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东送”送来电力行业黄金时期
分享打印 2002-09-17 00:00 编辑:系统管理员
来源: 字体:
[大][中][小]
7月1日,位于“西电东送”南线的重要工程―――广西龙滩电站正式开工;8月20日“西电东送”北通道工程正式启动;8月22日三峡总公司改制方案出台,成立长江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西电东送”中通道核心工程建设,至此“西电东送”南、中、北三条输电大通道建设项目均已进入全面建设阶段。未来几年电力行业将步入大发展的黄金时期,而为整个行业高速前进提供充沛动力的“火车头”正是声势浩大的“西电东送”工程。 掀起共同投资热潮 “西电东送”工程通过建设大容量、长距离、超高压输电线路将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内蒙古、山西、陕西等西部省区的电力资源输送到电力紧缺的广东、华东和京津唐地区,计划于2010年基本建成。该工程“十五”期间将建成500千伏交直流线路2.8万公里,500千伏交流变电容量4000万千伏安,直流输电容量2000万千瓦。为完成电源项目的建设任务,作为配套部分的小湾、水布垭、构皮滩、三板溪、公伯峡、瀑布沟以及龙滩等大型水电站目前都已经开工。 在众多电源建设项目中,广西龙滩电站是仅次于三峡工程的第二大水电工程。据有关人员介绍,龙滩水电站计划总投资额246亿元,实际开发中所需要的资金还可能更多。因为当初三峡工程的预计是千亿左右,而实际总投资超过两千亿元。而如此规模的工程也只是“西电东送”配套项目的一小部分。 对于西电的接收省份而言,用于完善输变电设施的投资也十分庞大。据广东电力集团董事长王野平介绍,为了加快对西电的吸收工作,广东省已投资43.5亿元建设了一批“西电东送”大通道省内配套工程。“十五”期间,广东还将投入600亿元建设广东电网,以满足西电大容量、远距离输送对受端电网在技术支撑上的要求。截止到目前国家投入到西电东送工程中的资金已经达1200亿元。 为保证“十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7%的增速,电力增长需保持在6%左右,中国五年内将投资9000亿元用于电力建设。据负责“西电东送”项目具体实施的国家电力公司有关人士介绍,2001年到2010年西电东送项目的总投资在5265亿以上,这还不包括三峡电站,因此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西电东送”项目将是电力行业主要的投资建设方向。 该工程建设用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内、世行的贷款以及发行建设用债券,除此之外吸引国内外企业投资也是解决资金问题的重要手段。中外有实力的企业敢于使用大笔资金投入到“西电东送”的项目之中,最重要的一点是看到了中国电力事业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旺盛的潜在需求。负责三峡工程建设任务的长江股份公司就是由三峡工程总公司、华能集团、中石油集团、葛洲坝集团等几家单位联合发起设立的;广西龙滩电站的施工资金中有80%通过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以及中国农业银行的贷款解决,其余部分由国家电力公司、广西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广西电力有限公司、贵州省基本建设投资公司四家参股,是一个银企合作共同参与重点工程建设的典型例子。在南线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还吸引了大量外资特别是港资的注意力。其中香港中华电力(中国)有限公司筹资25亿元投向贵州“西电东送”骨干电源项目―――安顺电厂二期工程,在其中30%的资本金构成里中华电力占七成,合资的另外两方贵州电力和贵州基建投资公司分别占18%和12%。各方将按出资比例分享收益、共担风险。 东西部共同获益 许多人可能都品尝过在闷热的夜晚坐在漆黑的房间里忍受限电煎熬的滋味,不过类似情况对于华北特别是京津唐等地区的人们来说很快就会彻底改变。“西电东送”工程的北通道已经正式开工,山西、陕西、内蒙古西部坑口电站和黄河上游水电站的电力将源源不断地送往华北和山东。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广东作为经济发达地区的电力负荷也是很紧张的,今年夏季广东省电网用电负荷再创历史新高增长近16%,但全省电力供应正常,未实施强制错峰等限电措施。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今年以来建在澜沧江上的漫湾电站、大朝山电站通过长达1800余公里的送电大通道将云南的富余电力送至广东。云南、广东两省已经正式签订协议,明确从2006年起,“云电送粤”规模要从160万千瓦提高到280万千瓦左右。