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中的资源开发问题研究
分享打印 2002-04-10 00:00 编辑:系统管理员
来源: 字体:
[大][中][小]
摘要:西部地区拥有十分丰富的资源,发挥西部的资源优势,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是西部大开发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如何认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入手,提出了西部地区资源开发可供选择的产业流动模式和主导产业带动模式,并对资源开发项目的决策及相关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西部地区是我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我国天然气、煤炭、有色金属等主要矿产的富集地。据统计,我国主要矿产资源多分布在巫山―秦岭―太行山―燕山成矿带附近的四川、青海、新疆、陕西等省区。西部各省区的“自然资源综合优势度”、“自然资源总丰度”等各项经济指标,均排在全国前十五位。从人均拥有资源量上看,西部地区也是全国平均水平的好几倍。如西藏、青海人均拥有资源量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75倍和2.15倍。如何认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仍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正确认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 (一)优势是可以转化的 西部地区不少地方政府在确定区域主导产业时,往往首先想到历史上曾生产过的名优特产,地方领导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其作为主导产业而加以扶持、培育。不可否认,不少传统的生产项目体现了当地的资源优势,但也有相当数量的传统名优特产在现有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已失去了昔日的风采。其实历史上有些地方性产品,虽然在周围久负盛名,但在全国或更大范围内排不上名次。多是在交通不便的条件下,为满足当地多方面的需要,而不得不在次适宜区或可种植区生产的产品。一旦交通条件改善、商品经济发展起来之后,最适宜区的生产迅速发展,其产品对市场覆盖面逐渐扩大,次适宜区和可种植区的产品在竞争中便处于明显的劣势。陕南秦巴山区的柑桔、桐油、晒烟、棉花即属于此例。 交通和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变虽然会给某些传统的生产项目以打击,有时也给一些经济项目以发展机遇。如位于秦岭南坡的陕西省柞水县,与西安的直线距离只有60多公里。该县西北部山区多数地方海拔在2000米以上,盛夏气温比西安低10℃以上。加上森林密布、遮天蔽日、碧水清泉、奇峰叠嶂,更有珍禽异兽出没于山水之间,这是很有开发价值的自然旅游资源。但目前柞水县与西安的交通联系要绕道宁陕县广货街,距离长达144公里。随着西(安)(安)康铁路和西(安)柞(水)二级公路的建成通车,与西安的距离将缩短为71公里,将成为秦岭南坡距离西安最近的县,这对于柞水县投资环境的改善、资源及加工产品的运输、城市的扩张和旅游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在“柞水县经济发展规划研究”课题的研究报告中建议,柞水县应确立“大郊区”发展战略,以充分发挥该县的区位和资源优势,有计划地把该县西北部的自然风景区建成西安远郊、秦岭南坡最大的自然景观旅游区。 (二)在较大范围内比较是否拥有资源优势 有些区域在某一范围之内是生产某种产品的最适宜区,但在全国不一定是最佳生产区,其产品在全国不一定有竞争力,若将其作为优势资源进行开发,有可能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陕南秦巴山区生产柑桔的历史悠久,唐朝时曾是贡品,历史上一向远销关中和西北各地。其生产柑桔的气候条件在西北地区可以说是得天独厚。但若在全国范围内比较,陕南只是生产柑桔的次适宜区,除日照和大于等于12.5℃的气温能满足柑桔生长需要外,其它如降水、最低绝对气温等气候条件都只能满足柑桔生产需求的最低限。由于自然条件较差,致使单产低,质量差,生产成本也相对较高。历史上陕南之所以能发展柑桔生产,主要是陕南距关中、西北市场近,在当时交通不便、运费较高的情况下,关中、西北地区从陕南运柑桔的费用比从四川、湖南等主产区低得多,陕南柑桔正是借助这种优势发展起来的。