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近年来国际石油巨头的投资行动(下)
竞合的结果是“双赢”
对话嘉宾: 茅于轼 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 理事长 何曼青 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跨国公司研究中心 研究部主任 朱兴珊 能源研究所 博士 朱建军 中国石油集团经济和信息研究中心经济室 副主任 韩 戎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 项目主任 WTO带来契机 记者:在中国加入WTO之后,跨国公司尤其是国际石油巨头加大了在中国的投资力度。我们应如何看待这个“提速”,他们的投资方向存在着什么样的变化? 朱兴珊:入世是很重要的因素,入世是东风,国际巨头看好投资中国的前景。尤其是“9?11事件”加重了中国市场对国际资本的避风港因素。不过,在这些投资中,合资项目比较多。我认为,当外商独资的比例超过合资时,才说明这个行业投资开发程度较高,但是目前,石油石化行业开发程度还是较小。 何曼青:国际资本在中国的投资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大约在7成以上。突出的一点是近期IT业投资增幅较大,另外化工业的投资增长也较快,去年上升40%。 从产业结构上看,外资在中国的投资变化是很大的:上世纪80年代初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到了90年代开始转向资本密集型,而在90年代末,则开始加大对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投资,尤其是抢占服务行业。 记者:这些变化反映出国际资本什么样的战略调整和意图? 何曼青:现在国际资本的调整应该说还是一般性的调整,对于长期不赢利或者微利的行业加以出售、撤资。目前国际资本逐渐集中到制造业和服务业上来,表现在加大对原材料的投资,比如石油石化业;同时进入高端服务行业,像金融、会计、咨询等附加值空间很大的行业。中国服务业水平比较落后,市场潜力很大,足以吸引国际资本的投入。
善弈者造势 记者:的确,WTO对于国际巨头来说是一个良好的投资调整契机。我们发现很多公司,像壳牌、埃克森美孚、嘉实多等、他们投资选择的重点往往在开采和石化产品上,您如何看待? 朱建军:选择这些环节只是这些公司在中国长期经营的结果。最初,我们国家对外资在石化投资领域的限制较严,所以这些公司实际上也没有挣太多的钱。现在中国政府已经明确了对外开放的步骤,所以提前布局成了巨头们的必然选择。 韩戎:我认为,这些巨头想把他们在国外成功的模式“克隆”到中国来。举个例子,雪佛龙公司的强项在勘探开采,而壳牌的强项在石化,现在这两个公司在中国都不约而同地进入了行业的两端。我觉得这个进入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给别人的想法就是在整合产业链。在占领了市场两端以后,我想他们会向中游延伸,比如说在管道、储运领域慢慢渗透。 记者:不过,我国还未完全放开一些投资领域,比如零售和批发环节,那么国际资本会如何在这个政策缓冲期间布局? 韩戎:国外公司的通常作法是延长战略实施时间。他们一旦确定了要进入中国市场,可以忍受在三五年内不挣钱,而凭借自身巨大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先占领市场。一旦把这块市场占牢了,他们会通过这个市场据点往外发散,最终形成一个网络,到那时再赚取巨大的利润。
中国公司直面竞争 记者:国际巨头具有整体性竞争优势,他们在中国的投资必然会带来国际级竞争,那么竞争会在哪些环节展开? 何曼青: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越来越系统化,研发、生产、设计、投放一体化进行,加强产业的辐射性控制。在石油石化行业,主要体现在资金、经验(尤其是在运营和管理)、技术上。我国的石油石化公司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整体运营水平还是很低。不过这些巨头真正的竞争对手还不是中国的石油石化公司,而是与它们一起来到中国的外国石油公司。因为它们之间要抢夺中国的市场。 记者:我们发现很多公司,像壳牌、埃克森美孚等,他们与中国公司进行竞争的方式是采取项目合作,将来这些公司会不会独立运作一些项目,中国公司又将如何应对? 朱兴珊:当然会出现外国公司“单飞”的情况,但是国际巨头选择不选择“单飞”,不仅仅是基于政策的限制。即使政策允许,它们也会与中国公司进行合作。 这种竞争是很复杂的,一些中国公司老是想如果中国不加入WTO该多好,害怕引入竞争,忽略了自身的优势。其实外国公司对中国公司也不敢小视,它们认为中国人是很务实的。中海油不就是在与国际巨头的合作中,边学习边发展,成为具有世界竞争力的公司的吗?中国公司应该融入到全球的竞争中去,在竞争中发展。 韩戎:“老外”也很熟悉中国国情,国外公司进入中国,首先“收购”的是人才。现在,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化无一例外地遇到了人才流失的问题。跨国公司往往在整合产业链的同时收购人才,实现本土化。 国际级的竞争肯定会发生,但是我持乐观态度。当三大公司在竞争中真正成为“三强公司”的时候,我想再讨论这个问题就没有多大意义了。 国际化下的本土化 记者:现在中国几个重要的石油公司都纷纷走出国门,参与全球竞争。中国公司在走向全球化的过程中应该作好哪些准备? 茅子轼:中国融入世界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可以促进自身的发展。