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现货平台
全国分站导航

中钢网

价格汇总
价格查询
价格走势
价格统计
中钢网新闻中心行业动态国际钢市国外钢铁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更优

国外钢铁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更优

分享打印 2014-11-12 08:51 编辑:薇薇     来源: 中国冶金报     字体: [大][中][小]    

导读:偿债能力是企业偿还各种到期债务的能力。偿债能力的强弱是判断企业财务状况好与坏的重要标准之一。对企业偿债能力的评价,可以使债权人了解企业的变现能力和债务的物质保障程度,可以使企业经营者及时掌握适度举债的规模、筹资风险等财务信息,以便进行正确的经营决策。

  偿债能力是企业偿还各种到期债务的能力。偿债能力的强弱是判断企业财务状况好与坏的重要标准之一。对企业偿债能力的评价,可以使债权人了解企业的变现能力和债务的物质保障程度,可以使企业经营者及时掌握适度举债的规模、筹资风险等财务信息,以便进行正确的经营决策。

  偿债能力指标的选取

  以变现性为衡量标准,企业的偿债能力分为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以其流动资产支付在一年内即将到期的流动负债的能力。如果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较弱,表明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偿还的保障能力较弱,企业的信誉会受到一定的损害,企业的短期筹资能力也会被削弱,亦可导致筹资、进货成本的增长,投资能力和获利能力会因此受到影响。长期偿债能力是企业以其资产或者劳务支付长期债务的能力。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采用的指标是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国内在分析速动比率时,将速动资产的范围确定为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4类资产,流动资产中的存货、1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及其他流动资产等不计入速动资产中。国外资产负债表中对流动资产的划分类别要少于中国,如果套用中国的速动资产概念来梳理国外上市公司的速动资产,显然不合适。国内财务制度对流动资产、存货的定义基本一致。为此,本研究将速动资产计算公式定义为: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待摊费用。

  鉴于国内外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界定基本一致,以及对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负债总额的界定标准基本一致,依据资产总额、负债总额、流动资产等指标衍生出的财务指标具有可比性,因此,本研究在进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时采用所有者权益占总资产比重这一指标。该指标与资产负债率相对应,仅涉及资产总额与所有者权益两项内容。鉴于EBITDA(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状况会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而且其较好地反映了一个企业资产运营的总成果,并对债权人判断债务风险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本研究选用该指标评价公司基于经营性成果的偿债能力。

  国外钢铁上市公司的流动比率较高

  流动比率是指流动资产总额和流动负债总额之比,其计算公式如下: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流动比率高,一般表明偿债保证程度较强。对于债权人来讲,流动比率越高,说明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越强。对所有者来讲,此项比率不宜过高,比率过高说明企业的资金大量积压在持有的流动资产形态上,影响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高速运转,影响资金使用效率;若比率过低,说明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低,影响企业的筹资能力,势必影响生产经营活动顺利开展。

  从表1可知:第一,国外6家钢铁上市公司的流动比率均高于中国8家钢铁上市公司,而且国外钢铁上市公司的流动比率均超过1,其中纽柯、浦项制铁的流动比率均超过3。第二,宝钢股份的流动比率为0.82,虽然在国内钢铁上市公司中居首位,但与国外上市公司的最后一名蒂森克虏伯尚有0.34的差距。第三,国外钢铁上市公司流动比率较高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流动资产中应收账款、存货规模较大;二是国外钢铁上市公司的流动负债规模较小,占负债的比重较小。国内钢铁上市公司流动比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流动负债规模较大,特别是应付账款、短期借款规模较大,同时涵盖了一些国外钢铁上市公司中所没有的项目内容;二是流动资产中的应收账款规模较小。

  将14家中外钢铁上市公司2012年、2013年的流动比率进行对比,可发现:第一,除蒂森克虏伯外,其他5家国外钢铁上市公司2013年的流动比率高于2012年。其中,安赛乐米塔尔、美钢联流动比率的增长源于其流动资产增幅大于流动负债增幅;纽柯、新日铁流动比率的增长源于其流动资产正增长,而流动负债为负增长;美钢联、纽柯、新日铁流动负债的增长主要集中在存货和应收账款、票据这两方面;安赛乐米塔尔流动资产的增长主要集中在现金等价物方面。第二,国内钢铁上市公司中,只有鞍钢股份、华菱钢铁、河北钢铁3家上市公司2013年的流动比率高于2012年。其中,鞍钢股份的流动资产同比上升,而流动负债同比下降;华菱钢铁、河北钢铁的流动资产同比增幅大于流动负债同比增幅。第三,蒂森克虏伯流动比率的下降源于其流动资产下降幅度达到9.78%,而流动负债同比仅下降了2.09%。第四,5家国内钢铁企业2013年的流动比率低于2012年,除武钢股份外,包钢股份、宝钢股份、马钢股份、太钢不锈4家上市公司的流动负债均有所增长,而且增长幅度均在15%。其中,包钢股份的流动负债增长幅度达到47.1%,比居第2位的太钢不锈(同比增长21.82%)大25个百分点。第五,国外钢铁上市公司中,流动负债增幅最大的是美钢联,仅增长了8.53%。(见表2)

