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总量效应”遏制国际巨头垄断价格
中钢协调整铁矿石采购谈判策略
据经济参考报3月20日报道 “我方将坚持‘以量换价’的原则,在谈判中争取更多主动权。”中钢协秘书长单尚华在19日第七届钢材市场和贸易国际研讨会间隙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方坚持按照2007年之前的谈判模式进行谈判,用一次谈判确定一个价格,并将铁矿石价格回归到合理水平。
所谓的“以量换价”是指,中钢协在充分摸底的基础上,把全国主要钢厂今年的铁矿石需求量汇总起来交给宝钢,防止多头对外,并使宝钢可以在谈判中获得一个最为优惠的价格。据了解,依照惯例,4月1日是铁矿石长协合同价格新财年起算日,而目前铁矿石谈判仍在胶着之中。
“尽管谈判具体进程不能向外公布,但是总体情况对我方还是有利的。”单尚华指出,除了全球供求关系已经开始向买方逆转,宝钢在这次谈判中提出的需求量,是集中了全国主要钢厂的总体需求,力求以“总量效应”遏制国际巨头的垄断涨价。
单尚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宝钢作为谈判代表,其钢产量却只占全国钢产量的10%左右,而面对的是垄断全球铁矿石70%的三大巨头,以往宝钢仅仅拿自己的需求量来谈判,必然会非常被动并影响其议价能力,加大谈判难度。
“通过需求量的整合,此次宝钢手中所握的筹码比往年重了很多。”单尚华透露,全国主要钢厂需求由中钢协统一汇总再交给宝钢,而今年中方谈判的基本原则是在总量的基础上,三大铁矿石巨头谁出的条件更好,我们就先跟谁谈。
单尚华强调,全球铁矿石谈判模式应该遵循以往的惯例,即首家谈定的价格应该被其他各国钢厂和矿山认同,并统一执行,而不应该出现像2008年那样多次谈判和多种价格,此外,根据市场供求变化,铁矿石价格今年也应该大幅回落。
有关人士分析指出,受金融风暴影响,目前全球钢铁市场都非常低迷,钢铁价格低位运行,包括宝钢在内各个钢厂普遍亏损,导致铁矿石整体需求量都在减少,这个时候集中需求量从操作层面看更加易行,特别是矿石巨头也在市场低迷下面临亏损,数量的提升对其势必具有很强吸引力,议价效果也会更加明显。
根据中钢协统计,1月份71家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累计亏损总额10.6亿元,比去年12月减亏280.62亿元,减亏幅度达96.36%。2月中旬以来,国内钢价再度转跌,据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市场监测数据显示,截至3月19日国内5.5*1500*c普碳热卷平均价格达到3408元,比2月初高点价格下跌623元,跌幅达到15.46%。
“在这种情况下,铁矿石价格必须有一个合理的降幅,”河北钢铁集团董事长王义芳在近期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2009年铁矿石谈判价格应该回落到2007年水平,降幅40%至45%。
据了解,目前中钢协还在积极推进铁矿石代理制,坚持按需进口,防止铁矿石盲目进口导致价格波动,同时将最大限度整合国内中小钢厂需求,增强我方谈判话语权。
现货资源
品名 | 规格 | 材质 | 厂家 | 地区仓库 | 价格 | 现货 |
---|---|---|---|---|---|---|
螺纹钢 | 12-32 | HRB400E | 长治市创发商贸有限公司 | 首钢长钢(首钢长钢) | 0 | 详情 |
热轧卷板 | 15.50×1500 | Q235B | 宁夏祥合明贸易有限公司 | 包钢(银川市西夏区) | 0 | 详情 |
普碳中板 | 14 | Q235B | 唐山沐翌供应链有限公司 | 唐钢(金秋港) | 0 | 详情 |
低合金板 | 60 | Q355D | 安阳市润兴商贸有限公司 | 安钢(中拓物流) | 0 | 详情 |
无缝管 | 12*2 | 20# | 山东东银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 聊城精密(东银库) | 5700 | 详情 |
圆钢 | 32*6000 | Q460D | 无锡北铭高强度钢材有限公司 | 淮钢(北铭无锡库) | 0 | 详情 |
热轧卷 | 11.8*1500*C | 510L | 上海宏微钢铁贸易有限公司 | 日照(兴晟3号库) | 3630 | 详情 |
高线 | Φ20*C | Q355D | 上海北铭高强度钢材有限公司 | 韶钢(川流富锦库) | 5540 | 详情 |
相关新闻
推荐文章
-
负利时代 钢贸倾心“淘宝”模式
“采购不愁货源,销售不愁渠道” 中国钢材网董事长姚红超“降低钢贸成本,将现货搬到网上”的夙愿,因“现货通”得以实现。而钢材的销售与采购从业者,在使用“现货通”的过程中,也深刻感触到了“高效率”、“低成本”带来的启益。
-
石家庄市金属材料流通协会15日成立
当天上午9点35分,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拉开了帷幕,石家庄市原政协主席李宏英,石家庄市民政局副局长于振校、市发改委服务业办公室主任赵春来、市工经联党组书记谢艳华、副会长左喜书、河北省金属材料流通协会会长、河北顺邦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和平、副会长兼秘书长燕春柳、副秘书长李凤岐等领导出席大会。
-
钢贸传统盈利模式的杀手:电商?
时至今日,钢材市场已经进入“买方市场”,供应严重大于需求,再也不是往年的“紧俏商品”了,而传统的“一手买进,一手卖出”的单纯“赚差价”的盈利模式似乎也走到了尽头。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钢贸业传统的盈利模式发生了变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