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中国油气资源远景展望(下)
未来勘探领域
中国陆上可采资源量的潜力是较大的,从勘探程度分析可知中西部地区勘探程度低,处于勘探早、中早期,是储量增长稳定上升期,勘探领域应是较广的。东部地区虽已处于勘探中晚期阶段,但仍有一些领域需要进行探索。陆上油气勘探主要领域有前陆盆地、古隆起及大型隆起周围的地层岩性油气藏,古生界海相油气藏和渤海湾地区浅层次生油气藏等,这些领域都是今后需要加强勘探的对象。 一、前陆盆地 近10年发现了76个储量超过5亿bbl油当量(可采)的大型油气田,巨型气田主要集中在南美以及沿里海穿过中东和亚洲到澳大利亚的狭长地带。52%的相关油气储量都是在聚敛边缘上发现的,主要是在褶皱带、前陆以及前渊。此外,30个超巨型发现中有14个是在褶皱和冲断层以及与前陆和地台有关的地区发现的。聚敛边缘上巨型发现的相关储量中有78%是气。世界上当前石油勘探的热点之一就是前陆盆地区的勘探。 前陆盆地是中西部油气勘探的最重要领域,我国有15个前陆盆地。它们具有有利的板块构造环境和优越的油气地质条件。中国中西部板块构造演化有两个阶段,古生代以板块离散和会聚为特征,广泛发育板缘与板内盆地;中、新生代受远程碰撞影响,形成了造山活动带环绕稳定地块的构造格局,广泛发育板内陆相盆地。中西部盆地山前带均处于造山活动带与稳定地块的接合部位,多是古生代板缘盆地(被动大陆边缘)和中、新生代山前断陷或坳陷(前陆盆地)的发育地带。两类盆地的叠加以及多层系生储盖层的发育为成烃和成藏提供了优越条件。 近年来,中西部地区山前冲断带油气勘探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有:(1)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天山山前冲断带发现克拉2大气田,并继续发现了迪那1、迪那2、大北1号等大气田和却勒油田;(2)酒西盆地祁连山山前冲断带发现青西大油田,含油面积还在继续扩大;(3)准噶尔盆地南缘、塔里木盆地西南地区昆仑山山前、柴达木盆地北缘祁连山山前、四川盆地西北部地区龙门山山前等山前冲断带,都陆续新发现了油气田和高产工业气流井。因此,我国西部前陆盆地将是近期中国的勘探热点,应展开针对性的研究工作。 前陆盆地及其内部构造单元的发生发展与外缘造山带的演化是一个耦合系统,造山带形成演化对块体内构造单元,沉积条件与烃源岩分布、区域热作用以及油气藏的形成及其组合等五个方面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使前陆盆地成为一个有机统一整体,构成油气分布的有序性。从中东地区看,油气分布有序性规律也相当明显。构造单元有序分布:从伊朗扎格罗斯山山前推覆构造带、前陆盆地(前渊深坳陷),经阿拉伯地台区(前陆斜坡带)向西至阿拉伯地盾区(前缘隆起),这一大的地质背景是世界上油气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其油、气储量分别占世界66.4%和33.9%。油气分布也是有规律的:从东到西依次出现第三系阿斯玛丽碳酸盐岩、白垩系砂岩和侏罗系海相灰岩,向西在三叠系;志留系、奥陶系和寒武系地层内都相继发现有工业价值的油气流。烃源岩主要为老第三系、侏罗系、白垩系、志留系和寒武系,也是从东到西自新而老的分布。有良好的盖层如寒武系、侏罗系和中新世膏盐岩呈区域性分布。因而,中东地区是一个统一、完整、有序的大含油气区,油气田的分布是和全盆地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和沉积条件密切相关的。 据初步研究,中国西部有15个主要的山前冲断带,有利面积达50×104平方公里,石油总资源量约115×108吨,天然气资源量10.6×1012立方米,勘探程度很低,勘探领域很广,勘探潜力很大,有计划地加大对山前冲断带的勘探力度,加大科技攻关的投入,使其成为中国近期的勘探热点,并迅速获得一批重要的新发现。 近年来,库车前陆盆地的勘探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库车前陆盆地的形成演化受控于南天山造山带的发生发展,发育三叠侏罗系腐殖型烃源岩,厚度大、成熟度适中;各层系广泛发育多套砂岩储层,原生孔隙为主,具有优良储集条件;侏罗系和下第三系膏盐泥岩,构成良好的区域盖层;前陆冲断带内储盖组合好,构造大而多。