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行业展望及用钢需求分析
船舶行业展望及用钢需求分析
——在第二届中国钢铁贸易高峰论坛暨钢铁产品对接大会上的报告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副处长 谭乃芬
嘉宾简介:谭乃芬,硕士,高级经济师,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信息部副主任。1984年毕业于陕西财经学院工业经济管理系(现西安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首都经贸大学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班。1989年获经济师职称,2000年获高级经济师职称。 1995年调入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担任副处长、信息部副主任。主要从事船舶工业行业统计及经济运行分析、对外合作及交流工作。谭乃芬在中国船舶报、国际船艇、中国冶金报、中国船舶工业行业信息、中国船检等杂志和国际会议上发表了50多篇文章。 现担任《中国船舶工业行业信息》副主编、《中国船舶工业企事业单位名录》主编、北京全舟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协会信息部副主任等职务。是船舶工业行业经济分析方面的资深专家。
一、2009年上半年船舶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上半年我国船舶工业总产值、出口交货值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但增幅呈现下降趋势;重点监测船舶企业造船完工量同比大幅增长,新船订单同比大幅减少,环比出现回升,手持船舶订单连续9个月下降,金融危机对船舶行业的影响逐步显现,经营形势不容乐观。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1、工业总产值继续保持增长,增幅呈现下降趋势
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1792家,完成工业总产值2561亿元,同比增长36.7%,增幅下降21.4个百分点。其中船舶制造业1955亿元,同比增长43%,增幅下降8.4个百分点;船舶配套业279.5亿元,同比增长42.3%,增幅下降44.6个百分点;船舶修理及拆船业322亿元,同比增长5.4%,增幅下降63.7个百分点。
2、船舶制造业出口交货值保持增长,增幅持续回落
上半年,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1191亿元,同比增长23.7%,增幅下降40个百分点。其中,船舶制造业985亿元,同比增长33.1%,增幅下降24.3个百分点;船舶配套业38.3亿元,同比增长3.4%,增幅下降57.1个百分点;船舶修理及拆船业166.9亿元,同比下降9.4%。
3、造船完工量保持快速增长,手持船舶订单持续下降
1-6月,全国造船完工量158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60%;新承接船舶订单 588万载重吨,同比下降81%,其中6月新接订单470万载重吨;手持船舶订单19327万载重吨,比年初手持订单下降6%,比上月底增加0.5%。
(二)、经济运行特点
1、船舶工业调整与振兴规划初见成效
船舶工业调整与振兴规划发布以来,提升了金融机构对船舶工业发展的信心,四月份以来,各类金融机构加大了对船舶融资的力度,纷纷与重点船舶企业签订了各类船舶融资协议,包括战略合作协议,保函授信、流动资金贷款、国内贸易融资、出口信用证、买方信贷等,使船舶融资难的局面有所改观。
此外,调整与振兴规划的发布,对船舶工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起到了指导作用,很多船舶企业按规划调整目标已取消和缓建了一批基础建设项目;一些企业在调整业务结构,有的已经开始考虑兼并重组等问题。
2、航运市场出现回升,船舶企业开始承接订单
6月份随着航运市场回升,船舶企业开始批量承接新接订单。统计数据显示,6月份重点监测企业新接订单41艘470万载重吨,其中舟山金海湾船业有限公司共承接30艘 412.8万载重吨、扬帆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承接7艘39.9万载重吨、厦船重工承接2艘11.4万载重吨、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承接2艘6万载重吨。
(三)、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工业总产值同比保持大幅增长,但增幅逐月下降
