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现货平台
全国分站导航

中钢网

价格汇总
价格查询
价格走势
价格统计
中钢网新闻中心国内新闻财经新闻外储二季度料破4万亿美元大关

外储二季度料破4万亿美元大关

分享打印 2014-04-29 08:59 编辑:秀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字体: [大][中][小]    

导读: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主管温彬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外汇储备还处于不断上升阶段,市场对我国外汇储备增长较快表示担忧,希望外汇储备的规模能够减下来。

  中国今年第二季度外汇储备极可能突破4万亿美元大关。

  央行数据显示,3月末,外汇储备余额已达3.95万亿美元,距4万亿美元大关已在咫尺之间。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主管温彬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外汇储备还处于不断上升阶段,市场对我国外汇储备增长较快表示担忧,希望外汇储备的规模能够减下来。

  历史数据显示,2013年3月末,外汇储备余额为3.44万亿美元,2013年年末为3.8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规模一直持续增长。

  温彬表示,外汇储备已超过了上限,由于它的实际收益比较低,市场对如此庞大的外汇储备产生了质疑。温彬称,目前,中国外汇储备以投资美国国债为主,而美国国债长期以来收益水平比较低。其次,从中长期来看,由于美元具有贬值趋势,所以我国持有大量美元计价的资产,也标志着外汇储备在缩水。

  “历史上可能也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积累那么多外汇储备。但是外汇储备究竟多大才是适度,超过一个水平是过度,恐怕也没有客观标准来衡量。”民生银行金融市场部首席经济学家李志强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我国外汇储备总量一直在增长,但这几年的增长速度还是放慢的。

  在李志强看来,外汇储备的增长归根结底是由两方面决定的。其一,贸易当中的相对比较优势来决定汇率的强弱,由此决定汇率走向,从而影响资本的跨境流动。其二,还跟经济增长前景和此前景下投资回报率预期有关。

  温彬认为,外汇储备持续走高,主要原因是国际收支双顺差问题严重。“2013年之后,由于套利热钱短期流入,资本项目顺差开始超过了经常项目的顺差,又形成双顺差的格局。”温彬表示,今年一季度,仍然是持续了资本项目的顺差比例远超于经常项目两三倍,外汇储备还是不断上升。

  对于外汇储备是否可控,市场人士持不同观点。

  李志强表示,从货币政策的角度来看,更多的可能是被动接受外汇储备增长的现实,货币政策可能会起到微调的作用。

  温彬则持较为乐观的态度,他认为目前控制外汇储备增长的手段在于调整存量,控制增量。对于调整存量,他建议在投资币种方面进行调节,增加黄金储备;把部分外汇储备交给中投这样的主权基金,尽可能增加外汇储备的增值和保值。另外,外管局可委托国家开发银行和商业银行,将外汇储备资产专门用于委托贷款,由国家开发银行和商业银行提供给需要外汇贷款的企业,用外汇提供委托贷款。他还表示,除了存量,也要控制住增量,保持国际收支平衡,避免出现双顺差局面。

  市场普遍预测,人民币贬值以后,逐渐起到了抑制热钱和短期资本流入的作用。在未来几年内我国外汇储备增量将放缓,甚至可出现逆差。

  “我相信在二季度以后,热钱和短期资本的流入抑制效果会明显变化,经常项目也在收缩,资本项目也会收缩,甚至不排除资本项目会出现逆差的情况。这种情况就会控制外汇储备进一步攀升的局面。”温彬说。

  而李志强也认为,目前境外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忧虑开始加重,中国经济贸易的比较优势也正在渐渐削弱,随着前期的整体资产价格的上升,投资回报率相对于其他经济体也在下降,更大的可能性是外汇储备显著放慢,甚至出现波动情况。

免责声明: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直接决策依据。以上内容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删除处理。
QQ:153405099 电话:13783683896           刘先生

现货资源

品名规格材质厂家地区仓库价格 现货
螺纹钢12-32HRB400E长治市创发商贸有限公司首钢长钢(首钢长钢)0 详情
热轧卷板15.50×1500Q235B宁夏祥合明贸易有限公司包钢(银川市西夏区)0 详情
普碳中板14Q235B唐山沐翌供应链有限公司唐钢(金秋港)0 详情
低合金板50*3000*12000Q355NEZ25舞钢市浩瀚金属材料贸易有限公司舞钢(精钢)0 详情
无缝管12*220#山东东银金属材料有限公司聊城精密(东银库)5700 详情
圆钢4045#任丘市琨淼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唐山(燕山市场四号路)0 详情
热轧卷11.8*1500*C510L上海宏微钢铁贸易有限公司日照(兴晟3号库)3630 详情
高线6、8、10300E兰州清琦物资有限公司酒钢宁钢兰鑫(厂发库提)0 详情

Copyright © 2005 - 2024 中钢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全国咨询/投诉电话:400-700-8508  豫ICP备2021034665号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52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