  从流动负债同比变化的角度看,8家国内钢铁上市公司中,7家公司的流动负债同比正增长,6家国外上市公司中仅有美钢联、安赛乐米塔尔2家公司的流动负债同比正增长,但这2家国外钢铁上市公司均是亏损企业。从长期负债同比变化的角度看,6家国外钢铁上市公司中,仅有纽柯2013年的长期负债同比增长29.49%,但纽柯属于盈利企业;8家国内钢铁上市公司中,有4家公司的长期负债同比正增长,其流动负债同比亦正增长。从总负债同比变化的角度看,6家国外上市公司中,仅有纽柯的总负债同比正增长,其他5家公司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8家中国钢铁上市公司中,有5家公司的总负债同比正增长,其中包钢股份的总负债同比增长35.94%。(见表3)

  中外钢铁上市公司的流动负债、长期负债、总负债的同比变化差异表明:在市场形势不好时,国内外钢铁企业在负债结构和应对措施上存在差异。中国钢铁上市公司流动负债的增加一方面反映出企业运营过程中存在资金紧张的问题,如短期应付账款、短期贷款的增加;另一方面与部分中国钢铁企业依然进行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相关联。特别是在固定资产投资未得到国家有关部门审批的前提下,部分中国钢铁上市公司无法获得财务成本较低的长期贷款,只能通过获得高财务成本的短期贷款来支撑企业的资金需求。国外钢铁上市公司在市场供需形势较为严峻、企业经营出现困难时,通常会采取“收缩”战略,一方面缩小流动负债规模保证企业基本的现金流需要,另一方面缩小长期负债规模,其实质是缩小企业投资规模。国外企业的这种做法值得中国钢企借鉴。

  国内钢铁上市公司速动比率排名靠后

  速动比率是指速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比率,其计算公式如下: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该指标衡量企业流动资产中可以立即变现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速动比率的高低能直接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强弱,并且比流动比率反映的更加直观。如果流动比率较高,但流动资产的流动性很低,那么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仍然不高。在流动资产中,有价证券一般可以立刻在证券市场上出售,转化为现金,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等项目可以在短期内变现,而存货、待摊费用等项目的变现时间较长,特别是存货很可能发生积压、滞销、残次、冷背等情况,其流动性较差,因此流动比率较高的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并不一定很强。速动比率就避免了这种情况。国外传统经验认为,速动比率维持在1:1较为正常。速动比率过低,企业的短期偿债风险较大;速动比率过高,企业在速动资产上占用资金过多,会增加企业投资的机会成本。但是,以上评判标准并不是绝对的。有些企业虽然速动比率大于1,但速动资产中大部分是应收账款,其能否收回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不代表企业的偿债能力强。

  从表4可知:浦项制铁等5家国外上市公司2013年的速动比率居前5位;国内钢铁上市公司速动比率最好的是宝钢股份,排名第6位。安赛乐米塔尔、新日铁、包钢股份、太钢不锈、武钢股份、河北钢铁6家上市公司的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的比值均大于2,表明这6家公司的库存占流动资产比重超过了50%。

  国内钢铁上市公司速动比率排名靠后,而且与国外钢铁上市公司保持着较大的差值。这一方面说明国内钢铁上市公司的速动资产规模和速动资产规模占流动资产、总资产的比重偏低,另一方面说明国内钢铁企业的流动负债规模较大,形成了以流动负债为主的债务结构。比如,这8家国内钢铁上市公司的流动负债占总负债的比重均在60%,即使是比重最低的太钢不锈,其2013年流动负债占总负债的比重亦达到63.11%。6家国外钢铁上市公司中,流动负债占总负债比重最高的是蒂森克虏伯,仅为54.1%;纽柯的流动负债占总负债比重仅为30.93%(见表5)。这说明国外钢铁上市公司对外举债时多采取长期负债的方式,也说明其外部融资环境要好于中国钢铁上市公司。中国钢铁上市公司在对外举债方面还面临着融资手段和方式单一、举债渠道过于狭窄等问题。