船舶工业与全国工业运行趋势不同。一是上半年船舶工业总产值保持在30%以上的增长,增幅远远高于全国工业的增长水平。二是与全国工业发展企稳向好不同,船舶工业总产值当月增速呈现下降趋势,统计数据显示6月份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1.1%,比年初下降25.4个百分点。
2、取消订单数量继续增加,手持订单风险不断加大
航运市场极度萧条及船东资产大幅缩水等因素作用下,上半年“订单撤销”和“合同重谈”的案例显著增多,我国船厂手持船舶订单安全性遭遇严峻挑战。船舶撤单情况有所增加,据不完全统计,6月份我国共取消订单14艘,122万载重吨,比5月份有所增加。在订单不足,造船能力快速释放的阶段,如何确保订单的安全性成为当前造船企业首要的任务。
3、船舶修理业产值及主营业务收入同比继续下降
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船舶修理业增速下滑明显,1-6月份船舶修理及拆船业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4%,比上年增幅下降64个百分点(6月份当月同比下降6%);其中重点监测船舶修理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95.74亿元,同比下降30.1%;骨干修船企业完工大型改装船、手持船舶改装订单均比上年同期出现大幅下降。
二、国际造船市场上半年运行情况
(一)、2009年上半年造船市场形势严峻程度超预期
1、新船成交量极度萎缩
国际造船市场延续下调态势,最能反映市场活跃程度的新船成交量极度萎缩。据克拉克松公司不完全统计,2009年1-5月份国际造船市场连续5个月新船成交量不足100万载重吨,尽管6月份回升到183万载重吨,但是,上半年全球累计成交新船总量仅为80艘、339万载重吨,月均56.5万载重吨,较去年同期下降96.8%。总体上看,国际造船市场处于罕见的“停滞”状态,形势严峻程度远超预期。
2、全球造船产量继续加速增长
尽管存在许多订单延期交付现象,但受造船能力快速释放影响,全球造船产量仍如预期那样继续加速增长。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全球累计新船完工量已达966艘、5270万载重吨,较去年同期增长24.3%。
3、全球手持船舶订单量连续8个月出现回落
新船有效需求严重不足,交付提速,加上数量可观的订单撤销,全球手持船舶订单量逐月回落。克拉克松公司统计数据表明,全球手持船舶订单量自2008年10月份开始出现下调以来,已连续8个月出现回落,并呈进一步加速的态势。截止到2009年6月底,世界船厂手持订单总量为9149艘、5.35亿载重吨,较年初下降12%,较2008年10月历史最高位下降15%。
4、主要船型新船价格加速下滑
在新船成交量严重萎缩的情况下,主要船型新船价格延续2008年10月份以来的态势,加速下滑迹象较为明显。从典型船型价格变动看,前几年上扬最快,涨幅相对最高的船型在本次回调过程中扮演领跌的角色。据英国克拉克松公司数据显示,6月底VLCC油船,好望角型散货船及3500TEU集装箱船报价为12500万美元,6900万美元和4050万美元,较年初分别下滑了16.7%,21.6%和32.5%,跌幅居前。
反映油船、散货船、集装箱船和液化气船的克拉克松新船价格综合指数,6月底已经跌至152点,较年初下跌了25点,较2008年9月190点历史最高位下跌了38点。
5、世界船厂手持船舶订单安全性遭遇严峻挑战
在船舶融资难度空前提升、航运市场极度萧条以及船东资产大幅缩水等诸多因素刺激下,今年上半年全球“订单撤销”和“合同重谈”的案例显著增多,直接威胁到船厂手中的订单安全。
据英国克拉克松公司统计,2008年订单撤销数量估计超过300艘,其中经过确认撤销数量就高达168艘,占同期手持订单总量2%左右。
在订单撤销增多的同时,船东寻求船厂围绕谈判一个更低的建造价格、推迟交付时间、推迟付款时间或改变支付方式以及修改船型等多方面合同重谈已成为当前造船市场的普遍现象。
三、下半年船舶市场预测
1、短期内造船市场仍难改低迷态势
从宏观面来讲,世界经济金融危机尚未完全释放,下半年世界经济仍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目前国际航运市场仍不存在反转走强的条件。预计下半年新船价格无量下跌的势头不会改变。全年订单总量预计不会超过1000-2000万载重吨区间。全年完工总量有望超过1.5亿载重吨。手持订单量继续加速回落,年底有望落至4.5亿载重吨水平以下。
2、2010年上半年新船需求有望显著“回暖”
从发展趋势看,短期内造船市场仍难改低迷态势,但是这种 “停滞”的状态肯定不会长时期的持续。因为,再坏的市场,需求总归是存在的,一旦造船市场能在2009年见底,2010年行情将出现明显 “回暖”。2009年极低的成交量,前期积累的泡沫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也必将为来年订单需求集聚能量。大比例的订单撤销、延期交付有助于航运市场调整提前结束为造船市场回暖创造条件。船队老旧船加速拆解和2010年单壳油船大批量拆解为新船需求储备了动能。先前没有大量订船或现金较为充足的船东“抄底”的欲望越来越强烈。
