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开局钢价上涨有底气!看点在哪?
当前这些乐观预期后续能否兑现,应该是近期钢价能否持续上涨的核心所在。把热情和梦想暂搁一边,我们不妨从数据细节来理性地探讨几个焦点问题,看看这些预期兑现的困难和概率。
一、节后库存增长到底有没有压力?
就同口径库存数据,今年春节后第一周的社会库存增幅创历史之最,绝对量仅比去年峰值水平低35万吨。其中,线材社会库存甚至比去年峰值水平还高近30万吨;部分地区如华东、华南螺纹钢社会库存比去年峰值高出23-28万吨不等,广州高出27万吨,上海高出11万吨,武汉高3万吨,成都、沈阳基本与去年峰值持平(注意,比的都是都是去年峰值)。
螺纹钢钢厂库存虽然仍低于去年节后第一周水平,但上升很快,增了135万吨(去年节后第一周增了76万吨)。螺纹钢厂库加社库总计1193万吨,较去年节后第一周高128万吨,较去年峰值1212万吨仅低19万吨;线材总库存385万吨,较去年峰值368万吨已高了17万吨;螺纹钢和线材(统称建筑钢材)的总库存1578万吨,较去年峰值1570万吨高8万吨,较去年节后第一周高198万吨!有不少人并不认可这个库存数据超预期,认为库存压力并不似数据显示的那样大,原因是去年中频炉产出有很大一部分在表外形成了库存,今年转到表内了。
那换个角度看,没有中频炉表外影响的板材库存节后水平也都超了去年同期:节后第一周,热轧总库存374万吨,高于去年节后第一周14万吨;中厚板总库存221万吨,高于去年节后21万吨;冷轧板卷总库存171万吨,高于去年3万吨……无论是否有表外影响,当前各品种库存均明显高于去年节后同期水平却是不争的事实。
二、建筑钢材表外库存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回到表外建筑钢材库存这个点,去年表外的库存量到底有多大?可以算一算。过去2年跟踪统计的中频炉样本企业建筑钢材能力4千多万吨,实际能力应该在1.2亿吨左右(按全部中频炉8成生产建筑钢材),亦即表外建筑钢材能力8千万吨左右,按照2016年全年平均产能利用率50%测算产量4千万吨左右,差不多每天11万吨的产量(调研小组的测算是10万吨左右),假设2017年2-3月份也按照50%的产能利用率计算(事实上当时跟踪的样本产能利用率水平不到30%,一些重点区域如四川、江苏、辽宁等地中频炉早就停了),假设春节假期间15天时间(实际上可能没这么长)都没有需求,产出全部变成了库存,那么节后的建筑钢材表外库存也就165万吨左右,而今年节后库存已超过去年节后近200万吨,显然,即便考虑表外转表内因素,当前建筑钢材库存压力也已经超过去年同期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前述重点省份区域,在2016年四季度就开始重点打击中频炉,到2017年2、3月份基本都已停产,因此基本也不存在中频炉表外效应的影响,这些区域的库存如创新高则意味着压力更大。(顺便提一下,中频炉表外效应去年6月份后达到最大,去年四季度钢价快速创新高,核心逻辑就是这个表外效应叠加取暖季的结果。但需明白的是,这个表外效应正不断趋于消失)
三、后期供应端到底有没有弹性?
节后库存快速增长仅仅还是当前压力,如果时间周期拉得更长一点,我们再往后看,随着采暖季结束,国内高炉产能利用率回升空间还是挺大的(受取暖季限产的影响,调研高炉样本产能利用率大样本数据同比去年低了至少6个百分点,163家样本高炉产能利用率平均低了10个百分点),叠加短流程产出积极性提高(因为价格上涨利润快速扩张),供应的压力应该会只增不减。
有观点认为,由于环保工作是三大攻坚战之一,取暖季结束后,今年环保应急限产的力度不会放松,对产出端的影响比去年要大。毫无疑问,今年环保工作各方面力度一定会加大,据说还要出新的文件,升级行业排放标准。但有一点必须清楚,环保工作的目的是减排和环境改善,目的并不是要减少工业产量,环保工作并不等同于限产减产。监管部门应该已经注意到去年一刀切做法带给环保达标企业的误伤,今年在针对企业的限产方面,一定会加大分类指导,污染严重的企业坚决关门,达标企业则可以不受影响。
事实上,去年采暖季唐山11月份就已经开始试行红黄绿的分级管理,结果减排效果比一刀切更好。因此,环保限产政策对供应端的边际影响,随着时间推移,跟中频炉表外效应一样,应该会越来越小。今年唐山已公布了非采暖季的常规错峰生产措施,明确要压降900多万吨产量,有观点据此认为今年对钢铁产出的影响力度会更大,但换个角度想,如果常规错峰措施到位,空气质量好了,去年那些应急限产今年不也就会少了嘛。(顺便提醒一下,行业企业必须对环保工作标准要求的不断升级要有预期,主动升级改造环保设备。)
另有观点认为,2018年去产能工作还将继续深入推进,这必然进一步影响到部分在产产能,因此对供应端的影响会进一步加剧,但情况可能不一定这样。就官方公告的去产能计划完成情况,过去两年已完成1.15亿吨,还有2500万吨需要去化。而据统计,去年已经关停的近2000万吨产能,并没有计算在完成的5000万吨里面;同时,长期跟踪统计的产能中,还有4000万吨的僵尸产能,其中至少有1000万吨是小高炉,属于无效产能或低效产能。这样算下来,后期去产能计划的完成,应该并不需要减少在产产能,不仅如此,甚至还能通过减量置换,盘活部分僵尸能力。主管部门最新披露的信息显示,继过去两年淘汰后产能、不合规产能,取缔非法产能之后,2018年钢铁去产能工作重点将主要聚焦于无效或低效产能上。
综上,供应端的弹性,无论从短期还是中长期来看,应该都是比较大的。
四、需求端到底会不会起来更快,后期库存去化更快?