近年来四川、湖南、江西等柑桔适宜区大规模建设柑桔园,其生产条件远优于陕南,其单产高、成本低、质量佳,一旦大面积投产,陕南柑桔将难以与之竞争。陕南茶叶的发展也与之类似。 (三)树立新的资源现 土地、能源、矿产等天赋资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西部地区有丰富的蕴藏,理当有效利用。然而,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发达地区在生产过程中将大规模地应用新技术,形成知识密集型企业,这将大大降低自然资源在投入要素中的比重,软化自然资源的约束。一方面新材料工程的发展,使一些传统生产所需金属物质材料可用人工合成材料来代替;另一方面新能源的发现和使用也会大大节省不能再生的有限能源。因此,发达地区将大大减少对初级产品的需求,从而使欠发达地区作为主要产品的自然资源及其初级产品价格下跌,使拥有丰富天然资源的欠发达地区在经济上失去了一大优势。与此同时,品牌、商标、专利、市场网络、信息、创新环境等后天获得性资源与创新人才的作用与日俱增。因此,西部地区在推进物质资源开发的同时,要把人力资源与软资源的培育,摆在更重要的位置。 二、合理选择资源开发模式 西部地区可供选择的资源开发模式主要有两种:产业滚动模式和主导产业带动模式。 (一)产业滚动模式 由于西部多数地区经济基础薄弱,资金短缺,开发初期启动相当困难。为迅速提高本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宜首先发展投资少、见效快的第三产业,如旅游、商贸等产业,以促进地区发展资金的原始积累,为引进外部资金和技术打下基础。而后相应发展其他一些投资数额不大的加工工业,如此滚动,可实现资金的最有效利用。如四川省长宁县的发展模式。长宁县是四川省南部的一个小县,该县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即方圆1000多平方公里的竹林,县政府从旅游业人手,通过多种媒介进行宣传,很快“蜀南竹海”的名声便迅速传播开来,吸引了大批旅游者。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业的发展带来的可观收入,再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中,现在“蜀南竹海”已成为国家一级风景区,旅游业的发展使竹林开发的资金和技术都得到有效解决。这样众多的竹器加工厂、竹器手工艺厂便相继建成。据统计其中一半是中外合资企业,资金、技术力量都很雄厚。现在长宁竹器不仅在沿海地区有较大的稳定的市场,有些产品还远销到东南亚、日本、欧美等国家和地区。至此,长宁县已形成一个以旅游、竹类产品开发为龙头产业,餐饮服务、食品加工业、娱乐业等相配套的综合经济体系。产业滚动开发模式实施的关键有两点:(1)因地制宜,选准启动产业;(2)建立优化产业发展顺序,如“贸工旅”、“旅工贸”、“农贸工”等。 (二)主导产业带动模式 该模式适用范围有限,仅仅适用于自然资源 (尤其是矿产资源和水能资源)优势非常突出的地区。由于山区缺资金、缺技术,优势资源的开发必须借助于国家大规模投资,通过国家投资开发产生的效益辐射功能发展本地区工业和相关产业,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如广西南丹县的发展模式。南丹县地处桂西北大石山区,蕴藏着丰富的锡、锑、铅、钨、锌、铜、银、铟等20多种有色金属和其他矿产资源,已探明储量800多万吨,其中锡132万吨,锌475万吨,锑、锡分别为90万吨和1.93万吨,铟的储量则在全世界独占鳌头。新中国成立以来,南丹县采矿业不断发展,矿业已成为该县的主要经济支柱。尤其是90年代初,国家直属企业――华锡集团的建成投产有力地带动了本地区的工业和其他产业发展。仅仅在“八五”期间,全县GDP两次翻番,不仅解决了16.1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还摘掉了财政补贴的帽子,从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发展成为广西综合经济实力强县。无可否认,这些可喜的发展与变化,与华锡集团的辐射息息相关。主导产业带动模式实施的关键是:(1)妥善配置资源,即合理界定中央直属企业与地方企业的矿界范围,以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冲突;(2)确定合理的中央与地方税利分成比例,不致于造成资源密集地区资源开发效益的逆向流转;(3)变征地补偿为以土地作价入股,解决由于资源开发而丧失土地的农民的出路问题。