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现货平台
全国分站导航

中钢网

价格汇总
价格查询
价格走势
价格统计

央行三枪瞄准房价

分享打印 2010-05-04 15:00 编辑:豫言     来源: 21世纪网     字体: [大][中][小]    

  2010年以来,央行“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如向股市和楼市开了“三枪”,央行又搞了一次“精准射击”。目前三次调整,基本上是围绕着房市和投资泡沫及热钱,首先是配合最近密集出台的房地产的调控政策。其次是收紧流动性。最后是宏观基调比较大幅度的调整。尤其是在目前政策调控非常时期提高比例,目的是瞄准房市。当银行开始收紧二套房贷、限制三套购房,这直接影响到3千到4千亿的资金 ,也就是房贷收缩的那个量。所以央行以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方式来回收多余的流动性。从政策收紧的时间上来说是房地产政策的宏观配套。

  第一次是在2010年1月12日晚上19:00宣布,具体情况是: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0年1月18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为增强支农资金实力,支持春耕备耕,农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机构暂不上调。 2010年1月12日晚上19:00央行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之后,第二天也就是1月13日,上证指数暴跌101个点,跌幅超过3%,为3.09%。

  第二次是在2月12日晚上18:00左右宣布,具体情况是: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0年2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为加大对“三农”和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农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机构暂不上调。

  2010年2月12日晚上18:00左右央行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之后,由于后面是春节假期,但在之后的首个交易日,也就是2月22日,在经过10多天时间的消化,上证指数还是下跌14个点,跌幅为0.49%。第三次是2010年5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0年5月1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暂不上调。

  此前,有人认为,市场普遍预测二季度加息以防控通货膨胀,但是最近并没有通胀产生,等于告诉大家二季度不会加息。存款准备金率是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通常是指中央银行强制要求商业银行按照存款的一定比率保留流动性。这是央行今年第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后,大中型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7%的高点。可以表明,央行年内第三次上调准备金率,是货币政策向常态的进一步回归。一方面体现出央行对当前流动性过于充裕的担忧,另一方面则意在加强对通胀风险的管理。

  此次是央行年内第三次上调存储准备金率,调整完后存款准备金率为17.00%。三调利率,股市影响几何?结果沪深股市引发新年首波剧烈震荡,深成指跌2.73%,沪指跌3.09%,沪深300大盘跌3.22%,股市突遭暴风雨袭击。直接导火索显然是央行突然宣布“从下周一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金融板块平均跌幅超过5个百分点,充当杀跌领头羊就系直接证据。

  有消息称,鉴于中国经济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地位日益上升,中国央行今天的这一决定会给出了哪些暗示呢?暗示一,中国央行继续选择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这一工具来回收流动性,表明央行依然倾向于维持利率不变,即使经济可能出现过热迹象。暗示二,虽然中国央行今天的决定主要目的是为了抑制流动性,但可能令市场上对中国方面可能先让人民币升值、再调高利率的预期升温,因为目前看来中国不可能同时使用这两种调控工具。

  暗示三,离岸市场对人民币的升值预期可能升温。根据上周五人民币离岸远期合约,人民币兑美元可能在未来12个月内升值3.23%。暗示四、中国金融市场需要等到周二才开始一周的交易。当周二开盘之后,中国股市将承压,因为上调存款贮备金率的决定表明中国当局控制资产泡沫和通胀的决定。中国主要股指4月份重挫7.7%,其中银行和地产股跌幅最大,这也是受中国出台一系列房产市场调控政策影响所致。暗示五,香港股市也可能受到中国央行这一行动的打压。

  暗示六,中国国内债券市场可能遭受央行这一意外举措的打击。因为此前许多人认为,中国央行将通过常规的公开市场操作来收紧流动性。尽管预期央行可能推迟升息,但中国国债的收益率可能会走高。暗示七,对于商品和能源市场而言,中国的这一决定可能令这两个市场紧张不安呢。希腊债务危机将增加这两个市场的不确定性。其实,“三次|突然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意欲何为?表面上看,是属于央行对货币政策调整的正常现象和收回市场上剩余过多的流动资金,而真正目的是瞄准房价,通过金融政策调控楼市,达到抑制房价上涨过快的现象,同时挤压房地产泡沫。

  当然,央行再调存款准备金率一是为收缩市场流动性,应对经济过热,符合政策预期。这是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从“过度宽松”到“适度宽松”调整的一个步骤。2010年一季度我国金融机构新增外汇占款7478亿元,远远超出同期国家外汇储备增加额。这说明热钱流入规模加大。此次央行再调存款准备金率的针对性很强,主要就是为了收紧市场流动性。

