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是以专业要素有效配置为主体、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是数字时代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以新促质”,以创新驱动新经济变革、以新经济引领高质量发展。
●不论是新质生产力系统还是其主阵地,其发展均具有智能化、绿色化的特征,这一特征与新一轮生产力发展趋势高度吻合。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时强调,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个首次提出的全新概念,提出伊始便成为高频热搜词。那么,新质生产力内涵是什么?新质生产力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有什么重要意义?如何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内涵——
科技创新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
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从字面来看,新与旧对应,新质生产力即有别于传统生产力的新型生产力,代表一种生产力的跃迁。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是以专业要素有效配置为主体、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是数字时代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是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的决定力量和动力源泉。马克思在批判性地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古典哲学等生产力概念的基础之上,运用唯物史观对生产力理论进行了创新发展,建构起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生产力理论,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如“生产力是人作为社会历史创造者的主体能力”“生产力是人们共同活动方式的社会合力”“生产力的发展在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得以实现”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是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创新,也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发展,尤其是提出的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四个面向”,高度凝练概括了新时代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富有创见地阐述了推动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路径取向、传动机制、价值根基、动力源泉等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等重大判断,不仅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而且使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呼之欲出。
基于新质生产力视域,生产力不仅是人的主体能力,而且将科技创新视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生产力形态,更加凸显出科技创新是生产力的“源头活水”,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对生产力概念的界定。一般认为,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等,随着科技创新重要性的凸显,技术、数据等也被纳入生产要素的范畴。新质生产力不仅涵盖了上述要素,而且更加重视各要素之间的有机组合,尤其是强调科技创新对生产要素组合的统领性作用,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要素学说的重要发展。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科技创新、战略新兴产业、新质生产力三者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只有加大源头性科技储备力度,积极培育战略新兴产业,才能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新竞争力和持久动力。这就意味着新质生产力与现代化产业体系之间存在动态协调关系:产业发展影响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同时新质生产力又推动了产业发展,因此,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生产力发展动力的学说。
意义——
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支撑
纵观人类发展历史,以对自然的认识、利用、改造、保护的能力结构和功能差异为依据,有人把人类生产力分为四代。第一代是采集狩猎生产力,第一代生产力的劳动资料主要是棍棒、石器和弓箭,人力为主要动力,劳动者没有文化。第二代是农业手工业生产力,劳动资料主要是手工制造的金属工具和木材工具,人力和畜力为主要动力;少数人有一定文化,多数劳动者仍为文盲。第三代是机械电气化生产力,劳动资料包括蒸汽机、汽轮机、内燃机和电动机,20世纪以来发明的部分先进技术也属于第三代。当第三代生产力处于发达阶段时,劳动者普遍受过良好教育。第四代是生态智能化生产力,是依靠科学技术和人力,特别是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在开发利用自然的过程中保护自然的过程。
从现代化的起源上看,现代化发源于西欧的工业革命,后扩展到全世界。从18世纪以英国为引领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机械化,到19世纪以德、美为代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电气化,再到20世纪以美国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信息化,每一次颠覆性的科技革新都会带来社会生产力的大解放和生活水平的大跃升。从上述国家现代化进程的轨迹看,西方国家生产力升级换代与其现代化进程高度契合。从世界现代化历史看,发达国家大都是在科技革命中把握住历史机遇、形成强大科技创新能力而崛起的。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现代化。这意味着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自立自强,推动实现科技现代化。一方面,要持续增强我国在高铁、新能源、5G通信设备等领域的全产业链优势,逐步增强国际产业链对我国产业的依存度;另一方面,通过精准定位,优化调整对策,打赢高端集成电路、工业软件、高端设备等高新技术反击战,积极参与关键核心技术国际产业链,努力突破“脱钩”“断链”所设置的“小院高墙”。尤其是针对西方国家对我国关键技术“卡脖子”的升级,我们一定要牵住关键核心技术、元器件、材料的“牛鼻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聚焦关键、补短板、强弱项,勇闯创新“无人区”,突破制约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这是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以新促质”,以创新驱动新经济变革、以新经济引领高质量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发展以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区块链及人工智能等工具体系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系统,必须锚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生物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机器人等未来产业在内的新质生产力主阵地。不论是新质生产力系统还是其主阵地,其发展均具有智能化、绿色化的特征,这一特征与新一轮生产力发展趋势高度吻合。
思考——
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需要夯实基础、培育主体、强化支撑
通过培育、聚集科技创新资源,夯实新质生产力的基础。要保持一个国家或区域的长期稳定增长,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这些地区科技资源聚集度高,科技资源规模效应明显。科技资源具有稀缺性,因而需要对科技资源进行有效配置。按照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发展趋势,需要进一步优化完善科技规划布局,优化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定位和布局,形成国家实验室体系,统筹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实现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兼顾均衡发展的基础上,使科技资源集聚的创新效应最大化,最大程度培育新质生产力。
培育发展新型科技企业为新质生产力的供给主体。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科技创新中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并要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这就进一步明确了科技企业在新质生产力培育中的主体地位。创新是把发明或创意转变为商业价值的过程,组合的平台是企业,组合者是企业家。从实践中看,高成长型科技企业,尤其是“瞪羚”“独角兽”型创业企业已成为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因此,要加大培育发展高成长型科技企业的力度,以区域创新生态体系的构建推动创新资源有效流动和再配置,建立健全金融支撑体系,优化产业布局,建立企业梯次培育体系,打造良好的产业生态,通过政府、企业、社会三者合力共同营造高成长型科技企业培育成长的良好环境,持续为新质生产力提供源源不断的供给主体。
新质生产力塑造的核心在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巩固优势产业的同时,补齐短板,锚定好产业发展新优势对于新质生产力的供给显得尤为关键。这就要求我们准确研判产业发展趋势,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产业为突破口,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来实现产业基础的再造,拓宽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为新质生产力培育提供关键支撑。新质生产力意味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跃升,代表更高形态的生产力,跃升的关键在于发展方式的转型与变革。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发展向创新驱动模式转变,聚集以知识为主的高级要素,促进产业竞争创新能力,营造创新生态环境。要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开放创新一体设计,实现有效贯通;坚持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一体部署,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增强持续性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基础创新能力,以颠覆性创新实现创新能力的提升。(杨志强 何立胜)
(杨志强系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博士、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何立胜系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务部主任、长三角研究院院长,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