油气主要于第三纪一次成藏,与主变形期产生烃高峰期配套,油气沿前陆褶被冲断带内三角带和双重构造带富集,诸因素有利配置形成库车前陆盆地这一有序整体的油气富集。良好的气源,三套区域性储盖组合以及区域分布的膏盐岩和区域挤压双重机制控制下的双重构造和盐下断背斜这三个条件,是库车前陆盆地油气富集的基本因素。与中东地区类似,其最显著的特征足区域盖层分布和上、下构造层及高点分布的不协调,盐下大型构造是成为大油气田的重要条件。 中西部前陆盆地具有广阔的勘探前景,前陆地区沉积岩总面积大于50万平方公里,石油资源量115亿吨,天然气资源量9万亿立方米,目前初步发现圈闭约350个。足下一步重要的找油的重要领域,应加大勘探力度,组织技术攻关,争取早日突破。 依据勘探程度、地质认识和技术准备的不同,将15个前陆盆地分为三大类。第一类,地质条件比较优越,目前已有突破,加强技术攻关和勘探,近期有望发现新油气田。这类地区有五个:库车前陆盆地、准噶尔西北缘、准噶尔南缘、塔西南坳陷(包括喀什凹陷)和酒泉盆地。第二类,具有较好油气前景,但地质构造及地面情况复杂,应加强前期准备和地质研究的地区有五个:博格达山前、柴达木盆地北缘、川西龙门山前、大巴山山前和鄂尔多斯西缘断褶带(包括北段和南段)。第三类,初步认为有远景的地区,还需要做前期研究工作,鄂尔多斯西缘断褶带南段;酒东盆地祁连山前;柴达木盆地西部昆仑山前;吐哈盆地台北缘;塔东南和楚雄盆地等。 二、克拉通内古隆起 从世界一些克拉通地区找油的经验和规律来看,形成一个大的含油气区是有必要条件的。主要是:(1)有利区域地质和构造背景;(2)不同地质时期有大面积优质烃源岩分布; (3)很好的区域性盖层;(4)不受频繁构造影响的储集相带;(5)大面积的巨型构造和圈闭;(6)长期继承性隆起,是油气运移聚集的指向区。 中西部地区的塔里木、四川和鄂尔多斯盆地等的10个克拉通内古隆起基本具有以上条件,台盆区油气勘探的突破奇希望于古隆起及其台缘斜坡。 克拉通古隆起由于构造活动的持续发生,导致油气藏类型组合分布,其油气赋存条件主要受古构造和沉积因素控制,一般构成下部断垒潜山、上部岩性构造复合以及披覆背斜油气藏组合。古隆起油气聚集的的关键因素之一是保存条件,相对稳定的构造条件和区域性盖层是油气成藏以后有效保存的基本条件。 1.塔中古隆起 从区域地质背景和石油地质条件分析,塔中地区具备形成世界级大油田的必要条件:(1)塔中隆起形成早,是一个继承性的比较稳定的古隆起;(2)石炭系泥岩、中上奥陶统泥质岩段以及可能的寒武系膏盐岩构成良好的区域性盖层;(3)石炭系泥岩覆盖。古生界烃源岩生成油气是塔里木盆地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石油资源量76.9×108吨,天然气资源6.03×1012立方米,分别占总资源量的71.47%和71.87%。资源分布极其复杂,既有古油气藏重新调整形式的大量潜山断块油气藏,也有部分的原生油气藏,还有集聚在中新生界圈闭中的次生油气藏;(4)存在下古生界巨型构造圈闭;(5)石炭系及其下伏层系有多套储集层;(6)油气显示丰富。 塔中地区在石炭系泥岩盖层之下形成了一个巨型的复合油气藏体系,下构造层油气生成后在这个大系统内会储集成藏。 这种复合油气藏组合特征在北美二叠盆地也有类似表现。二叠盆地在早古生代时处于一种陆棚稳定环境,宾夕法尼亚纪开始发生构造分异。二叠纪时主要为台地礁相碳酸盐岩和边缘斜坡相碎屑岩,从而构成前二叠纪下构造层背斜,风化壳以及上构造层碳酸盐岩建造与地层圈闭这种组合,二叠世广泛发育的厚层蒸发岩为二叠盆地形成高产油气田提供了保证。 2.四川盆地加里东古隆起 继承发育的加里东古隆起是天然气富集有利地区;多期古构造叠置,古圈闭发育;多期构造运动影响,剥蚀面积大,具多个古岩溶发育期,有利于储层改善;发育多套生储盖组合;古隆起为油气运移有利指向区。 资评显示资源量巨大,以乐山―龙女寺古隆起为例,古隆起面积大,古溶发育,隆起核部有高石梯―安平店―磨溪等潜伏构造有利区带,古隆起核部及上斜坡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储层发育段内的圈闭前景好。 近年来,重点探井(安平1井,盘1井)和科探井(高科1井)油气显示好,发育多套有利储层段。重点应探索乐山―龙女寺古隆起核部,及轴部潜伏构造圈闭面积3700平方公里左右,南翼面积较大的威远型背斜。 除此之外,泸州古隆起二叠系、三叠系以下古生界地层应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地带。 