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现代都市人居住新理念
分享打印 2002-02-25 00:00 编辑:系统管理员
来源: 字体:
[大][中][小]
女士的密友 男士的参谋住,是人生的头等大事。房子,不仅可以给我们一个栖息之地,更可以为我们创造一种生活方式。随着住房分配制度的改革,买房卖房再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于是,有人忙于天天搬家,有人乐于与父母既分又合,也有人同时拥有好几个家〓〓〓透过现代人日新月异的居住观念,我们感受到了生活带给我们的全新气息――― “游牧一族” 频繁换“巢” 为了工作,为了图新鲜,为了说不清的理由,他们随时变换自己的住所,甚至变换生活的城市。他们认为,房子如同衣服一样要“合身”。所以,他们不断地搬家,东迁西移是家常便饭。对他们来说,一间舒适的屋子比一个固定的家更重要。 工作到哪里,就住到哪里,随着“跳槽”而频频换“巢”,是他们的主要理由。对他们来说,工作的乐趣是无法用一处固定的住所来替代的。上辈人因为嫌上班地点离家里太远而放弃“跳槽”,对这群现代人来说,是匪夷所思的。 在外企工作的刘小姐3年前在西关买了套40多万元的商品房,花6万元简单装修了一番。去年“跳槽”到天河,便重新物色新房子,花40多万元在天河买了一套二室一厅,而将原来的房子包括装修在内则以50万元的价格抛出。刘小姐对自己的小算盘颇为得意:自己是都市里的新“游牧一族”,工作到哪里就找哪里的房住,原则上是住的必须舒适,当然这样的折腾也是种投资,找的房子要有升值潜力,否则就不合算了。 无独有偶。从事IT业的吴小姐刚淘了一套25万元的二手房。她见房子的装修还蛮新的,索性自己先享受了一下。住了几个月,她又转手出租。现在好的地段的房子出租率和租金都不低,再贵的租金也有人肯接盘。她表示,其实自己现在并不缺房住,买这套房子本来是想离公司近点,出行方便些,现在则变成一种纯粹的投资了。 当然,最常见的“游牧一族”还是租房来住。其中许多人并非没能力买房。可他们认为,房子是一种日用品,就像毛巾、牙膏和肥皂,把它们并列在一起,你就会找到自由。他们宣称:40岁以前不必买房,可以去租房。因为租到的不仅是房子,还是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 婧在广告公司做策划,毕业6年已换了8次住房。她说:“每次搬家都觉得生活有了崭新的开始,会莫名其妙地兴奋。做策划的,就需要这种兴奋。”不过,她并不是每次搬家都是因为“跳槽”。有一次,仅仅是知道朋友住的地方楼下的小店饭菜美而廉,她就搬过去了。她现在特别想有一套大房子,比如五室二厅之类的,把所有要好的同事、朋友邀请过来一起住。大家可以随心所欲地生活,无所谓是不是自己的房间,还可以在一起聊大家感兴趣的话题。“自从我开始租房、搬家,我就发现自己的思路比以前活跃多了。真是‘形式决定内容’啊。” 像婧一样,宇又要搬家了。新房离旧居车程15分钟。“这样离公司近点儿。”支着墨镜,背着硕大的背包,宇一脸笑容,包里是他的衣服,也是他全部的行李。他是5个月前独自从上海到宁波工作的。他在上海住了4年,换了4个住所。不管到哪里,背包都是他惟一的行李,而搬家对他来说简单得像出门上超市。“我在哪儿,家就在哪儿。”宇一点不觉得租来的房子和家有什么区别。从18岁开始,他差不多每隔一年就要搬一次家。他喜欢那种飘游的感觉,因为陌生的环境总能让他找到些新鲜快乐的东西。“不管到哪里,只要我还能找到自己就行啦。”乐观的宇喜欢宽敞的房子,“一定要有很大的窗户,可以照进阳光。” 重新组合 “袋鼠”回“巢” 在国人传统习俗里,长大结婚的儿女是要离开父母,独立“筑巢”的。但如今,都市兴起一股“回巢”风。许多已经独立的孩子纷纷回到父母的身边,过起新“袋鼠”生活。这些准备结婚或者成了家的孩子,把新房子买在父母身边,隔条街,隔栋楼,或者干脆同楼不同层,不是直接入住而是住在父母家旁边,或者干脆买时,将自己的新房与父母更新换代的新房放在一起通盘考虑,联手行动。 唐佳和余峰结婚时,选了离彼此单位都比较近的地方安家。与此同时,唐佳的父母也把原先的房子卖了,花18万元买了一套离女儿新居只有几百米的老房子。说是老房子,其实原来的主人也不过在这房子住了两三年,房子还很新,二室一厅,采光好,楼层低,挺实惠的。