综上所述, 2010年世界新船需求将出现“回暖”,但需要指出的是,即使2010年全球新船成交明显“回暖”,但绝不能把届时的“回暖”与过去的“兴旺”混为一谈,因为相对于全球巨大造船产能而言,有效需求不足的局面在未来较长时间内是不会发生根本变化的。
四、船舶工业与钢铁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将稳定产业链的供给与需求
(一)、控制新增产能,稳定产业链的供给与需求
两个规划都把调整放到振兴之前。这说明低水平重复建设所形成的产能将成为影响船舶工业和钢铁工业健康发展的阻力,通过兼并重组整合过剩产能,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综合竞争能力是两个行业必须面对的共性问题。国家出台一系列振兴规划,正是希望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使上下游之间的生产能力和产品结构更加协调,最终稳定整个产业链的供给与需求。
近年来随着我国造船产量的快速增长,造船用钢量也同步增涨。据钢铁协会统计,我国船板产量从2005年开始已基本满足国内需求。多余的产能主要靠出口韩国、越南消化。2008年我国船板产量高达2014万吨,同比增长62.8%,另据了解,今年还将有多条船板生产线投产,产能还将大幅增加,可以肯定的说,造船板产量已经超过造船行业的需求。大量的过剩产能与船板价格的下滑极容易形成恶性循环,不仅会造成宝贵资源的浪费,而且会诱发无序竞争。造船用钢企业的发展将面临大起大落的风险。
为此,钢铁产业规划中明确提出要“严格控制钢铁总量,淘汰落后产能,不得再单纯扩大产能的钢铁项目”;船舶振兴规划提出“控制新增造船能力,今后三年暂停现有船舶生产企业新上船坞、船台扩建项目”。
(二)、船用钢材的品种及规格要有一个大的提升
《船舶规划》提出了我国船舶产品结构优化升级的目标:到2011年高技术船舶新接订单市场份额达到20%,海洋工程装备要达到10%”。高技术船舶包括:液化天然气船、液化石油气船、大型客滚船、万箱级以上集装箱船、大中型工程船、化学品船等,目前我国对这些船舶的市场占有率仅为在10%左右。如果要扩大这些高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的市场占有率,对船用钢材的品种及规格要求要有一个大的提升。主要表现在:
1.船舶建造的大型化要求造船板向5米板宽、25米板长规格发展,船板的品种几乎涵盖所有级别,同时对船用钢的质量、规格、尺寸精度要求更高。
2.随着我国建造高技术船舶的能力不断增强,特殊性能的钢材需求也在大幅度增加,如大型LNG运输船采用低温压力容器板,不仅要满足高强度船板的要求,还要满足-163℃的耐低温压力容器性能要求。新型集装箱船等船型要求船板的品种将几乎涵盖所有级别,品种达1200多个,并向F级、Z级钢船板和型材发展。
3.船用不锈钢的使用量将增多,主要包括在LNG船、LPG船的建造中将大量使用不锈钢及镍基耐蚀合金等材料(目前靠从德国进口);前者主要用于液货舱穹顶结构,后者因其极低的膨胀系数主要用于液舱维护系统及LPG罐体用钢。同时LNG船、化学品船的内胆大量使用205双向不锈钢,重量占到整船重量的10%左右。
4.在船用型材方面,对大规格的球扁钢、大型不等边不等厚角钢的需求也将加大,对无缝管的壁厚均匀性和圆度准确性的要求都将提高。
5.为确保建造质量和安全,卷板将不能用作船体结构用钢。
为了满足船舶工业调整与振兴规划的要求,钢铁行业要顺应中国船舶工业的发展方向,加大船用钢材产品的开发和技术改造力度,促使产业升级换代,在满足船舶工业发展需求的同时也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实现双赢。
《船舶规划》提出今后三年船舶工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力争2011年造船产量达到5000万吨。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09年6月底,我国手持船舶订单为19327万载重吨,按合同推算,2009年我国应交船5658万载重吨,1-6月全国造船完工量1587万载重吨。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可能会有部分手持订单延期交付或撤单。因此,保守估计2009年我国造船完工量将超过4000万载重吨,比2008年约增长13%。由于2009年应交付的船舶散货船占60%以上,且大型散货船占比较高,因此每载重吨用钢量相对较少。经过测算,2009年造船用钢总消耗量约为1330万吨,其中船板为1170万吨,型钢及球扁钢为120万吨,管材为40万吨。
