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按揭经济适用房银行公积金中心买单
分享打印 2005-03-18 00:00 编辑:系统管理员
来源: 字体:
[大][中][小]
昨日上午9时30分,成都市住房委员会办公室召集银行、成都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担保公司、经济适用房项目开发商等召开会议,积极协调经济适用房项目按揭贷款问题。会后,市房委办副主任蒋治云代表房管局通报了会议情况,并就购买经济适用房的一系列问题接受了记者的采访。■按揭有难题政府将促成按揭事宜蒋治云告诉记者,根据开会的情况,经济适用房办理按揭贷款在技术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不过政府的态度很明确,愿意促成开发商和银行的合作,为购房者提供按揭贷款。在会上,银行、开发商纷纷表态,要积极支持、参与和配合经济适用房的按揭贷款业务;成都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也表示,将大力支持经济适用房建设,按照国家规定,为符合条件的购房者办理住房公积金贷款。但申购者要贷款必须通过银行审查,不排除个别购房者不能通过银行的资信审查而无法办理按揭贷款。■没有卖出的经济适用房不会转成商品房蒋治云称,第一批投放市场的经济适用房,主管部门要求三个项目都不少于600套。按照目前的情况,将能够满足申购者的需求。如果不够,政府将再投入经济适用房,让申购者都能买到房。即使有经济适用房没有卖出,政府也不考虑将其转为商品房销售。同时,为了防止有人借机炒房,经济适用房在三年内不能上市交易。■下一步将推出更低价格经济适用房蒋治云还告诉记者,虽然此次推出的经济适用房项目相对周边的商品房,价格已经非常便宜,但还是有部分老百姓感觉承受起来比较困难。今后政府将根据市民的实际能力,考虑选择离市区远一点、地价低一点的地方建设经济适用房,推出价格低一些的经济适用房。成都市目前在建的经济适用房还有成都市统建办建设的“清江十组”项目、成都干道指挥部建设的“花龙门村”项目和中房公司建设的“棬子树村”项目。这3个新经济适用房楼盘位置相对较远,售价可能更加便宜。■保留购房资格买适合自己需求的住房蒋治云说,虽然资格証当日已开始发放,但市民领取资格証目前没有截止时间。如果嫌这次的房子贵,市民可以等下一批经济适用房楼盘推出后,再领取资格証购买新楼盘。如果已获得认购资格的市民不领取资格証,那就暂不受资格証60天内必须购房的限制。 本报记者王成伟第一现场 成都市房地产大厦 我第一个拿到资格証昨日,《成都市个人购买经济适用房资格认定通知书》(即经济适用房资格証)正式发放,设在成都市房地产大厦和五城区及高新区的7个发放点迎来一批又一批市民。上午8时45分,在成都市房地产大厦16楼,资格証比预定时间提前15分钟发放,市民谭维莉领到成都市第一份经济适用房认购証。激动一夜市民半夜起床来领証昨日上午8时,当记者走进房地产大厦16层的住房委员会办公室时,这里已是人声鼎沸,至少有50位市民挤在走廊和办公室里。家住水碾河的董女士告诉记者,她家有3口人,一直为住房问题所困,两间房子不到40平方米,但每月家庭收入不到3000元。前天,当得知可以领取资格証后,董女士一家激动得睡不着觉。凌晨5时多,她就起床了,“我根本没有睡着,生怕来晚了。”6时,天还没有亮,她就出门赶到了这里。不到两分钟领到首张认购証原定9时发放资格証被提前到8时40分,领証的队伍延伸了10余米。排在队伍最前面的市民谭维莉有幸第一个领到资格証,从而成为成都市第一位领到资格証的市民。谭维莉领到的资格証编号是000928,资格証上有领証人姓名和身份証号码。谭维莉告诉记者,她一家3口,孩子在读幼儿园,自己是公务员,丈夫在外企工作,尽管如此,家庭经济依然不够宽裕,所以申请了购买经济适用房。 本报记者孙进实习生于婷摄影孙进姚远第二现场 “光华馨地”售楼现场 为选房,我们排通宵!昨日,光华馨地、龙华阳光、天府名居3个经济适用房项目开始销售。很多市民一拿到资格証就直奔售楼处选房。记者早上9时在经济适用住房项目之一的“光华馨地”售楼现场看到,许多市民已自发在门外排起了长队,而售楼部内更是挤得不可开交。据说,有人清晨6时就来排队了。“光华馨地”原本打算今天才正式对外选房,面对购房者的蜂拥而至,“光华馨地”只得打开大门接受排号登记,先登记的可以在今天先选房。许多登了记的人还是滞留在门外排队,生怕选房时被人抢先。排在队伍中间的邢先生对记者说,如果真有人愿意通宵等待,他也做好了熬夜准备,他排上半夜,儿子排下半夜。首批600多户肯定无法办按揭?但“光华馨地”售楼部驻场经理曾毅昨日仍无奈地对记者说,就目前情况来看,首批600多户新房将肯定无法办理按揭,必须一次性付款。此说引起现场排号选房的市民的忧虑。而一售楼人员告诉记者,选房时购房者需缴纳10000元的费用,这些定金将作为购房的定金日后不予退还,也就是说,交了定金,就得买。针对这一说法,市房委办副主任蒋治云明确指出,拿到资格証的市民可以放心选房,选房后只需付30%的首付款。虽然今天可能办不了按揭,但政府将积极促成购房者办理按揭贷款。 (成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