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两个"1000万"工程可降房价15%
分享打印 2005-03-31 00:00 编辑:系统管理员
来源: 字体:
[大][中][小]
两个1000万工程”刚被提出,已经成为上海市民耳熟能详的关注焦点,在央行和上海市政府轮番推出的调控政策中,这一增加中低价房源供应的保障性举措无疑是最亮眼和最有力的。专家认为,市政府提出“年内新开工配套商品房1000万平方米、中低价商品住房1000万平方米,争取可预售2000万平方米”的目标,在为上海增加大量老百姓买得起的商品房同时,也寄予了以此调控房价的厚望。那么,这两个“1000万”能对降低房价做出多少贡献,换句话说,到底能使上海住宅的均价降低多少呢?“2000万”外还有“1500万”按照政府的要求,今后每开工3套房子中,就有2套是配套商品房和中低价普通商品房。今年上海的供地总量是3000公顷,其中2000公顷用于配套商品房和中低价普通商品房建设,这也与有关方面透露的配套商品房和中低价普通商品房整体容积率为1.0相吻合。剩余1000公顷土地是用于非配套商品房以及中低价普通商品房之外的纯“市场化”房源建设。由于市中心房源的容积率不得超过2.5,由内向外容积率递减,至最低的低密度住宅容积率降到1.0之内,假定纯“市场化”房源的平均容积率为1.5,即除了2000万平方米的配套商品房和中低价普通商品房外,其供应量还有1500万平方米。2004年上海的住宅商品房销售面积为3234万平方米,其中含有722万平方米的配套商品房,即非配套商品房的供应面积为2512万平方米。由于722万平方米的配套商品房还执行3500元/平方米的均价,而市统计局发布的2004年上海的平均房价为6385元(含配套商品房价格),不难得出纯市场化供应的房源的平均价格,约为8220元/平方米。今年,在中央和市政府此轮推出的严厉调控措施下,假定该部分房价维持原有水平,以2000万平方米配套商品房和中低价普通商品房执行4500元/平方米的平均价格算,上海全年3500万平方米的商品房平均价格计算下来应为5663元/平方米,相比2004年的6385元/平方米均价下调722元/平方米,降幅可以达到11.3%。2005年预计同比降低15%考虑到今年年初上海房价涨幅迅猛,3月中旬已经出现全市一周均价(同样含配套商品房价格)高达万元以上的水平,今年若真的全年均价成功降至5663元/平方米,则相对于非理性成分过大的市场现状,房价降幅甚至接近50%,可见年度“降价”的必要性和严峻程度。当然,以上记者只考虑最基本因素,所做假设是最为理想化的推算结果,实际操作要比之复杂得多:比如非配套商品房的价格要尝试突破3500元/平方米的均价;中低价普通商品房实行“控地价、控房价”,各区提供的不同地段房价应该也有所差异;政府也有可能考虑将青浦新城、惠南新城、松江新城等本身售价较低,亦被市民接受的郊区“新城”房源,经过统一配套规划,调整销售政策用于补充“2000万平方米保障性”的增量供应等等,这样纯“市场化”的供应量还有可能缩减,降低平均房价的力度可能更大。不管怎样,本报预测2005年的房价最终统计数字很可能降幅达到15%左右,而反映在“网上房地产”的统计数字中,这一住宅均价的降幅可能更大,可达20%左右。上海的住宅供应早已由内向外转移,2004年上海内环内、内外环间、外环外”的住宅供应面积已经达到大约是内环15%,内外环之间35%,外环以外50%的比例。房地产建设热点正向郊区转移,未来近郊中低价房将成为市场供应主力。因此以近郊大型基地分布为主的非配套商品房和中低价普通商品房在拉低内环外商品房平均价格方面的贡献将更加明显。显而易见,2000万平方米保障性房源加大建设力度,会有力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同时,使上海的广大中低收入家庭受益。(上海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