《船舶规划》提出今后三年船舶工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力争2011年造船产量达到5000万吨。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09年6月底,我国手持船舶订单为19327万载重吨,按合同推算,2009年我国应交船5658万载重吨,1-6月全国造船完工量1587万载重吨。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可能会有部分手持订单延期交付或撤单。因此,保守估计2009年我国造船完工量将超过4000万载重吨,比2008年约增长13%。由于2009年应交付的船舶散货船占60%以上,且大型散货船占比较高,因此每载重吨用钢量相对较少。经过测算,2009年造船用钢总消耗量约为1330万吨,其中船板为1170万吨,型钢及球扁钢为120万吨,管材为40万吨。
从目前我国手持新船订单可以看出,如果不出现大规模的撤销船舶订单,到2011年我国完全具备造船产量达到5000万吨的实力,届时我国全部船用钢材消耗量将增加到1700万吨-1800万吨之间。
(三)、船舶配套产品用钢量将大幅增加
《船舶振兴规划》提出船舶配套能力明显增强。三大主流船型本土生产的船用配套设备的平均装船率达到65%以上,船用低速柴油机、中速柴油机、甲板机械等配套设备的国内市场满足率达到80%以上。目前我国船用设备严重滞后造船产业发展,本土化装船率不足50%,舱室机械、通讯导航设备主要依靠进口,规划的实施将促进船舶设备国产化的提高,也会提升船用钢材的品种及数量需求。
船用配套产品用钢量约占整船用钢量的 %,其中仅船用锚链、系泊链年用钢量就达40万吨。钢材品种涵盖了棒材、铸锻钢、管材、型材等。其中用钢量较大的产品有:船用动力系统(包括:船用低速柴油机、中速柴油机、高速柴油机、柴油发电机组及电站、增压器、船用齿轮箱等);甲板机械(包括:船用起重机、锚绞机、舵机、海洋平台吊机等);舱室机械(包括用锅炉、船用泵、风机、热交换器、船用焚烧炉、船用分离机、污水处理装置等);舾装及管系(包括:各类船用阀门、舱口盖、锚链、各类管件等)。
(四)、海洋装备用钢将成为新的增长点
规划中明确指出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实施海洋战略,培育成为我国船舶工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到2011年海洋工程装备国际市场份额要从目前的约占5%提高到的10%。目前我国海洋工程用钢除海洋平台导管架用钢使用国产钢材外,其它部位主要依靠进口。未来要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产业,亟待自主研发海洋工程用钢,包括大型海洋石油平台、海上浮式储油船要求钢板综合机械性能高,满足Z向性能要求,同时需要厚度在120毫米以上的高强度钢板,屈服强度在690:MPa以上的齿条钢,海洋工程装备上还大量使用不1Cr18Ni9Ti锈钢管材及配件、海洋系泊链等。
总之,船舶、钢铁调整与振兴规划的出台为两行业协调产能与产品结构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契机。钢铁与船舶行业应一如既往的加强合作与联合,共同应对市场变化,实现上下游产业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现货资源
品名 | 规格 | 材质 | 厂家 | 地区仓库 | 价格 | 现货 |
---|---|---|---|---|---|---|
螺纹钢 | 12-32 | HRB400E | 长治市创发商贸有限公司 | 首钢长钢(首钢长钢) | 0 | 详情 |
热轧卷板 | 15.50×1500 | Q235B | 宁夏祥合明贸易有限公司 | 包钢(银川市西夏区) | 0 | 详情 |
普碳中板 | 14 | Q235B | 唐山沐翌供应链有限公司 | 唐钢(金秋港) | 0 | 详情 |
低合金板 | 50*2590*12000 | Q355CZ25 | 安阳市云昊商贸有限公司 | 安钢(卡车之家库) | 0 | 详情 |
无缝管 | 12*2 | 20# | 山东东银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 聊城精密(东银库) | 5700 | 详情 |
圆钢 | 20# | Q235 | 长葛市宝鼎钢材有限公司 | 宝鼎钢铁(长葛市于井钢材交易市场) | 3950 | 详情 |
热轧卷 | 10.0*1500*C | 510L | 上海宏微钢铁贸易有限公司 | 日照(兴晟3号库) | 3940 | 详情 |
高线 | Φ20*C | Q355D | 上海北铭高强度钢材有限公司 | 韶钢(川流富锦库) | 5540 | 详情 |
相关新闻
推荐文章
-
六月产经新闻盘点
这个六月,北方温度不断攀升,南方数省成泽国,昔日美好的梅雨时节变为“洪魔”灾祸。而在产经方面,房产市场进入持续低迷期,房价开始略微松动;石油价格近期逐步进入下行通道,“与国际市场接轨”越来越可能变为现实。房产、汽车等行业的不景气,连累钢材价格“跌跌不休”,未来钢价走势,与房市等市场环境有关,也依赖于宏观政策的方向性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