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现货平台
全国分站导航

中钢网

价格汇总
价格查询
价格走势
价格统计
中钢网新闻中心本网视点钢市热点:五矿因审批痛失收购良机/钢铁业改造需千亿

钢市热点:五矿因审批痛失收购良机/钢铁业改造需千亿

分享打印 2014-12-18 13:26 编辑:薇薇     来源: 中钢网     字体: [大][中][小]    

  美加对中国钢材“双反”终裁 中小钢企受冲击较大

  我国钢材出口摩擦愈演愈烈。昨日,加拿大、美国接连对中国出口的钢材产品作出“双反”调查终裁,并将对我国出口相关产品的企业征收“双反”关税。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15日对原产于中国的碳钢合金线材反倾销和反补贴案作出产业损害终裁,裁定自中国进口的涉案产品对美国国内产业造成了实质性损害。根据该裁决,美国将发布反倾销和反补贴征税令,对自中国进口的碳钢合金线材征收反倾销和反补贴税。根据美国商务部上述终裁,美将对中国内地厂商征收106.19%至110.25%的反倾销税和178.46%至193.31%的反补贴税。

  此外,加拿大边境服务署本月10日也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韩国和土耳其的混凝土钢筋(即螺纹钢)作出反倾销最终裁定。上述终裁显示,中国山东石横特钢集团有限公司倾销幅度(按产品出口价格计算)为17.1%,受到补贴金额为13元/吨。

  此外,分析师认为,我国钢铁行业近年来持续亏损,并面临市场需求减弱、经济效益下滑等严峻形势,而频繁的出口贸易摩擦势必雪上加霜。分析师称,如果各国的“双反”调查最终都被裁定倾销或补贴,“那么很大一部分原本出口的产量将回流国内市场,并对国内中高档产品造成冲击。”

  马来西亚终止对华盘条反倾销复审调查

  2014年12月10日,马来西亚联邦政府公报发布公告,马来西亚国际贸易与工业部已经终止了其对从中国江苏沙钢国际贸易公司和江苏永钢集团进口盘条的反倾销复审调查。

  五矿因审批痛失收购良机

  参加"国企改革:探索与前瞻"论坛的楚序平透露,2005年,五矿公司向国家某部门申报,20多亿美元收购加拿大有色金属巨头诺兰达公司,但是这个部门的几个科员、处长、司长们端坐深院高楼,认为项目风险大、可行性研究不充分、可能亏损,决定不批准,导致已经进入独家谈判阶段的收购失败。结果是,第二年诺兰达公司的价值就翻了2倍上升到了50多亿美元,五矿痛失跨越发展的良机。

  不仅是五矿,宝钢也曾出现同样问题。楚序平透露,2006年,上海宝钢考虑广东沿海可以低成本利用澳洲铁矿石和焦炭,又接近高端钢材大市场,就向某部门申报了总投资近700亿元宝钢广东湛江钢铁基地项目,但是直到2012年5月国家某部门才批准。项目审批了6年,市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市场也被其他企业占领。

  “商场如战场,企业家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上打仗,但冲锋不冲锋,要向千里之外的机关请示,一个请示用了6年时间,别说打战役了,太平洋战争只用了3、4年”,楚序平说。

  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楚序平认为,企业投资项目,除关系国家安全和生态安全、涉及全国重大生产力布局,建议一律由企业依法依规自主决策,政府不再审批。

  钢铁等上市公司现停牌潮 国企改革或成贯穿2015年热点

  继17日早盘杭钢股份、太极集团、桐君阁、广电运通临时停牌后,18日起又有海螺水泥、海螺型材、云维股份等多家地方国资上市公司宣布停牌,其理由都是筹划重大事项。

  上述上市公司分属浙江重庆涪陵、广州安徽云南等多地国资委。种种迹象表明,随着各地国资改革方案的陆续出台,地方国资上市公司整合也在大范围提速。从最近停牌的公司来看,此前有过重组绯闻以及本身经营业绩差的上市公司,国企改革进程更快。国企改革的制度红利对股市的影响将不亚于当年的股权分置改革,将是贯穿2015年的热点。

