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现货平台
全国分站导航

中钢网

价格汇总
价格查询
价格走势
价格统计
中钢网新闻中心行业动态国际钢市【行业聚焦】马来西亚钢铁行业是什么样的?

【行业聚焦】马来西亚钢铁行业是什么样的?

分享打印 2017-11-16 08:54 编辑:薇薇     来源: 中国钢研战略所     字体: [大][中][小]    
  一、马来西亚钢铁业发展简史

  1、起步阶段 7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钢铁生产日渐萎缩,亚洲国家钢铁业蓬勃发展,马钢铁工业也随之逐步建立。80年代后期,马政府积极推动工业化项目,钢铁需求量大幅攀升,钢铁项目纷纷上马,钢铁业迅速发展。90年代,日本、中国台湾企业来马投资钢铁厂,马钢铁生产技术和生产能力得到稳步提升。

  2、调整阶段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市场需求锐减,马钢铁业遭遇寒冬。为保护本国钢铁业,马政府对部分进口钢材(扁材)开始征收25%的重税,同时由政府牵头以收购、兼并和关闭等手段对钢铁业进行结构调整和重组。美国“911事件”后,马政府又对扁材产品额外征收30%-50%的进口关税,并对扁材产品实行进口准证制度。受政府政策影响,2002、2003年,马钢铁需求减少,但出口反而增加。

  3、大发展阶段 2004年起,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钢铁市场回暖,马钢铁消费量逐步恢复,马钢铁业进入相对较长的繁荣期。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虽对马钢铁业产生一定影响,但因各国纷纷推出经济刺激计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马钢铁业在2009年中即恢复增长。其后,马政府实行钢铁新政,同WTO和东盟自由贸易协定接轨,放宽贸易保护措施。2010年以来,马钢铁业发展总体态势良好。

  二、马来西亚钢铁行业现状

  1、行业概况

  钢铁业是马重要的基础性产业,目前市值估计达400亿令吉(约合130亿美元),对GDP的贡献度为4%,从业人员15万人。预计到2020年,钢铁业对GDP的贡献度将达到6.5%,从业人员将达22.5万人。从整个东盟地区来看,马是东盟第四大钢铁消费国,也是东盟地区主要的生产国之一。2011年,粗钢产量594万吨,位居东盟十国之首;成品钢产量749万吨,在东盟十国中位列第三。

  2、行业特点

  1.冶炼方式独特。由于马煤炭资源缺乏,马炼铁行业几乎没有高炉,主要采用直接还原法炼铁(即生产直接还原铁,也称“海绵铁”)。炼钢则以废钢和“海绵铁”为原料,用电弧炉炼钢法来炼钢。

  2.钢铁厂规模不大。虽然马钢铁厂数量众多,但是规模普遍不大,除了10家较大型的钢铁厂外,其余均为中小型钢铁厂。

  3.钢铁产能过剩。目前,马钢铁业产能过剩,产能利用率只有47%。其中“海绵铁”和热轧铁产能利用率最高,达73%;长材产品(钢筋、钢盘条和小型钢)产能利用率44%;扁材产品(钢板、冷热轧板)产能利用率仅35.2%。

  4.部分产品严重依赖进口。长期以来,马钢铁成品主要以钢筋和钢盘条等长材为主。近年来,扁材和小型钢产能增加,进口大幅减少。但是,由于生产厂较少,中、重型材和板材产量严重不足,需依赖进口。此外,其他高端钢材,如冷/热轧钢板、镀钢板、无缝钢管等也需从国外进口。

  3、钢铁产量

  2008年金融危机前,马粗钢产量一直保持增长态势。2000-2007年间,年均增长率3.2%,产量由2000年的370万吨增加至2007年的690万吨。2008-2009年,受危机影响需求减弱、产量下降,其后恢复增长,2011年,粗钢产量达594万吨,但仍低于2007年水平。

  与粗钢生产情况相类似,马成品钢产量也保持相同发展趋势,2007年,成品钢产量814万吨,达历史最高点;2008、2009年产量减少,2010年恢复增长。2011年,马成品钢产量749万吨,也低于2007年水平。

  4、钢铁进出口情况

  1.进口 为满足本国钢铁业冶炼、建筑业和制造业的需求,马每年进口6、700万吨各类钢铁,其中包括作为炼钢原料的废铁和马国内无法生产的钢铁产品。根据马海关统计,2012年,马来西亚进口钢铁总量为702万吨,其中从中国进口钢铁123万吨,占比约18%。从产品类别看,2012年,马进口废钢182万吨,主要进口国:美国、南非、新加坡和澳大利亚;其他钢铁成品520万吨,主要进口国:日本、中国和韩国。

  2.出口 随着钢铁业产能的扩张和国外需求的增长,马自2000年起开始向国外出口钢铁,主要有“海绵铁”(直接还原铁)、小方坯和钢盘条等。根据马海关数据显示,2012年,马出口钢铁总量为243万吨,主要出口国:印尼、韩国、中国和新加坡。其中,马向中国出口钢铁20万吨,占其总出口量的8.3%。

  5、钢铁消费量

  进入21世纪以来,马先后启动多项经济发展规划,钢铁需求量总体呈不断增长态势。2011年,马来西亚钢铁表观消费量(=产量+进口-出口)达到823.8万吨;2012年,继续增加至885.2万吨。

