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协谈判新策:扶持中小矿山
“它们可以找小钢厂谈,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找小矿山谈呢?”
“它们(三大矿山企业)可以找到中国的小钢厂各个击破,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找到国际上的小矿山谈呢!?”
中钢协内部人士昨天向CBN记者讲的这句话,揭示了双方签下“中国价格”的真正意图,也透露出中方下一步谈判的主要策略。
在中钢协看来,FMG并非一个小矿山。“FMG此前不是传统的铁矿石谈判的参与方,还是铁矿石的新兴企业,但它发展很快,已经成为全球第四大、澳大利亚第三大的矿石生产商,此次中方先与FMG达成价格协议,就是要通过这种各个击破的方式创造中国自己的价格,并向外界传递一种信息,中国并不是只能依靠‘两拓’才能活。”中钢协内部人士告诉CBN记者。
在此之前,中钢协一直在与澳大利亚必和必拓与力拓,以及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就铁矿石谈判僵持不下,在力拓与淡水河谷相继与日本等全球其他钢厂签订了年度长期合同价格后,中钢协依然在为中方40%的降幅而坚持。
据CBN记者了解,在目前中国的铁矿石进口构成中,澳矿和巴西矿占据了50%的份额,而FMG出口的铁矿石目前还只占据中国进口铁矿石总量的5%,不过,上述中钢协人士却表示,由于目前中国的港口还有7000多万吨的库存,现在如果只从FMG进口,坚持到年底都没有问题。
这也许是中钢协希望以与FMG谈定的“中国价格”来继续与三大矿山企业谈判的主要砝码了。
分析师曾节胜认为,虽然中方与FMG在当前达成这一协议多少有点出乎预料,但前期钢材市场价格快速上升拉动铁矿石现货价格高涨,导致现货矿价格与力拓与日本企业签订的“首发价”日趋扩大,中方与三大供应商的分歧进一步扩大,谈判陷入停滞,中方也只得转向中小矿山,以便克服当前的困境,同时也希望借此打破三大供应商在市场上的高度垄断。
事实上,扩大进口渠道不仅仅表现在与FMG签下了“中国价格”,二季度中国进口铁矿石的来源国也更加分化。CBN记者昨天从中钢协获得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从印度进口的铁矿石已经占据了25%的份额,而二季度从南非、乌克兰等新兴国家进口的铁矿石增长也很快。
如从南非进口的铁矿石二季度比一季度增加了60%,从乌克兰进口的铁矿石二季度比一季度增加了70%,从俄罗斯进口更是增加了一倍多。整个二季度进口的铁矿石比一季度增加的3400万吨中,从上述新兴国家的进口就占据了1000多万吨。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CBN记者,与澳大利亚和巴西三大矿山的矿石相比,上述新兴国家的矿石品位也都在60%上下,质量差别并不大,只不过与澳矿相比,南非矿石距离更远,而距离中国较近的乌克兰、俄罗斯等国家目前开采能力还不是很大,因此要培育这些新兴矿山成长还需要一段时间。
现货资源
品名 | 规格 | 材质 | 厂家 | 地区仓库 | 价格 | 现货 |
---|---|---|---|---|---|---|
螺纹钢 | 12-32 | HRB400E | 长治市创发商贸有限公司 | 首钢长钢(首钢长钢) | 0 | 详情 |
热轧卷板 | 15.50×1500 | Q235B | 宁夏祥合明贸易有限公司 | 包钢(银川市西夏区) | 0 | 详情 |
普碳中板 | 14 | Q235B | 唐山沐翌供应链有限公司 | 唐钢(金秋港) | 0 | 详情 |
低合金板 | 200 | Q355NB | 舞钢联众钢铁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 舞钢(舞钢) | 0 | 详情 |
无缝管 | 12*2 | 20# | 山东东银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 聊城精密(东银库) | 5700 | 详情 |
圆钢 | 20# | Q235 | 长葛市宝鼎钢材有限公司 | 宝鼎钢铁(长葛市于井钢材交易市场) | 3950 | 详情 |
热轧卷 | 11.8*1500*C | 510L | 上海宏微钢铁贸易有限公司 | 包钢(兴晟3号库) | 4470 | 详情 |
高线 | Φ20*C | Q355D | 上海北铭高强度钢材有限公司 | 韶钢(川流富锦库) | 5540 | 详情 |
相关新闻
推荐文章
-
负利时代 钢贸倾心“淘宝”模式
“采购不愁货源,销售不愁渠道” 中国钢材网董事长姚红超“降低钢贸成本,将现货搬到网上”的夙愿,因“现货通”得以实现。而钢材的销售与采购从业者,在使用“现货通”的过程中,也深刻感触到了“高效率”、“低成本”带来的启益。
-
石家庄市金属材料流通协会15日成立
当天上午9点35分,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拉开了帷幕,石家庄市原政协主席李宏英,石家庄市民政局副局长于振校、市发改委服务业办公室主任赵春来、市工经联党组书记谢艳华、副会长左喜书、河北省金属材料流通协会会长、河北顺邦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和平、副会长兼秘书长燕春柳、副秘书长李凤岐等领导出席大会。
-
钢贸传统盈利模式的杀手:电商?
时至今日,钢材市场已经进入“买方市场”,供应严重大于需求,再也不是往年的“紧俏商品”了,而传统的“一手买进,一手卖出”的单纯“赚差价”的盈利模式似乎也走到了尽头。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钢贸业传统的盈利模式发生了变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