这样不仅可以使丧失土地的农民参与本地资源的开发,长期受益,体现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的优越性,而且有利于资源开发地区人口素质的提高和经济的协调发展;(4)强化效益辐射功能,大力扶持地方工农业生产,发展地方经济。 三、科学决策资源开发项目 通过资源开发带动千家万户脱贫致富,是我国资源富集地区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之一。但是许多项目在论证、考察和评估时都认为效益很好,可一旦搞起来,有相当一部分项目效益不佳乃致完全失效。因此,科学决策资源开发项目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根据我国西部地区实际情况,资源开发项目的决策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慎重选择产业部门 西部地区有相当一部分区域资金短缺、劳动力素质低下、交通不便、自然资源优势并不十分突出、市场狭小,可能发展的工业可归纳为三种类型:内向型工业、半外向型工业、外向型工业。 内向型工业是指原料和市场主要在县内的工业,如小水电、砖瓦制品厂、水泥制品厂、面粉厂、小农具制造、缝纫、饲料加工等行业。这些工业部门除了水电需要较多资金需由政府扶持解决外,其他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其技术水平低,需要资金少,产品质量一般适合当地消费水平,市场在县内,风险较小,区外企业难以与之竞争,因此不易亏损。办好这类企业有助于解决就业和实现区域经济良性循环。半外向型千业是指原料在本县、市场在县境外(主要是国内)的资源导向型工业,如开发矿产资源、建材、石料的开采与加工、药材加工、木材与林产品加工等行业。外向型工业是指原料和市场都在县外的工业。只有这类工业才能将贫困山区的经济带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但此类企业的发展,需要有较高的技术、管理人才、发达的交通和通讯条件以及较充裕的资金。因这些条件目前在多数贫困山区并不具备,外向型工业也难以普遍发展。鉴于上述分析,近期内多数贫困山区宜大力发展与当地矿产、农业、林业资源密切联系的半外向型工业。 (二)注意市场波动对资源开发的影响 社会商品供求关系始终是一对矛盾关系,并呈现出一种规律性的波动运动,即从高峰期逐渐转入交替期,尔后进入低谷期。在高峰期,各项需求旺盛;而在低谷期,产品供大于求,产品大量积压,各项经济需求趋向减缓,经济效益明显下降。与此同时,任何一个资源开发项目从考察、评估到最终生产出产品,也有一个周期。这就要求资源开发项目的建设周期与社会需求的波动规律相吻合。问题是多数地方往往在产品供不应求时投资于该项目,当形成产量时,市场已运行到饱和或滞销阶段,又给生产者带来巨大损失。我国北方大规模种植苹果的情况足以说明这个问题,20世纪80年代中期,最早立项决策开发的优质品种红富士,立即畅销全国,售价最高达12元/公斤。尔后,随着更大规模的红富士苹果盛产期的到来,价格大幅度下降。虽然都是优质品种,但由于开发周期曲线后延,落人需求曲线谷底,后期决策开发效益明显下降。因此,地方各级政府一定要研究市场规律,给农民以准确的信息,若单纯以市场价格指导生产,客观上会为市场波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农业资源开发项目如此,工业资源开发项目也不例外。如陕西省柞水县大西沟铅冶炼厂,1988年建厂时铅价高达6700―6800元/吨,到建成之时铅价降到3000元/吨,最低时只有2800元/吨。 (三)根据贫困山区的环境状况,选择资源开发项目 我国西部地区有相当一部分处于生态脆弱带。生态脆弱带的基本特征是:(1)气候的年际变动率较大;(2)生态环境的稳定性较差;(3)生态环境恢复原状的功能低。生态脆弱带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结构与不适宜发展种植业的矛盾,是生态脆弱带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鉴于生态脆弱带的特殊情况,应十分重视调整种植业结构,开发非耕地农业资源。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非粮食食品需求所占的份额将越来越大,这意味着非耕地上的产品大幅度增长与需求增长是相一致的,可以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之一,对于本区而言应大力发展经济林。一般而言,单位面积经济林所能容纳的劳动量要大大高于用材林,而且经济林的收入时滞及其收人间隔期都大大低于用材林,所以对丁人均拥有宜农耕地较少,而劳动力资源又比较丰富的生态脆弱带发展经济林比发展用材林更具有比较优势。