因为今年春节相对较晚,当前市场普遍预期,节后需求会比去年来得快。坦率地说,这个可能性是比较大的,就的库存历史数据来看,2015年(春节也是比较晚,节后上班是2月27日)库存峰值就出现在第二周,只有两周的累库时间。同时,由于今年节前部分钢厂超卖,短期钢厂厂库累积的速度会比较慢,社库快速堆积的持续性会有影响。另外,节后上班,统计同口径成交量数据略高于去年同期……这些都是当前的利好态势,但后面到底会怎么样,谁也说不好啊。考虑房地产调控、宏观去杠杆等各方面因素,需求面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似乎看不到比去年更好的理由;供应端如果产能利用率快速提升,钢厂库存起来也是很快的。
以上也都是基于细节数据的逻辑推演。需求到底会不会好,供应端的弹性大不大,最终还是需要数据来验证,需要我们持续密切跟踪市场和产业数据。
那么,业者应该跟踪哪些数据指标呢?
首先,库存作为基本面核心指标已成为市场各方共识,必须要跟踪和验证。本周数据基本符合预期,估计对市场的影响不大,但下周的库存数据出来,如果还是增加的,那一直期待需求恢复的梦想可能就要集体坍塌了;如果下周数据出来验证了需求恢复,库存开始下降,则需要进一步观察库存下降的力度和后期持续性,来判断是否会形成持续的上行动力。
除此之外,建议重点跟踪库存的先行指标,譬如产能利用率、钢厂出库量和市场成交量。就去年春节上班后市场的表现而言,正是螺纹钢产能利用率的持续上升和成交量的持续偏低,最终导致了预期的改变,以及价格的暴跌。关注数据的朋友,不妨可以去看一下。
涨价应该是好事情,尤其对于钢厂和贸易商而言,但也不能仅凭热情和梦想。市场变数很多,业者需要理性,避免盲目追高。
在我看来,价格创新高的前提条件应该是市场仍然存在供不应求的大逻辑。2018年这类逻辑还在么?
现货资源
品名 | 规格 | 材质 | 厂家 | 地区仓库 | 价格 | 现货 |
---|---|---|---|---|---|---|
螺纹钢 | 12-32 | HRB400E | 长治市创发商贸有限公司 | 首钢长钢(首钢长钢) | 0 | 详情 |
热轧卷板 | 15.50×1500 | Q235B | 宁夏祥合明贸易有限公司 | 包钢(银川市西夏区) | 0 | 详情 |
普碳中板 | 14 | Q235B | 唐山沐翌供应链有限公司 | 唐钢(金秋港) | 0 | 详情 |
低合金板 | 90 | Q345B | 舞钢市跃翔工贸有限公司 | 舞钢(润德仓储) | 0 | 详情 |
无缝管 | 12*2 | 20# | 山东东银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 聊城精密(东银库) | 5700 | 详情 |
圆钢 | 12 | HPB300 | 新疆硕丰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 昆仑(乌鲁木齐中心库-钢厂) | 0 | 详情 |
热轧卷 | 3.0*1800*C | Q235B | 上海盛钢联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 万钢(泉安/长和隆) | 0 | 详情 |
高线 | 6、8、10 | 300E | 兰州清琦物资有限公司 | 酒钢宁钢兰鑫(厂发库提) | 0 | 详情 |
相关新闻
推荐文章
-
[库存看市场]库存开始回落,钢价震荡趋高资讯
本周(2月27日—3月3日),钢材指数收在4570元 吨,周环比持平。资讯监测的数据显示,截止2月24日,全国69个主要市场25mm规格三级螺纹钢平均价格为4467元 吨,周环比下跌1元 吨;高线HPB300φ6 5mm为4693元 吨,周环比下跌3元 吨。
-
[库存看市场]库存拐点显现,钢价冲高整理资讯
本周(2月20日—2月24日),钢材指数收在4570元 吨,周环比上涨90元。资讯监测的数据显示,截止2月24日,全国69个主要市场25mm规格三级螺纹钢平均价格为4468元 吨,周环比上涨62元 吨;高线HPB300φ6 5mm为4696元 吨,周环比上涨60元 吨。
-
环保督查今启动,市场仍需谨慎观望
受此影响,现货钢价连续上涨,市场成交出现放量,钢市情绪得到提振。不过,由于价格拉涨过快,市场也存有一定的恐高心态,对市场回调的担忧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