低调,没有以收购方自居,没有给人盛气凌人的感觉。”11月19日,美菱电器副总裁兼董秘薛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长虹充满了溢美之辞。11月6日,四川长虹刚刚从广东格林柯尔手中将美菱电器的控股权收入囊中,11月14日,长虹董事长赵勇的三位爱将——原长虹电器(中国)营销公司副总经理王勇、长虹物资部长李代江和长虹原高层管理人员叶洪林——就已在美菱的中层以上干部会上正式亮相,并立即开始在美菱上班。人事安排的良苦用心事实上,长虹正式入主美菱的法律程序目前尚未履行完毕,他们还需等待证监会和国资委的尚方宝剑。但11月13日,美菱电器五届七次董事会已通过决议,“经公司总经理李士军先生提名,同意聘任王勇先生为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聘任李代江先生、叶洪林先生为公司副总经理”。由李士军继续担任美菱电器的总经理,而非如此前媒体所报道的那样,由王勇担任这一重要职务,多少有点出人意料,却显露了长虹的良苦用心。已在家电业摸爬滚打了近二十年的李士军是美菱的老臣,早在张巨声时代就已执掌美菱帅旗。2003年5月,广东格林柯尔入主美菱,但公司的日常生产和经营仍由李士军主持。“老顾一年最多也就来个3-4次,公司的经营层面和经营思想基本没有受到干预。”今年8月19日,当“格林柯尔风波”闹得沸沸扬扬之时,李士军在约见媒体记者时曾如是说。在那次记者见面会上,李士军还透露了一串数字:两年来,美菱在固定资产投入基本没有增加、人员设备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冰箱产能从100万台增加到190万台;尽管遭受格林柯尔事件的影响,2005年上半年,美菱的生产效率仍比去年同期提升了12%,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2.83%,海外销售同比增长高达57.63%。长虹显然不想破坏美菱目前的发展势头。而留用李士军,就能起到承上启下、稳定军心,延续目前这种大好形势的功效。其实,从某种程度上说,长虹留用李士军和美菱管理团队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与海信不同,长虹目前还缺乏熟悉冰箱生产、技术和管理的领军人物。保留一支稳定而成熟的管理队伍,将使初涉冰箱行业的长虹事半功倍。合算的买卖?顾雏军以1.45亿元的价格将美菱的控股权赔本出让,引起了普遍关注。长虹有关人士对此的解释是:“顾雏军急于出手。”但不能排除另一种可能:合肥市政府为保持美菱的稳定发展,希望尽早将其二次下嫁。虽然近两年美菱的内外销量获得了长足增长,但冰箱毕竟已是一个微利行业,合肥市政府希望借助外力将美菱做强做大;另一方面,打造合肥家电制造基地也是合肥市政府的夙愿。早在2002年,由合肥市经委制定的《合肥市建设国内外重要的制造加工基地规划纲要》就已明确提出,合肥要“成为中国家电产品生产的重要基地之一”。但令合肥市政府苦恼的是,“九五”期间,合肥地方工业投入严重不足,且逐年下降,工业投入仅为165.5亿元,只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35.1%。因此,要实现合肥家电业的宏伟目标,合肥市政府不得不眼睛向外,引入战略合作伙伴。而将美菱“嫁”给国有大企业长虹,即使价格便宜,也不必担心遭受“国有资产流失”的指责。与长虹廉价收购美菱相比,海信重组科龙就显得代价高昂。长虹收购美菱20.03%的股权,按每股净资产计算,格林柯尔折价17.3%;而海信从格林柯尔手中取得科龙26.43%的股权,溢价高达152%。对手此外,海信还不得不面对另一个现实:在未来的日子里,除了同城兄弟海尔,它又多了一个强劲对手——产业结构几乎相同的长虹。目前,海信的液晶电视市场份额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以彩电老大自居的长虹正急起直追;收购科龙后,海信的空调产能已跃升至800万台左右,有望跻身国内前三,冰箱产能也增加到700万台左右。但长虹在这两个领域更加咄咄逼人,它已公开宣称,到2006年,空调要进入行业前四,美菱冰箱则要在较快的时间内成为中国冰箱第一品牌。即使在最近时髦的“家庭娱乐终端”领域,长虹也不甘落后,继海信和盛大的“盒子”相继出炉后,长虹“盒子”也于近日粉墨登场。长虹与海信的全面接火已势不可免。但海信方面对此似乎胸有成竹。“你看看海信平板电视目前的销量多少、市场份额多少、平均售价又是多少,就能知道哪个企业有竞争力。”海信集团一位接近高层的人士对记者说。据这位人士介绍,长虹做空调的历史与海信一样长,当年长虹和海信同时从日本引进了变频空调技术,“如今,海信变频空调的市场份额已超过60%,但长虹呢?”这位人士还对赵勇执掌长虹一年来的战略表示担忧:“在一年时间里就将产品线扩张到IT、数码和白家电领域,企业有没有资金基础、人才基础和管理基础?急于扩张,会给企业留下后患。”资本市场似乎也在给长虹泼冷水。11月4日,因长虹收购美菱的传闻,美菱电器的股价一飞冲天,从前一日的2.76元直冲至涨停板价3.04元。但仅仅经过7个交易日,其股价就完成了一个轮回,11月17日,尽管大盘仍在1100点左右徘徊,其收盘价却重新回到了2.77元。 (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