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现货平台
全国分站导航

中钢网

价格汇总
价格查询
价格走势
价格统计
中钢网新闻中心行业动态国际钢市反思!日本神户制钢数据造假事件的原因、影响及启示

反思!日本神户制钢数据造假事件的原因、影响及启示

分享打印 2017-11-30 08:55 编辑:薇薇     来源: 中国冶金报     字体: [大][中][小]    

导读:11月10日,神户制钢向日本经济产业省制造产业局提供了造假检讨报告。神户制钢表示,质量把关不严,同时将焦点放在逐利上,是公司数据普遍造假的成因。

  11月10日,神户制钢向日本经济产业省制造产业局提供了造假检讨报告。神户制钢表示,质量把关不严,同时将焦点放在逐利上,是公司数据普遍造假的成因。

  自10月份该造假事件被曝光以来,神户制钢股价大跌,更给下游产业带来巨大冲击,“日本制造”也遭受严重的信任危机。神户制钢数据造假背后折射出的是全球性产能过剩、竞争压力不断加剧的背景下,企业责任心的缺失和政府监管存在漏洞等一系列问题。这也给我国钢铁行业乃至整个原材料行业发展带来了警示和思考。

  原因:全球钢铁产能过剩 日本钢企承压

  分析这一事件,笔者认为有其深刻的原因和背景:

  一是全球性钢铁产能过剩问题突出,钢企竞争压力巨大。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钢铁产能利用率长期处于70%左右,低于国际上对产能过剩的评判标准(通常国际上将79%作为评判钢铁产能过剩的标准)。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日本粗钢产量从2008年的1.18亿吨缩减至2009年的8753万吨。尽管日本粗钢产量近几年有所恢复,但产量仍没有达到金融危机爆发前的生产水平。日本粗钢表观消费量近几年也一直维持在7000万吨左右,尚未突破2008年8320万吨的消费水平。

  二是日本钢铁行业外向型特征突出。日本生产的钢材1/3以上用于直接出口,加上汽车、机电等下游产品出口拉动钢材间接出口数量,日本钢材直接出口和间接出口总量将超过50%。随着大量发展中国家纷纷投资建厂,很多国家自有产能替代了部分进口需求,特别是中国、韩国等钢铁行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在实现部分进口替代的同时,进一步抢占全球钢材市场份额,对日本钢材出口造成了很大压力。2013年、2014年和2015年,日本钢材(坯)出口占全球钢材(坯)出口的比例分别为10.3%、9.1%和8.9%,日本钢材(坯)出口占全球出口总量的比例呈下降趋势。

  三是钢企承受巨大的经营压力。作为钢铁下游行业的日本制造业逐步走向衰落,为转嫁自身经营压力,大幅压减原料采购价格,从而使钢铁企业承受巨大的压力。2011年日本铁钢 联盟就曾称,日本钢铁企业已经不能仅仅通过削减成本就可以应对效益的下滑。2014年、2015年和2016年,日本神户制钢负债分别为6509亿日元、7760亿日元和7896亿日元,债务资本占股权资本的比(D/E)分别为0.88倍、1.10倍和1.17倍,负债额和D/E均呈现逐年增长态势,经营压力逐年增大。2016年,日本神户制钢经常性亏损高达191亿日元。

  影响:“日本制造”面临严重的信任危机

  毫无疑问,此次事件之后,神户制钢将面临来自政府的一系列检查。随着违规事件不断曝光,神户制钢将面临严重的经营风险和信任危机。近日,神户制钢承认,其企业客户正在流失。能否重新赢回客户、合作伙伴、投资者以及得到公众信任成为神户制钢未来最重要的任务。

  与此同时,此次事件给神户制钢的下游用户也带来了沉重打击。神户制钢为军工、造船、航空、航天、高铁、汽车等诸多行业提供产品,造假产品影响广泛。

  更为严重的是,此次神户制钢下属企业长期使用同样手法造假,说明众多员工,甚至高层管理人员认同了企业不正当行为,是整个企业的欺诈行为。这一行为并非只有一家所为,而是蔓延到了多个行业部门中的多家业内顶级企业。在神户制钢事件之后,日产汽车的质检丑闻又给日本制造业声誉蒙上了一层新的阴影,已经导致日产汽车工厂被迫停产。日本土地、基础设施及交通部门在对日产汽车工厂展开的调查中发现,未在日产汽车公司内部登记为汽车终检人员的员工在其工厂执行了对汽车的终检工作。随着影响范围的扩大,近日日产汽车方面承认了对“质检造假”事件的指控。数据造假摧毁了“日本制造”所一向标榜的“高品质”形象,信任危机已经是“日本制造”避无可避的事实。

  日本数据造假事件不断发酵,不仅重挫日本制造业,同时也给全球制造业带来巨大冲击。神户制钢在汽车阀门弹簧用线材领域占据了世界上50%的市场份额,即每两辆汽车中就有一辆在使用神户制钢的产品。神户制钢数据造假影响将波及全球制造业。

  反思:神户制钢数据造假事件有何启示?

  此次曝光的神户制钢造假丑闻,暴露出日本政府对企业质量安全监管的缺失。我国正处于倾力打造制造强国的道路上,下游产业向高端化发展,对原材料产品的性能、质量稳定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不做好安全监管,不严把质量关,何谈强大的中国制造?为此,笔者认为,政府对企业质量安全应构建完善的监管体系,既要制定完善的监管制度、明晰的赏罚机制,还要培养一支合格的质量安全监督队伍,并构建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特别是针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产品,质量必须严格控制,决不能让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同时,企业应严抓质量品牌建设。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无视质量,以次充好,难以持久。正如日本神户制钢,虽然通过数据造假一时赢得了市场,但造假事件一经曝光,客户大量流失,信誉严重受损,给企业带来的是近乎毁灭性的打击。我国原材料企业应该从严要求自身,严把质量关,积极打造自身质量品牌。钢铁企业要紧抓我国实现制造强国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加大科技研发力度,为我国轨道交通、核电设施、航空航天等重点领域提供支撑材料,并借助重点工程、重点装备打造一批质量过硬的高端品牌。

  此外,加大对我国新材料的推广和应用力度。此次日本神户制钢数据造假相关产品主要是铜、铝、钢等高端金属材料,属于新材料范畴。我国虽然也具有这些新材料产品的生产能力,但国产新材料产品在下游用户里的推广应用大大受阻。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一是受限于产品应用标准缺失,普遍存在“有材不敢用”的情况;二是上下游产业合作不紧密,延缓了材料从研发到生产再到应用的进程;三是企业自身拓展能力不强,也大大限制了我国新材料的应用推广。为此,我国要积极推动新材料的应用,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快标准制定工作,解决“有材不敢用”的问题;二是加强上下游合作,加快新材料从研发到生产到应用的实施进程;三是提升高性能零部件、动车车轮、轻量化材料等进口替代产品的市场开拓能力。

免责声明: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直接决策依据。以上内容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删除处理。
QQ:153405099 电话:13783683896           刘先生

Copyright © 2005 - 2024 中钢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全国咨询/投诉电话:400-700-8508  豫ICP备2021034665号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52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