  与以往改革有所不同,无论是引入战略投资者、管理层激励,还是董事会改革,此轮改革的核心目标直指“提效”。按照三中全会精神,当前国企改革的目标已经清晰:首先是完善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监管体制;其次是建设国有资本投资和运营两类公司;再就是发展混合所有制,包括职业经理人,员工持股、激励机制等改革。西南证券认为,推动国企国资改革能盘活经济要素,释放经济动力,促进经济健康增长,改革力度越大,行情越好。一旦国资改革全面铺开,所带来的市场机遇还将进一步爆发。

  从国资委监管企业的行业分布来看,分布的领域九成以上是竞争性行业,如钢铁、有色、煤炭、化工、建筑、建材、机械制造、汽车制造等。其中垄断程度较高的是电力、石油、公用事业、军工等领域,还有部分属于消费行业,属于完全竞争性行业,如食品、商业、医药、纺织服装等。

  广发证券预计,此轮国企改革将会按照先易后难、先竞争后垄断的顺序推行,竞争性行业将是未来国企改革的先行部分。如比较容易在公司治理改善后业绩提升,更容易得到外部资本青睐的消费与新兴产业,诸如生物医药、电子、餐饮、商业贸易、轻工制造、汽车、信息设备等行业。

  钢企利润依然惨不忍睹 实现翻身言之过早

  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11月下旬重点企业粗钢日产量171.33万吨,增量7.13万吨,旬环比增加4.34%。数据同时显示,11月下旬统计重点钢铁企业库本旬末存量为1431.4万吨,较上一旬末下降14.53万吨,环比下降1.01%。

  综合看来,国内钢铁产能依然处于过剩,据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国内钢材需求量预计达到7.12亿吨,而今年粗钢产量为8.2亿吨,产能过剩问题严重,可以说如果不是铁矿石价格下跌,钢企今年的利润水平恐仍难有起色。

  分析师张琳认为,业内对钢铁行业的盈利持乐观态度,也是在前几年行业极度惨淡的经营业绩基础之上判断。012年钢铁行业全年利润率仅为0.04%,几乎接近零利润,去年也只是稍微回升,今年达到了0.71%,在前几年的基础上确实可以说是提升了不少。

  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海民认为,钢铁行业整体利润有所提升,不过需要清醒认识到,钢企的利润不仅仅包括主营业务利润,许多钢企的副业也是其主要收入来源,加上企业变卖资产以及享受的政府补贴等等,综合来看,钢企的利润依然惨不忍睹。

  据证券日报报道,而对于钢铁行业明年是否能迎来春风,张琳表示,春风已经吹来,但是能否真正回暖还需观望。在诸多政策的刺激下,比如一带一路和棚户区改造政策,对钢材的需求都是利好,产能过剩可以得到缓解。但是钢铁行业的顽疾依然存在。

  刘海民认为,需求上涨确实会使钢铁行业业绩有所反弹,但是要想根治钢铁行业顽疾,需要对钢企“古老”的运营机制进行彻底的改革。钢企现在看重的是短期运营,并未站在长远考虑的高度,如果钢企对市场需求的灵敏度不能提升,即对产能的控制,钢企实现翻身言之过早。

  行业利润料创三年新高 钢铁业艰难爬坡

  中钢协日前披露,今年钢铁行业利润总额将创出三年来新高的消息,让市场为之一振。

  许久以来,市场对于钢铁行业的认识一直停留在产能过剩、越产越亏的层面,钢铁行业市净率一度整体处于折价状态。然而,随着国际大宗商品市场进入“大熊市”,钢铁行业在产业链中的地位也得到提升,直接表现就是盈利能力回升。另外,钢铁板块市净率远低于市场平均水平,是市场中显著的价值洼地,两大因素结合,使得钢铁行业投资价值凸显。