同时发展经济林也有助于改善本区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当然要调整种植业结构,还需要解决如下问题:(1)为农民提供稳定的粮食供给条件;(2)为农民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提供条件,包括培育市场和提供适宜技术。 四、新形势下资源开发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重视市场对资源开发的制约 任何产品的市场需求都是有限的,资源产品自然也不例外,尤其是在目前我国市场总体上已供大于求,市场已几乎没有什么空白、热点的情况下,对资源开发的制约就更加明显了。一般情况而言,越是丰富的资源就越具有共享性,相对而言其产品的市场份额也就越小。这样花了高额成本开发出来的产品,很可能。卖不出去,最终亏本。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有什么资源就开发什么资源,有多大储量就上多大规模,而要根据市场的需求量体裁衣。 (二)资源与加工业匹配开发 有资源优势的区域,发展以优势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更能突出优势。资源优势不太突出的产品,若能发展与之匹配的加工工业,也可强化资源优势,成为整体优势,发展成为区域主导产业。如利用龙须草、玉米皮等发展草编业。龙须草与玉米皮的产地很多,并非某地所独有,发展编织业的劳动力和技术也非某地所独有,但若将二者结合起来,再建起良好的销售网络,可以发展成为相当规模的产业。又如绞股蓝,全国很多地区宜于栽种,世界上也非我国所独有,但陕西省平利县最早进行了开发,并建立起加工工业,目前已形成具有相当规模的产业。不少贫困山区有潜在优势的资源还很多,不是白生自灭,就是以原料出售,缺乏与之匹配的加工工业。 当然贫困山区在发展加工工业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三点:(1)要大力培植资源,因为只有相当规模的资源,才能支持一个工厂的规模,有了一定规模才能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如陕西省柞水县在80年代兴建的利用栓皮栎生产软木砖的工厂,年需栓皮栎1400吨,而本县只能提供1OO吨,到镇安、山阳、宁陕等地高价收购,也只能收购到200余吨,不足年需要量的20%,惨淡经营数年后不得不关闭。如能动员千家万户培植生物资源,既有利于加工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农民的脱贫致富。(2)并非所有的原料都要强调加工增值,典型的例子就是红枣。红枣有自己的特殊性,市场需要的不一定都是加工产品,加工产品也不一定保证增值。尤其在贫困山区,不仅缺资金、缺技术,更主要的是没有畅销的枣制品,目前市场对枣的需求,数量较多的仍是原枣。因此我们更多地需按照标准,保证质量经营原枣。(3)要特别防止加工后废弃物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尽力做到资源再生利用,保持可持续发展,防止掠夺式开发。 (三)加快人力资源开发 前已叙及,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科技作为生产要素,在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劳动力素质不高,自然资源再丰富,投资再大,也难以充分发挥作用。因此,迅速提高西部地区劳动者的素质,特别是占总劳动力70%以上的农村劳动者的素质是当务之急,这是西部大开发中的一项战略任务。 从实际情况看,加快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现实途径有:(1)发展基础教育,在广大西部地区充实师资力量,普及中小学教育,避免旧文盲还没有完全消灭之前新文盲的产生,这是提高西部地区劳动者的长远之计。为广大幅度降低西部地区学龄儿童失学率,需要政府为贫困儿童提供足够助学金,因为仅仅靠“希望工程”等公益捐款是远远不够的。(2)将非正规教育作为正规教育的一个重要补充,以提高全体劳动者的利:技文化水平。与正规教育相比,非正规教育更具有实用性、成本更低廉、形式更灵活,也更容易被低收入者所接受。(3)改善广大西部地区卫生保健服务,将服务的范围进一步扩展至所有的人。中央和省级政府应增加对西部地区基本医疗设施的经费补助,提供专项经费用于培训医务人员,增加医务人员的数量和提高他们的素质。建立和完善县、乡、村三级卫生网。适当从社区招募一些经过培训并能诊治一些简单疾病的辅助医务人员,以完善村级卫生网。加强免疫和地方病的控制,改善西部地区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