3.鄂尔多斯盆地内古隆起 分布于定边―靖边―庆阳―环县地区,新元古代开始形成,奥陶系顶部长期风化淋滤上部披覆形成早,继承性强,面积大,保存条件好;奥陶系顶面馒蚀谷地与残丘潜台形成地层圈闭、岩性圈闭是寻找高产气田的重要方向。奥陶系风化壳应继续围绕古隆起加强内幕勘探,古潜沟主力通道两侧是下一步寻找古风化壳高产气藏的主要靶区。上古生界地层也是寻找油气的有利地区,特别是石炭系-二叠系地层性油气藏。 4.准噶尔盆地陆梁隆起和中央隆起带 陆梁隆起南侧陆南凸起具临近生油凹陷、构造活动性小,后期构造稳定的特点,是目前准噶尔盆地最重要的油气勘探区。以石西构造为例,其油气藏分布构造深层石炭系隆起上基岩油气藏,其上二叠系位于两侧形成断层遮挡型油气藏,上覆三叠系则为超覆不整合型油气藏,侏罗系为断裂复杂化的披覆背斜型油气藏组合。盆地模拟陆南地区油气资源量分别为11.9×108吨、1200×108立方米,区带评价资源量为6.1×108吨。 中央坳陷区中拐、马桥与白家海凸起处于坳中隆的有利地区,两端都已发现彩南和中拐油田,有充足的油气源和稳定的构造条件,具有形成大油气田的基本条件。深层存在二叠、三叠系大型背斜构造,浅层侏罗系则为披覆、背斜或超覆不整合,多层系合油,以马桥凸起为例,盆地模拟油资源量为8.3×108吨、气1200×108立方米,区带评价资源量为6.5×108吨。 三、渤海湾浅层 1.渤海湾浅层的资源情况 渤海湾盆地的总资源量为190亿吨。目前探明储量为85亿多吨,与总资源量相距甚远,探明程度仅为45%,还应该有很大的潜力可挖。因此;渤海湾盆地的剩余资源分布在哪里是一个值得深入分析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渤海湾油区已发现了以下第三系为烃源岩和储层的众多油气田,总探明石油储量中70.64%分布在下第三系中 (探明储量56.65亿吨);上第三系探明储量为15.39亿吨,占19.02%;前第三系探明储量8.875亿吨,占10.97%;由于该盆地地质条件十分复杂,随着勘探程度的提高,对地下复杂地质体的认识不断加深,尤其是近来在渤海湾海域的勘探大突破,更说明其资源潜力之大。 在进行滚动勘探开发的同时,更有必要对新层系和领域进行深入地分析研究,调整勘探策略、更新观念,挖掘剩余资源。 渤海湾盆地未来油气勘探方向:上第三系浅层具有构造面积大、幅度小,有形成大油气田的地质条件。 渤海湾盆地在老第三纪晚期东营组期间进入裂谷晚期,构造运动开始由上地壳的脆性破裂向更深层次的地幔韧性变形转变,新第三纪时期以后裂谷期坳陷型沉积为主,覆盖全区。 渤海湾盆地浅层是一个广泛的勘探领域,构造大、幅度小、埋藏浅、储层物性好,目前大面积有意识有目的进行勘探工作做得还不多。过去在钻探中上第三系见较多油气显示和油流,由于当时集中力量勘探产量较高的沙河街组目的层;而忽视了对上第三系进一步扩大勘探。实际上在大港油田的港西地区,胜利油田的孤岛、孤东地区,辽河油田月海地区等都发现了上第三系大、中型油田。这些地区的油气均赋存于浅层披覆构造中,因此这一领域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勘探。 四、东部深层 随着我国东部地区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勘探各项科技水平的发展,为深层(>3500米)油气勘探创造了良好的氛围。我国东部地区深层科技攻关和实践,已获突破性的进展。 研究表明东部深层石油资源量为44.8亿-47.28亿吨,天然气资源量为2.72万亿立方米。目前累计探明石油储量 2.82亿吨,天然气储量682.7亿立方米。剩余资源量十分可观。 东部深层油气勘探在近几年获得新进展,包括:以千米桥、苏桥、曙光等为代表的潜山带,以徐家围子为代表的白垩系―侏罗系深层地层岩性天然气藏,以束鹿西斜坡晋98井沙四段为代表的沙四段砂砾岩体油气藏,以老爷庙、北堡为代表的深层构造油气藏,以乌马营为代表的古生界自生自储的原生油藏。近年总计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7187万吨,天然气510亿立方米。 下步勘探方向包括:深潜山、深层构造、砂砾岩体、火山岩体、古生界原生油气藏等领域,包括重点有利区带总计 59个,油气资源量分别为26.26亿吨和1.49万亿立方米。 五、古生界海相油气藏 中国古生界海相层系石油资源量占全国的9.5%,天然气占59.1%;除四川盆地古生界及前古生界中赋有的天然气资源探明程度较高外,中国的古生界海相盆地是油气资源潜力很大而尚未突破的新勘探领域。