  将14家中外钢铁上市公司2012年、2013年的速动比率进行对比,可发现:第一,只有马钢股份、包钢股份、太钢不锈、武钢股份4家国内钢铁上市公司的2013年速动比率低于2012年,其中马钢股份、包钢股份、武钢股份的流动负债增幅均在15%以上,而速动资产却同比大幅下降。第二,纽柯、浦项制铁的速动比率连续两年居前两位,而且2013年的速动比率比2012年大幅提高,主要源于二者的速动资产同比增加,而流动负债同比下降。第三,6家国外钢铁上市公司的速动资产同比均正增长,8家国内钢铁上市公司中有5家的速动资产为负增长。与之相对应,这6家国外钢铁上市公司的2013年速动比率均高于2012年,表明在市场不景气时,国外钢铁上市公司更注重流动资产的变现和短期偿债能力的培育。

  多数国外钢铁公司的资产结构更优

  所有者权益占比是企业所有者权益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是衡量企业总资产中所有者权益和债权人所投资金比例是否合理、基本财务结构是否稳定的重要指标。所有者权益占比的计算公式如下:所有者权益占比=(所有者权益/资产总额)×100%=100%-资产负债率。所有者权益占比越大,表明企业的资产结构越合理,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对债权人来说,所有者权益占比越大,债权人的保障程度越高,风险越小。对企业经营者来说,所有者权益占比是评价经营者理财能力和进取心的重要指标。若企业的负债额很大,超出债权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企业就借不到钱。若企业的负债比例很小,表明经营者对企业的发展前途信心不足,利用债权人资本进行企业经营和发展的能力较差。所有者权益占比与资产负债率相对应,一般来说,资产负债率以不高于70%为最适度。若资产负债率大于1,则表明企业已经资不抵债,可能会有倒闭的危险。

  从表6可知:第一,浦项制铁、宝钢股份、纽柯、鞍钢股份4家钢铁上市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占比在50%以上,而且这4家公司在盈利状况综合排名中均进入前5名。这表明良好的所有者权益占比指标是以企业良好的盈利状况做保障的。所有者权益占比高,意味着企业负债水平较低,意味着企业需要支付的财务费用较低,这对企业保持良好的现金流起到了支撑作用。同时,良好的盈利将增加所有者权益的规模,优化企业资产负债率。第二,所有者权益占比前6名中有4家国外钢铁上市公司,表明多数国外钢铁上市公司的资产结构优于中国钢铁上市公司,其更注重债务风险的防范。第三,河北钢铁、美钢联、包钢股份、华菱钢铁、蒂森克虏伯5家上市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占比低于30%,意味着其资产负债率高于70%,其中华菱钢铁的资产负债率已高于80%、蒂森克虏伯的资产负债率已高于90%,表明这两家公司在资产结构上存在巨大的风险。

  将14家中外钢铁上市公司2011年、2012年的所有者权益占比进行对比,可以发现:第一,宝钢股份、河北钢铁、蒂森克虏伯、太钢不锈、纽柯5家钢铁上市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占比比2012年有所下降,其中宝钢股份、河北钢铁、太钢不锈、纽柯的所有者权益绝对规模同比正增长,但增幅小于总资产的增幅,而蒂森克虏伯的所有者权益规模大幅下降了22%,总资产仅下降了不足5%。第二,有9家上市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占比正增长,新日铁、安赛乐米塔尔、鞍钢股份的所有者权益占比分别增长了5.03个、3.08个、3.07个百分点。其中,新日铁的所有者权益占比增长源于其2013年盈利后净资产大幅增长了近18%,而总资产仅增长4%左右;安赛乐米塔尔的所有者权益占比增长源于其对2012年财务报表做了调整,将2012年净资产规模由565亿美元调整为505亿美元,从而使2013年净资产规模比2012年增长了5%左右,而同期总资产却在下降;鞍钢股份的所有者权益占比增长源于其2013年盈利后,净资产的降幅远远小于总资产的降幅。第三,净资产同比下降的仅有蒂森克虏伯、美钢联、鞍钢股份3家上市公司,而且这3家公司的总资产均同比下降,表明这3家公司在净资产规模缩小的情况下较好地控制了负债规模,没有通过总负债的增加来扩大总资产规模。

