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2004房地产市场大盘点
分享打印 2005-01-28 00:00 编辑:系统管理员
来源: 字体:
[大][中][小]
2004年,全市商品住宅均价为2667.64元/平方米,较2003年每平方米上涨314元。其中,第四季度全市商品住宅均价达2835.6元/平方米,同比增长19.8%,为历史之最。另外,全年写字楼均价为4491.90元/平方米,同比增长3.5%。 年末武昌、洪山房价首现回落 全年看,7个中心城区及东西湖区的商品住宅均价全线上涨。其中,江汉区均价最高,为3126.85元/平方米。其次是江岸区,为2964.98元/平方米。最低的是青山区,均价2148.3元/平方米。 引人注意的是,第四季度,武昌、洪山两区商品住宅均价首现回落,每平方米分别下降34.43元、11.11元。据分析,武昌受楼盘“盘整”影响,洪山年末销售以尾盘为主。 二手住房价格涨幅远超商品住房 全年,二手住房均价为1582.97元/平方米,同比增长37.1%,而商品住房均价同比增长13.4%,前者几乎是后者3倍。第四季度,二手住房均价达1856.43元/平方米,同比增长53.5%。 从各区看,2004年,江岸区二手住房均价1806.59元/平方米,同比增幅最大,为41.43%。该区第四季度均价达2108.84元/平方米,亦为8区之首。东西湖区同比年度增幅最小,为10.16%,均价也最低,为1199.85元/平方米。 房屋租赁不景气 2004年,全市房屋租赁户数为21009户,同比下降0.79%;租赁面积109.4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6.05%;租赁金额4.14亿元,同比下降17.53%。 报告显示,我市全年房屋租赁均价为31.49元/平方米/月,其中住宅为6.83元/平方米/月,办公用房为36.50元/平方米/月,商服用房为33.08元/平方米/月。 据分析,我市较高的房地产价格增幅,与较低的房屋租金形成鲜明反差,迫切需要在2005年加强房地产市场的合理调整。 什么样的商品房最受欢迎 面积,建面在120-160平方米的商品住宅卖得最多,共销售330.33万平方米,占总销售面积的53.81%。其次是建面在80-120平方米的,占销售总面积的32.2%。建面低于80平方米或高于160平方米的房子所占比例较低,分别为3.99%和10%。户型,三房两厅(110-169平方米)卖得最俏,共销售368.36万平方米,占总销售面积的60%。其次是两房两厅(70-109平方米),销售面积所占比例为29.60%。一房一厅(30-69平方米)、四房两厅(169平方米以上)销售面积所占比例分别为3.63%、6.77%。价位,均价在2500-3000元/平方米的商品住宅最受欢迎,共销售294.4万平方米,占总销售面积的47.95%。其次是均价2500元/平方米以下的,所占比例为22.72%。均价3000-3800元/平方米的占19.09%,均价3800/平方米以上的只占10.24%。 谁在买房,买房做什么 据去年10月的一份调查报告,我市目前的买房者中,26-45岁的人最多,占总人数的75%;56岁以上的购房者所占比例最小,仅4%;25岁以下、46-55岁的购房者,所占比例分别为9%和12%。 报告显示,目前,我市90%购房者为本地居民,10%购房者为外地居民。在所有购房者中,购房用于投资的占比8%,51%是第一次置业,二次置业和买给父母子女的分别占28%、13%。 开发热点向“边缘区”转移 随着城市房地产开发量增加,城市中心以及原有热点区域的可开发用地逐步减少,我市房地产投资的热点区域开始向硚口片区、南湖片区、高新开发区、武汉新区转移。同时,由于城市空间的结构性调整,业界预计2005年在武昌老城区、江夏区的庙山、黄陂的盘龙城,将会有超大规模的住宅社区出现。 几大问题值得关注 眼下,我市大户型商品房销售不畅,100平方米以下的中小户型供不应求。适应中低收入家庭的实用型商品房偏少,节能型、健康型住宅开发滞后。 由于房价持续增长,2004年我市投资性需求不断上升,同时潜伏市场炒作、投机需求的危机。房地产信贷过快增长,新增个人住房贷款占住宅销售额的比值不断提高,加大我市住房贷款潜在风险。 当前我市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仍不能跟上房地产开发步伐,这在一部分新建小区中表现较为突出。 据透露,针对以上问题,我市将采取措施,加强市场监管;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加强房地产信贷管理,防范房贷风险;合理调整土地价格的增长幅度;正确引导住房消费,抑制非理性需求。 (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