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全国商铺市场展望
分享打印 2005-03-02 00:00 编辑:系统管理员
来源: 字体:
[大][中][小]
随着国内百货业、连锁业、服务业的率先开放,国外零售企业纷纷瞄准中国市场,因此对于商铺的需求日益增大。而中国连续多年GDP的大幅增长以及城市化的不断深入促进了国内商业的逐步繁荣,进而对商铺的需求进一步扩大。同时商铺平均10%左右的收益率对于投资者来说吸引力也很大。预计05年商业地产供应将持续增加,但需求将开始萎缩。 回顾2004年中国商铺市场,基本上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商铺市场投资供应充足 2004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大城市商业营业用房供应充足,新开工面积快速增加。2004年北京市商业营业用房预计施工面积为547.5万平方米,竣工面积为230.4万平方米。金源shopping mall及南城百荣世贸商城的竣工,使得2004年商业营业用房竣工面积增加数量较大。 2004年,上海商业物业的施工面积进一步扩大,特别是2004年下半年,新开工项目明显增加,按1.5-2年的建设周期,预计这些目前正在施工的项目将在未来的1年至2年内上市,届时将迎来新一波的商业市场竞争,并在短期内影响价格的波动。 随着广州和港澳地区紧密结合的CPEA以及泛珠三角合作“9+2”战略的实施,商业地产开发开始在广州展现出无比巨大的潜力与商机。预计广州2004年商铺新开工面积为40万平方米,商铺施工面积为500万平方米,商铺竣工面积约60万平方米。 2004年,深圳商铺投资渐成热点。在继东门、华强北两大商圈之后,南山商圈正在迅速崛起,南头片区的商铺也将逐渐成为投资热点。预计2004年深圳市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将达到51亿元。 商铺市场需求多样化 随着大型住宅社区的建设和住宅郊区化的快速发展,社区商业、郊区商业成为市场热点, 2004年北京市商业地产开发都以社区商业为主,包括社区商业街、社区购物中心、社区底商等各种形态,社区商业是其后商业地产投资的重中之重。截至目前为止,北京市商业营业用房的销售额为94.70亿元。销售量为75.15万平方米。 2004年,随着城市整体、商业规划的进一步落实,城市郊区化发展的趋势,城市次商业中心和边缘区域的整体定位得到了一步的明确和升华,这些区域的商业已成为市场的热点。 广州商业地产开发项目中住宅小区配套的商用物业走俏。04年以来,合生创展、富力地产、珠江地产、城建集团等陆续推出大量的小区配套的商业项目。预计2004年广州商铺面积约50万平方米,销售金额约50亿元。 中国零售市场全面开放后,高档百货等业态大量涌入深圳,从而使深圳的零售业态更加丰富,预计深圳2004年商铺销售面积为5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5.38%。 租售价格变动各异 2004年,各城市租售价格变化呈现不同特点。北京租售价格保持平稳,上海租售价格涨幅回落,广州、深圳租售价格持续上升。 2004年,北京市商业营业用房的销售均价为12,700元/平方米,比去年略有上浮,但平均涨幅不大,个别区域如CBD销售价格升幅较高;租赁情况来看,总体价格变化并不明显,新增商业物业租赁价格小幅提升。 2004年年初,上海商用物业的租售价格上涨幅度明显,主要由于商业投资力度进一步增大,以江浙地区为主的投资客迅速进入上海市场。但随着宏观调控的全面展开,商业物业投资得到一定的控制,2004年3-4季度的商用物业价格涨幅明显趋缓。 广州2004年商业营业用房平均价格预计为10,000元/平方米,与去年同期相比,约增长24.50%。街铺、成熟大型商场铺位的租金一路走高,而一些新开发的商场、较偏远的小区铺的商业气氛尚未形成,租金还在不断的调整过程中。 2004年深圳商业营业用房市场供求旺盛,在地铁开通、CEPA的实施与零售业的急速扩张等利好消息推动下,第四季度销售价格与租金仍保持同步上升。预计深圳市2004年商铺销售价格为12,900元/平方米。 Shopping Mall建设热潮兴起 目前全国在建立项的购物中心多达200家左右,总面积约3,000万平方米。目前上海已建和在建的“Shopping Mall”超过20家。9月份国内第一个开放式、低密度shopping Mall上海百联西郊购物中心开业,建筑面积达11万平方米。 展望2005年,中原地产预测,中国商铺供给将继续增加,而对商铺的需求则有所放缓,商业房产的开发和投资都将面临收益风险增大的境况,从而迫使开发商和投资者更趋向理性化,商业房产市场将逐步回归理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北京商铺市场消费主体与消费结构也将进一步发生变化,未来北京的商业业态将更加丰富,目标顾客群也将呈现出更为细分化的趋势。与此同时,外资商业加速进入北京,在活跃零售市场的同时,也将使未来北京商业地产市场的竞争趋于白热化。按照上海政府规划,以“十五”期间将投入2500亿元人民币新建住宅,按市政府居住区商业服务占5.5%规定保守计算, 2005年商铺增量约为412~440万平方米。 (中原中国地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