  EBITDA负债率指标解读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是扣除利息、所得税、折旧、摊销之前的利润,是所有资产营运的总成果。营业成本中含有大量的前期资本性支出补偿项目,如折旧和摊销,这些项目是对前期资本性支出的非现金性补偿,与本期营运成果无关,却从营运收入中扣减而计入营运费用,所以要在净利润中将其加回。EBITDA负债率的计算公式如下:EBITDA负债率=EBITDA/总负债,其中,EBITDA=净利润+所得税+利息+折旧+摊销。20世纪80年代,EBITDA开始被资本市场的投资者们视为评价一个公司偿债能力大小的重要指标。EBITDA负债率非常适合用来评价钢铁、石油等一些前期资本投入巨大、需要在很长的期间内对前期投入进行摊销的行业。

  从表7可知:第一,纽柯、浦项制铁2家国外钢铁上市公司的EBITDA负债率均超过0.2,居前两位,这表明这2家上市公司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较高,同时负债规模偏小,如浦项制铁的资产负债率为24.83%,杻柯为47.97%,明显低于其他上市公司。第二,宝钢股份、鞍钢股份、武钢股份的EBITDA负债率排名进入前5位,表明这3家钢铁上市公司在折旧、摊销的处理上要比其他5家中国钢铁上市公司的力度大,不仅整体盈利水平较高,而且资产负债率也属于中上游水平。第三,美钢联的EBITDA负债率排名明显优于其各项盈利指标排名,这与美钢联的折旧幅度较大相关联。第四,蒂森克虏伯的EBITDA负债率排名垫底,是因为受其盈利状况的影响,更主要是因为其负债规模过大,资产负债率高达90.77%,资产结构不理想。

  中外钢铁上市公司的偿债情况综合评价

  将上市公司偿债能力4项指标(速动比率、流动比率、所有者权益占比、EBITDA负债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后,代入主成分分析模型,依据模型计算结果可知:第一,速动比率、流动比率、所有者权益占比、EBITDA负债率4项指标与偿债能力之间存在着正相关,4项指标权重值从高到低排序依次是EBITDA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所有者权益占比。第二,EBITDA负债率综合权重较高,表明中外钢铁上市公司的EBITDA差异较大,其深层次内涵是中外钢铁企业在处理折旧、摊销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在债务结构上存在差异。第三,流动比率权重值较高,表明在企业收入和利润出现下降、整个行业陷入经营困境的情况下,企业首先要保证自身的现金流需要,以此规避短期债务风险。同时,为了提高短期偿债能力,要控制并缩小流动负债规模,提高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

  从表8可知:第一,偿债状况综合评价数值排名前7名的上市公司中,有5家国外钢铁上市公司,而且美钢联、蒂森克虏伯的偿债状况均好于其盈利状况。这表明国外钢铁上市公司的整体偿债能力要优于中国钢铁上市公司。第二,浦项制铁、纽柯2家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位居前两位,并与其他12家上市公司保持着较明显的领先优势,主要源于这2家上市公司在4项指标中的排名均位居前列。比如,浦项制铁的速动比率、所有者权益占比两项指标均居第1位,其他两项指标均排名第2位。总体来看,这2家上市公司不仅拥有良好的盈利水平,而且债务结构、资产结构均比较合理。第三,宝钢股份、美钢联、鞍钢股份、安赛乐米塔尔、新日铁5家上市公司的偿债状况综合评价数值较为接近,表明这5家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基本接近,宝钢股份、鞍钢股份在偿债能力培育上要领先于其他中国钢铁上市公司。第四,河北钢铁、蒂森克虏伯、华菱钢铁、包钢股份的偿债能力排名后4位,偿债能力综合分值均在110分以下。与蒂森克虏伯相比,河北钢铁、华菱钢铁、包钢股份3家中国钢铁上市公司的4项指标排名均比较靠后,缺少有优势的指标。第五,蒂森克虏伯在速动比率、流动比率两项指标排名中均进入前6名,另外两项指标排名垫底,表明蒂森克虏伯目前虽然资产结构不合理,但由于其在短期偿债能力方面有一定的优势,缓解了其偿债压力。这提示中国钢铁企业在效益下滑时,要格外关注短期偿债能力的培育,重点是优化长期债务与短期债务的合理配比,同步提高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

  

免责声明: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直接决策依据。以上内容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删除处理。
QQ:153405099 电话:13783683896           刘先生

Copyright © 2005 - 2024 中钢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全国咨询/投诉电话:400-700-8508  豫ICP备2021034665号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52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