  此外,目前加息的时机尚不成熟,短期内加息的可能性较小。当前尚未达到加息的临界点,因为决定是否加息的要素CPI涨幅尚未出现明显的走高态势。另外,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同时上调,可能将会对资本流入带来更大的压力。在当前这样一个房市、股市都处在一个“混沌”的时期,加息的可能性不大。况且加息还需考虑物价、资产价格和人民币升值等多重因素的。

  现在是2010年以来的第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上证指数将如何做出反应呢?有人认为,上证指数很有可能迎来更大的跌幅,不排除直接跌破2800点。理由是上周三,央行在发布《2009年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报告》指出,由于不同经济体之间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时间及力度呈现较大差别,2010年金融市场将可能有较大幅度的震荡波动;同时,金融市场融资规模将继续扩大,其中包括银行类金融机构、多层次资本市场以及金融工具等融资途径。

  央行同时强调,应正确把握调控金融市场的方向、节奏和力度,使其发展适应经济发展的水平、宏观调控的要求、市场发育的程度和金融监管的能力,避免金融市场出现大起大落。央行之所以如此表态,表示其对对宏观调控将造成金融市场大幅波动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也暗示更激烈的调整政策或者直接说是利空影响还在后面,央行收紧货币的意图已经非常明显。

  五一小长假的前一天,楼市新政“国十条”的政策靴子终于在北京落地。4月30日,北京市出台了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十一条细则,业界称其为“京十一条”。尤其是其中最重要的两条:其一是同一购房家庭只能新购买一套商品住房;其二是第三套房贷款和非北京居民的住房贷款被严格叫停。新“国十条”被称为近年来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而“京十一条”则是将新“国十条”中的选择性政策全部从严执行,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可以预期,其他一线城市或将纷纷效仿北京的做法,楼市新一轮血雨腥风即将掀起!这也将给上证指数带来更大的压力。

  2010年4月29日有消息,28日广州三地王被收回,天河绢麻厂恒大“地王”被收回,2008年初出让,开发商以41亿元拍下,楼面地价高达13016元/平方米;没收出让金1.3亿元。鸿荣源金沙洲b3702a06地块被收回,2007年出让,开发商以21亿元拿下,楼面地价高达7935元/平方米;没收出让金4亿元。合生创展番禺中心城区南区一地块被收回,007年出让;被罚2170万元。就在楼市进入调整期、中央拉开一系列调控措施序幕的当下,70.5亿元,天津新地王诞生。4月28日,富力地产在天津津南区咸水沽拿下一宗面积为128.92万平方米的地块。据测算,富力地产新拿下地块楼面地价为2350元/平方米。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房地产市场会带一定的影响。因为前期国家相继出台的一系列楼市调控政策的效果已经显现,未来房地产市场可能会出现一定“降温”。但这和央行的新举措关系不大,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预示着国家收紧了放贷的阀门,但这只是一种微调。央行此举旨在抑制过热的资产价格,防止资产价格泡沫化。

  我国宽松的货币政策还是没有改变的,其中房地产贷款是银行贷款非常重要的部分,银行不可能会将信贷收得非常紧。并且购房需求目前还是比较旺盛,而开发商们也是不差钱,信贷资金并不缺乏。但是,在楼市重拳之后再度调整准备金率,将会加剧对楼市的负面影响,增强楼市下行趋势的预期。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RRR,即RMBDeposit-reserveRatio,全称为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是限制金融机构信贷扩张和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资金。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的总额的比率。这一部分是一个风险准备金,是不能够用于发放贷款的。这个比例越高,执行的紧缩政策力度越大。

  存款准备金率变动对商业银行的作用过程如下: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可提供放款及创造信用的能力就下降。因为准备金率提高,货币乘数就变小,从而降低了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创造信用、扩大信用规模的能力,其结果是社会的银根偏紧,货币供应量减少,利息率提高,投资及社会支出都相应缩减。反之,亦然。打比方说,如果存款准备金率为16%,就意味着金融机构每吸收100万元存款,要向央行缴存16万元的存款准备金,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为84万元。倘若将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到17%,那么金融机构的可贷资金将减少到83万元。

免责声明: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直接决策依据。以上内容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删除处理。
QQ:153405099 电话:13783683896           刘先生

Copyright © 2005 - 2024 中钢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全国咨询/投诉电话:400-700-8508  豫ICP备2021034665号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52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