随着“西电东送”南通道输电能力的大幅提升,广东可以明显减小自建电站的规模使用更为廉价的云电。 今年5月27日以三峡电站为核心的中通道“川电东送”路段全部建成并正式合闸运行,四川电力开始通过2500多公里长的线路向上海、浙江等地输送。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计划,今年丰水期四川省的电力将向华东地区输送60万千瓦负荷,即向上海浙江各送7.5亿千瓦时电量。此外,川电今年还将向重庆输送49亿千瓦时。华东是中国经济最发达、能源消费力最旺盛的地区,由于长期以来煤炭消耗量在能源构成中的比例很高造成了相当严重的环境污染,“川电东送”在有效填补华东地区的用电缺口的同时,也将因降低了燃煤比例为净化环境做出一定贡献。 我国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明显,目前西部电力资源只利用了15%左右,还有极大空间尚待开发。“西电东送”将打破西部能源供应的瓶颈,使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得到合理的转化, 以此拉动西部省份经济发展。从国家计委了解到,在“西电东送”北通道的6个建设项目中,山西就占了4个。这些项目全面开工投产后,预计每年将有1400万吨煤就地转化成电能运输到京津唐地区,仅此一项山西每年将增加10亿元以上的的税收;而去年云南省通过“云电送粤”共取得经济收益28亿多元,今年随着输送量的增加收益还将大大超过去年。 西电东送为能源输出地带来的效益还远不止于此,由于该项目资金的投入主要在电源即水电站和火电站的建设当中,所以目前投入的1200亿资金当中有900亿左右留在了西部地区。有人对龙滩电站的投资效益进行了测算:建设期内每投资100元广西经济就获得132元的增量,按龙滩工程总投资246亿元计算相当于每个广西人增加了近700元的国内生产总值。2011年,龙滩全部机组投运后,对广西当年全区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为8.3%,而且龙滩水电站建设期间还可提供直接就业机会5.8万个,至于产生的从属就业机会则无法确切估计了。 平抑全国电价 我国的电力行业正面临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未来全国大电网将打破目前各省域的界限形成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改革最终目的是通过“厂网分开、竞价上网”引入竞争机制,达到降低区域性电价差异的结果。在这一点上“西电东送”工程与产业改革的初衷具有一致性。 由于能源分布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造成我国各地区之间的电价存在一定差异,以每千瓦时衡量:华南、华东、华北、地区电价为0.4~0.6元;东北、中南地区为0.35元左右;西北、西南地区一般是0.25~0.3元。总体来说电价由中西部地区向沿海各地依次抬升且部分地区畸高。“西电东送”竣工后这种情况将有很大改变。因为从“西电东送”的战略布局来看,三个输电方向的针对性是很强的:北线通过西北和华北两大区域电网,将晋陕与京津连接在一起;中线跨越华中与华东两大区域电网,让巴蜀与江浙直接对话;南线则通过独立的南方电力公司,完成桂、滇、黔对广东的供给。届时中国电力缺口最大、单位电价最高的几个地区将得到专门“照顾”。以南线对广东输电工程为例,经权威专家综合测算龙滩水电站投产后的上网电价为每度0.229元,与广东全省每度0.4元的平均水平相比竞价优势非常明显。如果类似的廉价电力源源而来,广东电价只有一种可能―――降! 对于那些能源接收地区的电力生产单位来说,“西电东送”工程将带给它们一定的经营压力。由于电价得到平抑,利润空间将受到压缩。因此那些原先单纯依靠地区优势的电力企业今后就必须在管理上下功夫,降低电价、争取生存空间。为了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有些企业选择了与外资合作,这在广东特别是深圳地区尤其明显。长期以来,深圳电力缺口很大导致电价过高。为此深圳制定首个能源发展规划加强与广东省电力主网相联网络的建设,积极配合国家“西电东送”战略的实施,吸纳来自西部地区的电力,大幅提高外购电的比例。预计“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外购电的比例将达到当年电力消费量的42%和51%。深圳市近日公布了五大国有集团对外转让股权的计划,在其中能源集团最受外资青睐,目前已吸引了多家国外企竞投。能源集团出售股权是为了与中标公司共同投资扩充供电网络;而外资则考虑通过收购,从战略经营角度介入中国原本较为封闭的电力建设领域以求未来获得多方面的丰厚回报。因此,“西电东送”在平衡全国电价、促进电力企业改革的同时,也为外资介入中国电力行业从客观上提供了一定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