中国海相盆地系统可分为塔里木、扬子和华北海盆,这三个海相盆地系统具有以下特点:①老地层属陆表海或广海台地型,烃源岩厚度大、分布广,原生油气苗广泛分布;②由于多期构造活动具有多次生油、聚集破坏与再聚集,较稳定地区相对有利;③油气藏埋深较大,一般热演化程度较高;④储集层以碳酸盐岩为主。 1.塔里木海盆 塔里木克拉通盆地是叠置于前震旦纪古老结晶变质岩之上的古生代海相沉积盆地。由于构造发育情况不同有三种情况。塔中地区,构造发育相对稳定,地层发育齐全,局部遭受剥蚀,断裂不发育,有石炭系良好区域盖层,较好地保存了古生界油气藏和烃源岩。而塔北、塔东地区,自古生代以来,多次隆起上升,地层剥蚀强烈,顶部较强,中生界直接覆盖在奥陶系之上,形成油气向上运移。而在塔西南,巴楚地区古生代以来有较频繁的活动,形成多期不整合的界面,但也保存了海相的油气藏。 2.扬子海盆 以板溪群为代表的新元古界这套巨厚的浅海复理石组合,可能存在生烃条件,含有植物及孢子等生物,变质程度轻微,是生成天然气的物质基础;威远大气田基底花岗岩顶面的风化壳中天然气显示,与其上灯影组层之下,下古分布着多套烃源岩;总的看来,古扬子海盆存在的Pt3、以及∈、0和S三套海相地层系统具有良好的生气层,可供震旦至石炭系巨厚的碳酸盐岩储集层。扬子地区在后期构造活动微弱的四川盆地,原生油气藏的保存条件较好,其他地区需加强成藏机制研究。 3.华北地台 已发现鄂尔多斯奥陶系顶部大气田,冀中坳陷奥陶系内幕油藏。华北地台区海相地层区生储盖组合主要有两类模式:(1)蓟县系烃源岩及储集层以及青白口系为烃源岩和区域盖层,(2)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为烃源岩和储集层,石炭―二叠系煤系为烃源岩和区域盖层的模式。 渤海湾盆地占生界原生油气藏是重要勘探领域,石油资源量34.78亿吨,天然气2.12亿立方米。持续断续坳陷型块坳是原生油气藏主要勘探方向;广泛分布的中奥陶统顶部风化壳是下古生界油气藏的重要储集层系。 科技进步推动石油工业的发展 在世界范围,自到上世纪20年代,由于没有出现能使石油工业尽速发展的石油技术,这段时间内石油工业进展不大。 20、30年代,由于重力、地震折射波等早期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的发现和使用,同时微古生物学、沉积学、地层学和古地理学、背斜理论被引入石油地质,使世界原油发现率出现两个高峰:1925-1930年,世界年平均发现原油约27亿吨,1935-1940年,年平均发现原油约41亿吨。 40、50年代,电测方法定量评价油气层、石油乳化物钻井泥浆、磁带记录地震信息和非炸药震源、蒸汽法开采稠油、深水钻井、完井技术、广泛应用注水开发技术等等,使这段时间,年平均原油发现率为33亿-55亿吨。由于油田注水技术的广泛使用,使油田采收率普遍提高15%-20%。 60、70年代,板块理论的应用,地震勘探的叠加技术和数字记录仪,喷射钻井、定向钻井和优化钻井技术,大型水力压裂技术等等,使这段时间,石油年平均发现率为37亿―56亿吨。 80年代以来,石油科技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层序地层学、含油气系统、计算机模拟技术、图形可视化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地球物理发展应用了24位数模转换遥测技术、并行机及交互处理技术、叠前三维深度偏移技术、多波多分量技术、成像测井技术、分支井、小曲率半径水平井、连续油管钻井、自动化钻井技术等等,这些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降低了勘探开发成本,并使这一时间的油气田发现高峰迭起。 技术对石油工业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正如美国《商业周刊》1997年n月刊文中指出:当前世界石油工业出现了一种完全不同于我们原来所预想的情景:石油资源没有枯竭,石油价格没有疯涨,石油危机也没有重现,这一切都应归功于科技进步。利用新技术已取得的进步是人们难以想象的。过去10年,发现和开发原油的平均成本已下降了60%,而探明的资源量比1955年高出60%。