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同时展开铁矿石价格谈判
专家认为,中方可能再获首发定价权
1月下旬,中国和日本同时展开2008财年铁矿石谈判的新回合:巴西淡水河谷公司(Vale)访问中国,并与宝钢集团展开新一轮谈判;澳洲矿山公司访问日本,并与日本新日铁等五大钢厂展开第二轮谈判。
业内铁矿石分析师胡凯认为,宝钢与淡水河谷的谈判看似更有达成协议的希望,中方可能再次获得“首发定价权”。
中日同时开谈
本周,淡水河谷CEO访问中国,并与宝钢展开谈判。2007年11月底至12月中旬,宝钢集团与三大铁矿石巨头已就供需形势交换意见。
1月28日,澳大利亚铁矿石生产商力拓(Rio Tinto)和必和必拓(BHP)造访日本,与新日铁、JFE、住友金属、神户和日新制钢五大钢厂展开自2007年12月份之后的第二轮谈判。
从目前来看,由于“两拓案”前景不明、铁矿石海运市场调整未果,供需双方在新一轮谈判中可能仍将以观望为主,迅速达成一致的可能性很小。
1月27日,淡水河谷执行董事、铁矿石部负责人马定思(Martins)表示,目前的铁矿石价格处于历史最高点,这种前所未有的形势给供需双方谈判带来极大的压力,谈判过程可能会比较长,淡水河谷也不急于完成谈判。
而到目前为止,日本方面的谈判也没有传出任何消息。
中方或率先定价
胡凯向记者表示,宝钢和淡水河谷已分别成为全球钢厂的中坚力量和矿山公司的领导者,2008财年铁矿石谈判价格最终可能仍由两者率先达成。
首先,澳洲矿山已犯“众怒”,难与钢厂达成一致。在去年12月份与中国的第一轮谈判中,力拓提出了70%以上的涨价要求,并另外加收海运费补偿,这遭到了中方的坚决反对,因而双方谈判没有实质性进展。而与此同时,力拓还宣布开始销售现货,企图打破铁矿石谈判规则,中国钢厂对此非常不满。
目前澳洲矿山公司态度异常强硬,估计在与日本钢厂的谈判中也会提出类似的要求,日本企业自然也难以接受,否则必将在全球钢铁业成为众矢之的。日本钢厂此前也曾表示,日方不会贸然与供方达成协议,会先等待和观察中方的谈判进程。因此,日本与澳洲公司的第二轮谈判难以达成结果。
其次,淡水河谷在全球矿业处于强势垄断地位,已经连续7年在矿价谈判中确定首发价格。2007年,淡水河谷铁矿石产量达到3.3-3.5亿吨,超过了力拓和BHP两家的产量之和。同时,与澳洲矿山公司不同,淡水河谷在欧洲和亚洲都有很大的市场份额,集亚欧两大市场主要谈判代表于一身,因而确定年度首发价格的可能性比澳洲矿山公司大得多。
最后,宝钢代表“中国需求”,其定价权已得到全球铁矿石供需双方的广泛认可。2007年,中国以外国家和地区生铁产量增长仅2.5%,中国则高达15.2%,因而任何一个矿山巨头都难以忽视这种“中国需求”。2006年12月底,宝钢率先达成2007财年铁矿石谈判价格,目前看来这一价格使全球钢铁业占到了“大便宜”,宝钢的定价能力自然得到全球同行的广泛认可。
胡凯表示,淡水河谷未来新增产能的核心客户是中国,但其海运成本远高于澳洲矿山,如不适合让利,未来它很难在亚洲与澳洲矿山公司竞争。因此,在2008财年铁矿石谈判中,淡水河谷很有可能降低其涨价要求,以迎合中国及东亚钢铁企业。
现货资源
品名 | 规格 | 材质 | 厂家 | 地区仓库 | 价格 | 现货 |
---|---|---|---|---|---|---|
螺纹钢 | 12-32 | HRB400E | 长治市创发商贸有限公司 | 首钢长钢(首钢长钢) | 0 | 详情 |
热轧卷板 | 15.50×1500 | Q235B | 宁夏祥合明贸易有限公司 | 包钢(银川市西夏区) | 0 | 详情 |
普碳中板 | 14 | Q235B | 唐山沐翌供应链有限公司 | 唐钢(金秋港) | 0 | 详情 |
低合金板 | 50*2590*12000 | Q355CZ25 | 安阳市云昊商贸有限公司 | 安钢(卡车之家库) | 0 | 详情 |
无缝管 | 12*2 | 20# | 山东东银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 聊城精密(东银库) | 5700 | 详情 |
圆钢 | 32*6000 | Q460D | 无锡北铭高强度钢材有限公司 | 淮钢(北铭无锡库) | 0 | 详情 |
热轧卷 | 10.0*1500*C | 510L | 上海宏微钢铁贸易有限公司 | 日照(兴晟3号库) | 3940 | 详情 |
高线 | Φ20*C | Q355D | 上海北铭高强度钢材有限公司 | 韶钢(川流富锦库) | 5540 | 详情 |
相关新闻
推荐文章
-
六月产经新闻盘点
这个六月,北方温度不断攀升,南方数省成泽国,昔日美好的梅雨时节变为“洪魔”灾祸。而在产经方面,房产市场进入持续低迷期,房价开始略微松动;石油价格近期逐步进入下行通道,“与国际市场接轨”越来越可能变为现实。房产、汽车等行业的不景气,连累钢材价格“跌跌不休”,未来钢价走势,与房市等市场环境有关,也依赖于宏观政策的方向性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