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现货平台
全国分站导航

中钢网

价格汇总
价格查询
价格走势
价格统计
中钢网新闻中心钢贸动态关注国际化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双碳、人才等议题,张荣华代 表带来这些建议

关注国际化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双碳、人才等议题,张荣华代 表带来这些建议

分享打印 2024-03-08 16:45 编辑:田甜     来源:      字体: [大][中][小]    

导读:关注国际化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双碳、人才等议题,张荣华代表带来这些建议

2023年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货物贸易额翻了一番。

国人大代表、天津荣程祥泰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张荣华认为,民营企业在国际化发展上具备独特优势和特点,在“抱团出海”的数量和规模上具备进一步加快国际化发展的基础,因此,她建议多措并举,助力民营企业加快国际化发展。

张荣华表示,长期以来,民营企业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主动拥抱海外市场。然而,随着贸易全球化的持续推进和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民营企业的国际化发展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风险。比如,需要面对不同的文化、法律、商业规则和消费习惯等差异;许多民营企业在国际化方面缺乏经验和资源;民营企业难以承担高额的资金投资等。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需要在落地政策、打造机制等方面为民营经济‘走出去’提供更多的助力,以降低企业境外经营和投资风险,提升其参与国际竞争及合作的综合实力。”张荣华指出。

一是支持企业优化境外网点布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具备潜在的市场增长潜力和资源布局价值,建议支持企业优化境外网点布局,将资源丰富、成本低廉的地区打造为资源采集基地,将消费高增长、市场潜力大的地区打造为产品消费基地,推动外贸型企业融入新发展格局。

二是强化金融服务支撑。建议充分发挥香港地区金融、商业枢纽作用,加强金融交易服务,指导民营企业提高在国际支付、资金调拨、汇率风险管理等方面的水平。与此同时,国家的政策银行和商业银行也应给予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以帮助和支持。还应重视发挥商协会组织、法律和财税等中介机构的作用。

三是搭建外贸共享共建平台。建议从政府层面搭建外贸沟通平台,链接央企、地方国企、民营龙头企业、金融机构等各方资源,引导成员间合作,形成合力。支持民营龙头企业发展外贸综合服务平台,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助力区域中小企业走出去。加强民营企业品牌的全球化宣传和推广,实现稳定的营销网络和市场覆盖,并围绕黑色、有色、农牧、新能源等领域共同拓展产业投资项目。

四是加大人才引育力度。目前,民营企业对于国际复合型人才需求量巨大,政府应发挥好国际人才储备的优势,帮助民营企业吸引、培养具有国际化背景和经验的人才,提升企业国际化发展实力。

五是做好专项扶持辅导。企业在国际化发展过程中,面临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治、法律、文化环境等均存在差异的情况,也会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政府、银行、保险等机构在市场环境分析、应对策略、授信融资、保险理赔等方面进行专项支持和辅导,提高民营企业的合规管理和风险管理水平。

张荣华代表建议:加快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据统计,截止到2023年末,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约19000辆,累计建成加氢站409座,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与此同时,根据《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下称《规划》),到2025年,我国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5万辆,部署建设一批加氢站;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万-20万吨/年,成为新增氢能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二氧化碳减排100万-200万吨/年。到2035年,形成氢能产业体系,构建涵盖交通、储能、工业等领域的多元氢能应用生态。

全国人大代表、天津荣程祥泰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张荣华认为,从《规划》可以看出,国家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计划和目标具有超前的前瞻性和战略意义,但同时任务也是艰巨的。“在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生态体系构建和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张荣华列举道,一是现有氢能供给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求;二是加氢站无法较好满足氢燃料电池汽车的需求;三是氢燃料电池汽车的车辆购置补贴基本要在运营后2-3年才能收到,这对于在产业发展初期需在研发、生产等方面大量投入的企业形成非常大的资金压力;四是很多具备推广条件的城市并不在燃料电池示范城市群内,产品推广难度较大。

为此,张荣华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进一步增加氢能重卡产业生态的覆盖范围,将更多应用场景丰富、经济基础好、氢源丰富的地区纳入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支持扩大优先使用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场景,如公交、环卫、市政工程、矿山、物流、短驳等场景。

第二,完善国家和地方的补贴机制,优化审批和支付流程,解决补贴发放延滞问题,加快补贴资金发放进度,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第三,明确氢作为能源使用时的能源属性,制定氢能在分布式布局中的具体要求和管理标准。如对于绿氢生产,不再要求必须在化工园区,不需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允许在化工园区外建设绿氢生产项目和制氢加氢一体站,优化审批流程。

第四,支持利用现有加油站或加气站的土地建设油气氢电等综合能源补给站点,加快加氢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土地利用效率。

第五,组织制定氢燃料电池汽车等氢能项目的碳减排标准,将氢能项目开发的碳资产纳入碳市场交易范围。

张荣华代表建议:锚定“双碳”目标 健全标准体系、完善鼓励政策,统筹推动钢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钢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产业,其绿色低碳转型对于实现我国“双碳”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钢铁行业面临着减排成本高、技术瓶颈、市场竞争力下降等多重挑战。

全国人大代表、天津荣程祥泰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张荣华分析认为,这些挑战主要包括:第一,欧盟碳关税政策实施的挑战。氢冶金、深度脱碳技术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而企业往往难以承担这样的成本。第二,减污降碳的关键是结构调整,而有序发展短流程电炉钢工艺,却受到废钢资源、电价等因素限制。第三,引进绿电消费替代煤电消耗也是企业降低碳排放量的有效手段,但目前受地方政策和电力政策影响,跨区域绿电比例不能有效解决企业需求,周边可建设绿电的区域又涉及隔墙售电的限制,企业绿电可选择性空间小。第四,交通运输结构亟待优化调整,促进新能源汽车加速替代燃油汽车,不断提高清洁运输比例成为当务之急。