余峰是个丝毫不会做家务的男人,而唐佳每天都要工作到晚上六点半,因此他们下班后都不直接回家,而是先去唐佳的父母家“蹭饭”。有时遇到不能用洗衣机洗的衣服,她还会装在袋里带回父母家,请他们洗。“说实在的,如果我的父母不住身边,我真的不敢想象自己现在被家务压成什么样子。虽然在一些人眼中,我也许是个‘懒女儿’、‘懒妻子’,但面对如此紧张而繁忙的工作,我真的没有力气和耐心去做家务了。但是,我和丈夫又都是渴望自由的人,我们不习惯在结婚后和父母同住一室,所以采用了这种折衷的办法。”唐佳如是说。 两代人相邻而居,既可以互相照应,又不妨碍各自的生活。 明和蓉双方父母的身体都不太好。为照顾双亲,结婚前他们就商定把双方的父母都接过来住在一起。于是,他们购房时就考虑3户人家住。经过一番奔波,他们终于看中了一处连体别墅。这别墅一共3层,底楼是客厅,二、三楼都是房间。他们把两套房子的三楼打通,保留了一、二楼的独立性。双方父母各住一套二楼,而三楼就是小两口的天地。这样的安排使蓉特别满意,因为她是独生女,年纪比较小,有较强的依赖性,能够和父母住得那么近令她心里分外踏实。3户人家每天在一起吃“大锅饭”,吃完饭蓉陪她的父母看一会儿电视,而明也时常抽出时间来看看父母。 其实,这样的居住新组合不仅仅局限于父母和孩子之间。梁阿姨的老家被拆后,分得一套三室一厅的新居。她的姐姐因为独生女考上大学住校去了,夫妻俩清闲而寂寞,提出把自己住的房子出租给别人,与妹妹同住,每月补贴400元和一家的水电、电话费开支。这样,对于在企业内退之后经济比较困难的梁阿姨来说,也算是一种补贴。他们计划过几年后,等梁阿姨的孩子长大了,自己也退休了,两家人再分开居住。 老陈的新居又是另一番组合。他的父亲70多岁,日常生活有一定困难,旧居拆迁时取得一笔钱,想进敬老院颐养天年。后来,老陈从单位得到一笔职工购房福利补贴基金,就卖掉旧房,加上老父亲拿出的一点,从银行按揭一点,总共花了38万元买了一套三房二厅的商品房。新居宽敞明亮,祖孙三代四口和睦相处,感觉实在不错。 家外有家 努力筑“巢” 不经意间,我们竟不约而同地发现,身边许多熟悉的人,都有了两套以上的房子。他们认为,“1+1”是新世纪的一种理想生活模式,即城里有一套住房,便于工作;郊外也有一套住宅,供周末和节假日度假。 苏琳“家外有家”之后,找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全感。她似乎有买房癖。沉浸于琳琅满目的楼市广告,流连于目不暇接的山水楼盘前,她就已经享受到一套“福利房”。那所房子地段好,面积也不小,这是经过申请、打分、排队,几年“革命”的回报。但单位的住房,尽管写自己的名字,可她总觉得不是自己的天地。再买一套房子,在那里自由自在,甚至“胡作非为”,才是她的梦想。加入浩浩荡荡的买楼大军后,她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在城市和乡村穿梭往返。虽然累得蓬头垢面,但她乐此不疲。几经周折,她选中了近郊一套两层复式的小洋房。 由于市里早有一个住惯了的窝,新房虽然装饰得很温馨,也不远,要去那里还是有一种出远门的感觉,一年下来,入住不到10天。尽管如此“浪费”,她还是觉得很舒坦。每天住在市内,只要想想山脚下的另一个家,心里就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让她忘却许多奔波之苦。她不满足于家外有家,闲来无事,还会跑去看看新楼盘。因为她希望不单是在这个城市,还在别的地方拥有自己的物业。这种购房癖,让许多人不理解。但她始终认为,只有买了田买了房,才感到自己是真正的主人,才觉得一切都有了根基。“安居乐业”这条古训,在她身上扎了根。 和苏琳一样,做记者的小林也是家外有家。在市中心的房子很小,只有两室而没有厅,以前两个人还好凑合,但有了孩子以后,就捉襟见肘:地上到处是摊开的书、孩子的玩具。于是,两年前,她又在市郊买了一套150平方米的商品房,虽然远了点,但好在她有车。现在,一家三口平时住在市中心,周末驾车去郊区新家居住,周一早上重返城市的“快乐老家”。 她很喜欢城市的气息,喜欢看人们匆匆的脚步,喜欢那种摩肩接踵的感觉。而在郊区,她感觉到的则是静谧、清新。身居两处,她便拥有喧嚣和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