以英国北海福蒂斯大油田为例,1970年英国石汕公司(bp)计算该油田探明储量为2.6亿吨,至1995年为止,该油田实际已生产原油5.1亿吨,并且bp公司宣称还有4亿吨的剩余探明储 结 论 中国陆上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即使按目前的认识水平和技术水准,最终的石油可采储量也能开采到21世纪中叶。但是仍然有很多工作等待着我们去做。对于加强石油勘探工作方面,我有以下的建议: 1.尽快开展新一轮油气资源评价(由全国三大公司共同组成),对我国油气资源应在进一步深入认识的基础上重新评价。 2.加强石油勘探的综合研究,明确中、西、东部的主要勘探目标,在石油勘探中要有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实现新的突破。 3.针对各地区出现的难点,尽快解决一些关键技术及工艺问题,例如油层伤害问题和低渗透油层中的勘探开发问题。 4.应用综合勘探技术,建立和实施综合的勘探项目。使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钻井、测井、录井、油井完井、酸化压裂成为一整套的系统工程。 5.建立和运用风险勘探观念,并将之列为石油勘探的特殊必要程序。石油勘探本身就是有科学依据地冒风险。 随着勘探开发工作的深入,科技的进步,油气可采储量数必定会大幅度地增长,美国100多年来油气可采储量增长的历史,世界石油工业30年来的发展历史,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中国拥有极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即使按预计的速度开采,足可开采一个世纪。所以,我认为21世纪的中国石油工业将会持续发展。 作者:翟光明 来源:《中国石化》现货资源
品名 | 规格 | 材质 | 厂家 | 地区仓库 | 价格 | 现货 |
---|---|---|---|---|---|---|
螺纹钢 | 12-32 | HRB400E | 长治市创发商贸有限公司 | 首钢长钢(首钢长钢) | 0 | 详情 |
热轧卷板 | 15.50×1500 | Q235B | 宁夏祥合明贸易有限公司 | 包钢(银川市西夏区) | 0 | 详情 |
普碳中板 | 14 | Q235B | 唐山沐翌供应链有限公司 | 唐钢(金秋港) | 0 | 详情 |
低合金板 | 8-400 | Q355B | 舞钢市盛隆物资有限公司 | 舞钢(本库) | 4700 | 详情 |
无缝管 | 12*2 | 20# | 山东东银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 聊城精密(东银库) | 5700 | 详情 |
圆钢 | 32*6000 | Q460D | 无锡北铭高强度钢材有限公司 | 淮钢(北铭无锡库) | 0 | 详情 |
热轧卷 | 3.0*1800*C | Q235B | 上海盛钢联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 万钢(泉安/长和隆) | 0 | 详情 |
高线 | 6、8、10 | 300E | 兰州清琦物资有限公司 | 酒钢宁钢兰鑫(厂发库提) | 0 | 详情 |
相关新闻
推荐文章
-
建材预测:跌势不止,今日钢价怎么走?
多地相出下调首付比例等利多地产政策,但新房销售额提升仍不明显,地产政策对钢材需求提振需进一步观察,目前为钢材传统需求淡季,宏观暂无重大利好。
-
亏损加剧!同比少2.5万亿!钢价又要反复?
特别关注央行:前五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1.14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8891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增加8598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
-
建材预测:累降50!钢价来回拉扯!下周走势如何?
本周20mmHRB400E螺纹钢全国均价3691元/吨跌30,美联储降息预期延迟,国内宏观暂无明显向上推动;产业端建材库存增加、表需下降,基本面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