因此,张荣华建议,为应对这些挑战,推动钢铁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建议全面落实“双碳”战略,健全标准体系,完善鼓励政策,通过技术创新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构建氢能产业链与全产业链协同降碳,统筹推动钢铁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具体措施包括:

一是健全双碳标准计量体系和深化碳核算体系研究,实现钢铁行业碳足迹真实减碳。

二是完善钢铁行业“双碳”鼓励政策,加大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和应用的支持力度。包括给予企业相关研发应用补贴,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低碳发展项目支持力度。

三是加大差别化电价政策力度,鼓励短流程企业健康发展。建议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加大支持性电价政策扶持,对率先建设短流程电炉项目完善峰谷电价机制;研究企业利用新能源及二次能源发电等。

四是加大企业使用和建设绿电的政策支持,促进新能源健康有序发展。一是建议政府在电力改革、增加绿电比例等方面给予支持,打破地方壁垒,对企业周边建设的绿电项目突破隔墙售电限制,提高企业使用绿电的积极性。二是制定鼓励企业建设光伏、风能、生物质能等分布式发电可取得绿证、可纳入碳减排量等支持政策,进一步提高企业建设新能源发电的积极性。

五是积极倡导绿色运输,构建氢能产业链与全产业链协同降碳。包括根据氢能产业发展需求,国家、地方加速完善行业所需标准与规范;出台政策支持绿色发展领军企业,以产业链链主角色以点带面建设氢能廊道;重视碳市场对氢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加快研发全国通用方法学,促进氢能产业的健康发展。

六是完善双碳领域人才培养机制,助力实现“双碳”战略目标。“双碳”工作需要一大批具备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来支撑,因此,需要政府出台政策支持产、学、研组建联合体,充分培养“双碳”人才,助力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

张荣华代表建议:加强产教融合 促进高素质人才培养

2023届高校毕业生预计1158万人,较上一年增长82万人。但人才竞争加剧和中小工业制造企业招工难形成鲜明对比。

全国人大代表、天津荣程祥泰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张荣华表示,大学生就业在专业对口和岗位对口方面的错位问题比较明显。专业与岗位不对口会导致较高的离职率。“对大中型企业来说,这也意味着保险、工资、人力、福利等‘沉没成本’付出。”她表示。

为此,张荣华建议从以下方面做起,加强产教融合,促进高素质人才培养。

一是创新就是追根溯源。在张荣华看来,一直以来,毕业大学生需要的不是更多面试机会,而是一个与企业共成长的发展过程。“大学生通过企业走访、项目跟踪、团队共创、轮岗实习等方式,用三到四年的时间与企业共成长式培养,在毕业前就会知道自己是否适合某家企业。而企业也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发现自己真正需要的人才。”她表示。

二是创新打通“编制墙”。建议围绕“实用”先行试点,逐步构建新时期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调研发现,我国的很多民营企业家对社会、对教育心怀感恩,他们有情怀、有经验、有阅历,甘愿为教育付出。在沟通中,他们纷纷表示愿意共同在院校投入设备,制定“共通企业”标准,拧成一股绳,统一上岗资格,围绕“实用”培养人才。

三是创新引入市场机制。建议由政府引领和选拔,由优秀企业联合推进,由教委、人事局等提供支持,引入市场机制,以“错位发展、资源共享、需求导向、训为企用、精准建设、精准施训、协同助力、高质发展”为原则,打造全国先行试点。

四是创新合作方式。如共建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开展订单式培养,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与大专院校联合开展科研项目,共同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学校的科研水平;建立互派师资机制,企业的技术人员可以到院校担任兼职教师,院校的教师也可以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举办职业技能竞赛;建立产教融合联盟等。

五是强化区域人才数据库建设。可通过企业申报、人才自荐、社会调查等方式,广泛收集本地区各类人才的信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一个安全、高效、便捷的人才数据库管理平台,实现对人才信息的分类、存储、检索、分析等;鼓励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活动,并将相关信息纳入人才数据库;根据人才数据库中的信息,为求职者提供精准的就业服务和职业指导,促进充分就业等。

免责声明: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直接决策依据。以上内容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删除处理。
QQ:153405099 电话:13783683896           刘先生

现货资源

品名规格材质厂家地区仓库价格 现货
螺纹钢12*9HRB400E山东新石特工程材料有限公司石横(厂提)3380 详情
热轧卷板3.75*1500Q235B苏州鑫昊欣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沙钢(玖隆物流)3630 详情
普碳中板16*2500*12800Q235B上海北铭高强度钢材有限公司重钢(川流富锦库)4110 详情
低合金板210Q355NB舞钢市坤钰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舞钢(产业集聚区)0 详情
无缝管76*3545#山东东银金属材料有限公司聊城(东银库)4230 详情
圆钢22*938025CrMoA山东大万实业有限公司宣钢(河北宣化)0 详情
热轧卷3.0*1800*CQ235B上海盛钢联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宝钢(泉安/津澜)0 详情
高线10300洛阳威钢商贸有限公司山西晋南(晋南厂库)3650 详情

Copyright © 2005 - 2024 中钢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全国咨询/投诉电话:400-700-8508  豫ICP备2021034665号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52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