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成立3000万吨级焦化集团
寒冬中刚现复苏迹象的焦化行业,不料遭遇“倒春寒”,焦炭价格再次陷入下跌通道,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而作为全国焦炭生产大省的山东,焦化企业却在危机中抱团取暖,通过资源整合开展自救。继山东大钢集团组建之后,酝酿长达数月的“山东大焦化”浮出水面,昨日在济南正式挂牌成立。
新成立的山东焦化企业集团,以山东焦化集团有限公司(原山东铁雄能源集团)为母公司,联合全省45家焦化企业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以松散型方式自愿组成,生产能力达到3000万吨,销售收入达到600亿元,注册资本金达10.9亿元,成为我国焦化行业名副其实的“联合舰队”,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焦化企业。
与山东大钢有所不同的是,焦化企业集团是在山东焦化行业协会的倡导下成立的,目的在于整合资源,抱团发展,共同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国际金融危机。
根据山东省经贸委的信息,山东是名副其实的焦化大省,规模以上企业有55户,产能达到4400万吨,位居全国第三位。2008年全省规模以上焦化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00亿元,从业人员达5万人。
山东是焦化大省却算不上焦化强省,存在着市场竞争力不强、产能过剩等状况。多数企业产品加工不充分,产业链不长,产品附加值不高,市场应变力弱,特别是去年下半年以来,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上述问题进一步凸显。
在焦化行业形势恶化的背景下,山东转变焦化行业发展方式变得迫在眉睫。“依托现有骨干企业,整理优势产能,采取有效方式,发起组建山东焦化集团,抱团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不论对企业自身发展、还是对整个行业的发展,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山东省经贸委主任郭述禹在揭牌时表示。 山东省焦化行业协会会长、山东焦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清涛将担任山东焦化企业集团的理事长。他透露,为协调区域市场供需平衡,将由山东焦化企业集团内部企业出资共同组建“山东焦化企业集团供销公司”。
王清涛介绍,新集团公司成立后,将依托山东境内丰富的煤炭资源,协调区域市场供需平衡,为山东钢铁企业提供优质产品配套,实现产品定向生产和供应。同时,利用规模效应提升山东焦化行业对长三角地区钢铁企业的议价能力。与山西焦煤集团、国际煤炭集团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签署优惠的合作协议,增强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能力。
同时,山东焦化集团还将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通过企业参股、重组、兼并,特别是与钢铁、煤炭企业相互参股,形成以产权为纽带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的山东焦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王清涛还透露,在并购整合的同时,积极筹备企业上市发行,通过上市融资,寻求与相关产业的联合与合作,继续进行产业结构升级,使集团逐步发展成为集焦炭生产、煤化工、钢铁生产、国际贸易于一体的大型多元化集团。 (来源:证券时报)
现货资源
品名 | 规格 | 材质 | 厂家 | 地区仓库 | 价格 | 现货 |
---|---|---|---|---|---|---|
螺纹钢 | 12-32 | HRB400E | 长治市创发商贸有限公司 | 首钢长钢(首钢长钢) | 0 | 详情 |
热轧卷板 | 15.50×1500 | Q235B | 宁夏祥合明贸易有限公司 | 包钢(银川市西夏区) | 0 | 详情 |
普碳中板 | 14 | Q235B | 唐山沐翌供应链有限公司 | 唐钢(金秋港) | 0 | 详情 |
低合金板 | 70*2200 | Q355B | 武汉亿昕物资有限公司 | 鄂钢(省金属仓库) | 4780 | 详情 |
无缝管 | 12*2 | 20# | 山东东银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 聊城精密(东银库) | 5700 | 详情 |
圆钢 | 20# | Q235 | 长葛市宝鼎钢材有限公司 | 宝鼎钢铁(长葛市于井钢材交易市场) | 3950 | 详情 |
热轧卷 | 11.8*1500*C | 510L | 上海宏微钢铁贸易有限公司 | 日照(兴晟3号库) | 3630 | 详情 |
高线 | Φ20*C | Q355D | 上海北铭高强度钢材有限公司 | 韶钢(川流富锦库) | 5540 | 详情 |
相关新闻
推荐文章
-
负利时代 钢贸倾心“淘宝”模式
“采购不愁货源,销售不愁渠道” 中国钢材网董事长姚红超“降低钢贸成本,将现货搬到网上”的夙愿,因“现货通”得以实现。而钢材的销售与采购从业者,在使用“现货通”的过程中,也深刻感触到了“高效率”、“低成本”带来的启益。
-
石家庄市金属材料流通协会15日成立
当天上午9点35分,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拉开了帷幕,石家庄市原政协主席李宏英,石家庄市民政局副局长于振校、市发改委服务业办公室主任赵春来、市工经联党组书记谢艳华、副会长左喜书、河北省金属材料流通协会会长、河北顺邦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和平、副会长兼秘书长燕春柳、副秘书长李凤岐等领导出席大会。
-
钢贸传统盈利模式的杀手:电商?
时至今日,钢材市场已经进入“买方市场”,供应严重大于需求,再也不是往年的“紧俏商品”了,而传统的“一手买进,一手卖出”的单纯“赚差价”的盈利模式似乎也走到了尽头。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钢贸业传统的盈利模式发生了变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