  6、钢铁行业政策

  马钢铁行业的政府主管部门为马国际贸易与工业部(MITI),该部负责制定相关产业政策、并根据行业发展需要采取必要措施保护行业发展。目前,钢铁行业政策主要有:

  1.生产执照无条件发放。马政府鼓励本地和外国资本投资钢铁行业(热轧钢条和线材除外),特别对长材和扁材产品生产执照的发放无任何限制。

  2.进口税削减。长材产品最惠国进口税在2009年已减低至10%,2010年降至5%。扁材进口税将分阶段削减,2012年削减至10%-20%,2015年至10%-15%,直到2018年降至0-10%。

  3.部分产品和原材料进口免关税。三类产品享受进口免关税待遇:1)生产面向国外市场的产品所需的进口原材料;2)无法在马本地生产并在本地销售的特定产品;3)生产零关税成品钢所需的进口原材料。

  4.进口准证。对211个税号的长材产品实行进口准证豁免政策。对于冷、热轧钢、钢板和电镀锌板的进口准证,实行自由签发。

  近年来,国外廉价钢铁产品大量涌入导致马本地业者经营压力增加,钢铁厂纷纷促请政府实施贸易保护措施。2012年6月26日,马贸工部对原产于或出口自中国、韩国、印尼、中国台湾和土耳其等国家和地区的钢盘条发起反倾销调查;7月27日,马政府又对原产于或出口自中国台湾的热轧钢卷发起反倾销调查。自2013年2月1日起,马政府取消18个等级钢铁产品的免税进口政策,其后不久停止发放临时进口准证(Temporary Certificate of Approval)。此外,马政府也表示将加大强制性标准执行力度,阻止国外低品质产品进入本地市场。

  7、钢铁行业协会简况

  2010年之前,马来西亚钢铁行业联合会(Malaysia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Federation,简称MISIF)为马唯一的钢铁行业协会,会员企业近150家,包括钢铁行业上、中、下游企业。

  2010年11月,9家处于产业链上游的大型综合钢铁企业宣布退出MISIF,成立新的行业组织──马来西亚钢铁协会(Malaysia Steel Association,简称MSA),以更好地维护上游钢铁企业的权益。MSA的9家会员企业均为马知名度极高的钢铁企业,其在钢铁业总投资额约145亿令吉(约合45亿美元),年粗钢产能超过900万吨,热轧钢产能850万吨;产值占马上游钢铁企业总产值的85%,总雇员人数达10000人。

  目前,MISIF会员总数132家,主要作为中下游钢铁企业代表,向政府反映行业呼声。

  三、中国企业参与马钢铁行业前景展望

  1、马钢铁行业前景

  2010年马政府推行“十五”规划(2011-2015年)和经济转型计划(ETP)以来,马国内需求旺盛,投资活动活跃,诸如高速公路、机场、轻轨等大型基础设施项目陆续上马,汽车制造业、房地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可以预见,2020年之前,马钢铁需求将保持持续增长。此外,周边东盟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自贸区关税的逐步减让,为马钢铁行业充分利用其过剩产能、加大对东盟国家出口创造难得的发展机遇。

  2、中国企业业务开展情况

  1.济南钢铁集团 1993年山东济南钢铁集团在马投资建立济钢(马)钢板有限公司,1996年全面建成投产。该公司以来料加工的形式,由马方合作伙伴负责购买原材料,交由济钢(马)公司轧制板材,收取加工费,成品交由合作伙伴销售,年生产能力70万吨。除供应马本地市场外,也向国际市场出口。

  2.中国首钢集团 2011年底,中国首钢集团和马合作伙伴共同投资综合钢铁厂项目,拟分三期建设一座年产300至350万吨的钢铁厂。其中,一期工程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耗资2.4亿美元,计划于2013年年中竣工,年产70万吨钢铁。第二阶段预计耗资3.3亿美元,完工后年产量将增加至150万吨。

  3、中国企业业务拓展建议

  在中国经济增长放缓、钢铁需求走弱、国内钢铁产能过剩的背景下,中国钢企以马来西亚作为跳板,拓展东盟6亿人口的庞大市场,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提出建议如下:

  1.企业可投资参股或收购马中小型钢企。

  马钢铁企业大多规模较小、技术相对落后,由于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原因,业界垂直整合较少,大规模综合钢铁厂数量有限,马业界也有希望外资来马整合产业链、提高竞争力的呼声。因此,我国有实力的钢铁企业可以提供生产技术、投资参股或直接收购等模式,参与马钢铁企业运营,利用国内相对成熟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生产面向东盟市场的各类产品。此举既可降低产品成本,也可规避马政府的关税或非关税壁垒,实现企业“走出去”战略布局。

  2.企业应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马每年从中国进口钢铁120余万吨,但却以廉价、低端钢铁产品为主。由于中国钢铁产品市场稀缺性有限、质量不高,常常面对倾销指控甚至被取消贸易优惠待遇。要扭转这一局面,中国企业必须以中高端市场需求为导向,改进加工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附加值。

免责声明: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直接决策依据。以上内容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删除处理。
QQ:153405099 电话:13783683896           刘先生

Copyright © 2005 - 2024 中钢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全国咨询/投诉电话:400-700-8508  豫ICP备2021034665号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52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