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民购房需求问卷调查分析报告
分享打印 2005-07-19 00:00 编辑:系统管理员
来源: 字体:
[大][中][小]
上海市房地产行业协会于6月24-27 日在上海展览中心举办了为期4天的第十七届中国·上海房地产展示交易会。这次房展会比预期的效果好得多,主要表现:一是人气明显回升。这次参观群众有十万余人次,虽然比上届少,但比“五一”假日楼市4万人次增长了2.5倍。二是中低价位楼盘受青睐。参观人数最多的是两个1000 万展示馆,其次是豪都捷克小区、瑞虹新城、万里城、宝山顾村等6000 元-8000 元单价的楼盘,而万元以上的楼盘问津者很少。三是有购房意向者增多。据各展位统计,表示有购房意向的有18800 人,占参观人数的18%。现场班车接送看房4818 人,现场预定购房210套,其中瑞虹新城二期现场成交120套。根据参展企业座谈分析,这次参观房展的基本上是本市居民,基本上是自住需求,总体上还是看的多、买的少,但可以感觉到浓厚的观望情绪有少许松动,购房者正在逐渐增加。第十七届中国·上海房展会在展出期间,向参观群众随机发放了2000 份征询意见表,对观众的购房需求进行问卷式市场调查,共回收1228 份,这是来自消费者的声音。一、你最喜欢的房型(选择题)从问卷情况看,80平方米和100 平方米的需求量最大,两项合计占到70.6%。开发企业开发普通商品房,建议以80平方米-100 平方米作为主打房型。二、你想买房的价位(选择题)问卷设6000 元、8000 元、1000 0元、10000 元以上四项选择。有15份答卷在四项选择外另写6000 元以下、4000 元-5000 元、3500 元-4000 元等。有一份答卷在问答题中这样写:“问卷有误导倾向”。房价选择与地段选择有关联,选择万元及以上房价的没有选择外环的,选择6000 元及以下房价的没有选择内环的。从问卷调查看,6000 元及以下的需求量最大,占49.8%;8000 元的需求次之,占34.4%;两项合计占84.2%,开发商在开发普通商品住房时应注意价位的比例结构。三、你想买房的地区(选择题)从问卷调查看,居民们仍然青睐中环和内环,不大愿意到外环去。有13份答卷在问答题中写:“太远”,“配套房选址太远,不能正常上班,增加支出”,“交通要便利”,“低价房的交通问题希望解决”,“绿化要跟进”,“在中外环间推出价廉主力房型,为广大群众带来实惠”等。因此,开发企业在外环开发配套商品房、普通商品房时,务必注重交通、环境以及商、医、教的配套建设。在中外环间开发普通商品房,如果价位把握在6000 元-8000 元,比较适销对路。四、你想买房的选择(选择题)从问卷调查情况看,全装修房已经逐渐被消费者所接受,但接受的比例还明显低于毛坯房。有3份答卷在问答题中写:“推广全装修房,价格是关键”,“房价不带装修,带装修的房价要便宜”。房展会期间曾举办全装修与节能专题论坛,在研讨中也涉及这个问题:一是房价与装修价分开计价,特别是加上装修价就超过普通商品房价位标准的楼盘;二是开发企业统一装修的价格不要高于业主自行装修的费用,开发企业在房价上赚了钱,不要再在全装修上赚钱。五、你有无购房的意愿(选择题)从问卷调查情况看,上海房地产市场的潜在需要依然旺盛,只要供应楼盘的价位、地段合适,市场不会疲软。六、你对本市房地产市场住宅公布、房型、房价等有何建议(问答题)在1228 份问卷调查中,回答问答题的有359份,占29.2%。答题的内容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认为房价太高,有84份。其答题有(为真实反映答题者的意思,均摘录原文,不评论其观点正确与否,下同):“房价太高”,“贵牎贵牎贵牎”,“房价高得离奇,老百姓不能承受”,“太贵,不合国情”,“房价太高,面积太大,下辈子也买不起”,“涨得太快,与工薪阶层收入增长不成比例”,“房产商暴利”,“开发商不要一味抬高房价与国际接轨,广大生产工人的工资还未与国际接轨”,“房价过高,暂时观望”等等。2、认为房价高,有49份。其答题有:“房价较高”,“房价高,房型大”,“房价虚高”,“房价还是高,工薪阶层买不起”,“房价高,百姓怒”,“房价泡沫与政府政策有关”,“房价炒高,责任在政府”等等。3、希望房价降下来,有53份。其答题有:“房价要下来一点”,“动迁房价再低一点”,“房型要合适,房价要低些”,“房价适当下降”,“房价、贷款利率应下调”,“房价应为中低收入考虑,房价在5000-7000 元,符合百姓承受力”,“目前房价不上不下,应采取措施将其降下来”,“希望政府加大房价干预力度”,“希望抑制楼价”,“希望房价回调,恢复到2004 年上半年的价格即可”,“房价应回落到2004 年12月的水平”,“房价再跌30%”,“上海房价明显偏高,下调一半也不过份”,“与其硬拼,不如促销降价”,“房价再便宜一半,可考虑购买”,“等待房价下降”等等。4、希望房价平稳,有22份。其答题有:“最近房价较合理”,“房价要平稳”,“希望房价稳中有升,不要大涨”,“希望房价不要太高”,“房价应稳中微降”,“房价要稍微低一些”,“房价不能认为太高,新上海人不可能一步到位,应逐渐改善”,“房价要控制好,但不要打压”,“政策不要太猛,否则开发商撑不住,对经济增长不利”等等。5、希望房价回归理性,有17份。其答题有:“希望房价回归理性”,“房价要理性化些”,“房价应根据上海正常人员收入来,希望为广大人民着想”,“房型要新,房价要真实”,“房价要物有所值”,“房价要合理”,“价格要公道”,“中心城区房价不高,外环线外房价高,结构不合理”等等。6、希望多建中低价住房,有67份。其答题有:“多建中低价房”,“多造工薪阶层买得起的房子”,“多些价廉物美的房子,多些普通住房”,“希望多建一、二室的经济适用房”,“小房型、低总价、好地段,改善中低收入的居住水平”,“希望市政府多关心老百姓,多建一些老百姓买得起的住房”,“希望开发商像豪都一样,多开发中低价住房”,“建些老人公寓”,“给未买过房又是低工资的老年人适当优惠”,“希望让曾获市、局、公司先进个人的人能买得起房,也能住上两室一厅”,“中低价房供应政策尽快出台,让普通百姓实实在在能买到”等等。7、对本届房展会的评价,有22份。其答题有:“本次展会规模较前届小,但实惠为民,服务细化”,“比前几次房展更能吸引到民众”,“希望能多举办,给消费者更多选择”,“多办一些这样的展示”,“很好”,“满意”,“比较满意”,“信息比较全”,“有益于真正的购房需求”,“楼盘不多”,“市区房源少”,“实地看房最好能错开时间”等等。8、对市场管理的建议,有17份。其答题有:“希望市场规范售房”,“公布房情,多提供信息”,“信息要透明”,“信息要确保真实”,“信息要实价公布”,“及时公布最新楼盘及价位”,“房价不公开,打闷包,报上广告无价格”,“停止预售制度”,“严惩炒作”等等。以上8个问题中,前6个方面都与房价有关,可见房价问题仍然是社情民意关注的热点。房地产开发企业应认真研究和对待这一问题,把思想统一到国务院和市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上来,切实稳定房价,保持房地产行业和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上海市房地产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