当然,参与国际竞争要建立一定的市场保证体系,比如石油期货就十分重要,短期期货可以在运输过程中规避价格风险。目前我们还没有有效利用这些市场工具,但最关键的是要引进人才,尤其是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人才,加强人才梯队的建设。 朱兴珊:中国石油石化业公司要提高竞争力,就要融入到全球的竞争中。中国公司竞争力之所以不强,关键还是人力资源有所欠缺,所以我们要改善用人机制,引入具有国际化背景的人才。同时,中国三大公司应加强长期规划,积极走出去。另外,政府也要加大外交上的支持力度,比如驻外使馆可以驻派石油秘书等专管人员。 记者:国际石油巨头虽然财大气粗,但是他们也要对投资项目作出资金准备。目前一些外资公司看好中国资本市场,提出了上市要求。如果中外合资公司要求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市的话,会不会被接纳,国际资本能否实现本土化? 朱建军:实际上国际石油巨头在中国项目上并不缺少资金,但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市会对其中国战略有很大帮助,这也是它们实现本土化的一种努力。跨国公司的本土化能力很强,什么是本土化,本土化就是竞争国际化。现在中国上市公司的质量如何?如果这些经营得不错的外资公司或合资公司能够实现上市,将会改变我们资本市场的构成。 韩戎:化工板块历来是黑马层出不穷的地方。对于企业其来说,如果谋求更大发展,它肯定会把上市作为重点。但这些巨头有所不同,第一它不愁资金;第二它有全球范围的利润支撑。作为一个外资企业,是否在中国上市还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不过一旦中国出台了相关政策,只要企业达到上市标准,就可以上市,国外公司应该完全享受“国民待遇”。监管:政府面临的命题 记者:政府具有监管市场的职责,保证游戏规则的通畅,但在我国还未完全放开的加油站投资领域,一些外国公司,比如嘉实多、BP和壳牌等都通过各种方式建立了一些加油站,这是否意味着他们有效地规避了中国的监管政策,那么中国政府该如何发挥监管职能? 朱建军:据我了解的情况,一些跨国公司是通过策略投资中国几个重要的石油公司,获得了市场准入许可。这些公司还是会沿着中国的政策边缘继续进行。中国政府要发挥监管职能,首先就要转变自身职能,从市场游戏的参与者转变为监管者。 何曼青: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之中,制度建设相对滞后,所以政府应变被动为主动,加强预见性管理和规划建设。但是还有一点,中国政府也应完善国内的投资法律、法规,保持与WTO的接轨。跨国公司在中国一般会遵守相应的规定,按照游戏规则进行,那么中国公司也应按照规则进行竞争。 作者:范刚强 初福君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
现货资源
品名 | 规格 | 材质 | 厂家 | 地区仓库 | 价格 | 现货 |
---|---|---|---|---|---|---|
螺纹钢 | 12-32 | HRB400E | 长治市创发商贸有限公司 | 首钢长钢(首钢长钢) | 0 | 详情 |
热轧卷板 | 15.50×1500 | Q235B | 宁夏祥合明贸易有限公司 | 包钢(银川市西夏区) | 0 | 详情 |
普碳中板 | 14 | Q235B | 唐山沐翌供应链有限公司 | 唐钢(金秋港) | 0 | 详情 |
低合金板 | 8-400 | Q355B | 舞钢市盛隆物资有限公司 | 舞钢(本库) | 4700 | 详情 |
无缝管 | 12*2 | 20# | 山东东银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 聊城精密(东银库) | 5700 | 详情 |
圆钢 | 12 | HPB300 | 新疆硕丰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 昆仑(乌鲁木齐中心库-钢厂) | 0 | 详情 |
热轧卷 | 3.0*1800*C | Q235B | 上海盛钢联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 万钢(泉安/长和隆) | 0 | 详情 |
高线 | Φ20*C | Q355D | 上海北铭高强度钢材有限公司 | 韶钢(川流富锦库) | 5540 | 详情 |
相关新闻
推荐文章
-
建材预测:跌势不止,今日钢价怎么走?
多地相出下调首付比例等利多地产政策,但新房销售额提升仍不明显,地产政策对钢材需求提振需进一步观察,目前为钢材传统需求淡季,宏观暂无重大利好。
-
亏损加剧!同比少2.5万亿!钢价又要反复?
特别关注央行:前五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1.14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8891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增加8598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
-
建材预测:累降50!钢价来回拉扯!下周走势如何?
本周20mmHRB400E螺纹钢全国均价3691元/吨跌30,美联储降息预期延迟,国内宏观暂无明显向上推动;产业端建材库存增加、表需下降,基本面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