  近日来国际油价断崖式下跌,标志着国际大宗商品市场正式进入“大熊市”。截至12月17日,布伦特原油价格五年半以来首次跌破60美元,短短一周时间,布伦特原油跌幅近11%。而受供应过剩以及全球经济疲弱的影响,近期全球商品价格都跌跌不休,除石油以外,煤炭、铁矿石也已跌回到金融危机时期的最低水平。

  安信证券高善文博士在最近的策略分析报告中认为,通过研究过去100年大宗商品和股市的关系可以发现,大宗商品的熊市大部分是股票的牛市,大宗商品的牛市无一例外的对应股市的熊市。大宗商品的下跌降低经济的通胀水平,通胀水平低,利率水平比较低,央行政策也就比较稳定;从无风险利率和风险溢价两个水平上都会支持股票的上涨。

  对于钢铁行业来说,最明显的结果就是行业盈利能力回升。12月10日,中钢协对外披露,受益于采购成本的大幅度下降,今年钢铁行业利润总额或将达到280亿元以上,创出近三年来的新高。同时,今年钢铁行业资产负债率指标也呈现出逐步下降趋势。这些数据确切地说明,钢铁行业基本面已有改观。券商分析认为,钢铁行业盈利之所以在2014年出现改善,是因为矿石行业供需相比钢铁行业更恶化。根据西本新干线统计数据,2014年以来,国内铁矿石价格从年初的每吨1100元跌至目前的每吨660元,跌幅近40%;而钢铁综合价格从年初的每吨3600元跌至目前的每吨2880元,跌幅才20%。显然两者的剪刀差是钢铁行业利润回升的主导因素。

  钢铁行业定价能力提升还将维持一段时间。由于钢铁行业产能调整较早,叠加未来2年矿石产能的大规模投放,这将继续帮助钢铁提升行业利润占比。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钢铁行业在产业链中的利润份额继续扩大是大概率事件。而产业链中地位提升对钢铁龙头企业意义更大,因为龙头企业规模领先,在产业链中的位置更靠前、利润分配时更具优势,行业需求复苏时具备更大的利润弹性。

  目前,钢铁行业市净率指标远低于市场平均水平,市净率指标是市场绝对估值的重要指标之一。聚源数据统计显示,截至17日收盘,A股市场中市净率最低的前30名公司中(剔除负值的公司),钢铁公司占据8席,占比近27%,钢铁行业公司在市场中估值之低可见一斑。而三大龙头公司鞍钢股份/宝钢股份和武钢股份的市净率又是钢铁行业中最低的。年报数据显示,2013年三大钢铁公司钢材销量均在2000万吨左右,且未来都具有收购兼并地方小钢厂的预期。

  最严新环保法倒逼淘汰产能 钢铁业改造需千亿

  新环保法正式实施后,超标排放等环境违法行为将受到“按日计罚、上不封顶”、“治安拘留、刑事责任”等处罚。

  同时,从2015年1月1日起,《钢铁烧结、球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一系列行业新排放标准的缓冲期也将结束,届时所有钢铁企业将执行新建企业污染物排放限值,重点区域的钢铁企业还将执行更加严格的特别排放限值。因此,2015年1月1日也被钢铁业称为行业环保的“大限”。

  中钢协副会长刘振江表示,对照国家新标准,许多企业就当前的排放水平进行预评估,相当部分企业的环保装备水平或过程控制还不能达标。而根据2013年环保部对华北地区298家钢铁企业的排查,有70%以上的企业存在超标排污情况。

  刘涛表示,与新标准排放限值相比,目前国内大多数钢铁企业污染物控制水平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可以说还没有任何一家钢铁企业能完全实现达标排放。例如,新标准规定了烧结机头和电炉烟气的二英排放浓度限值为0.5ng-TEQ/m3,而目前除个别配套了活性炭吸附装置或湿式静电除尘器等治理设施的烧结机外,其余绝大多数烧结机和电炉都没有对二英采取控制措施。

  对此,钢铁企业需要进行很多环保改造,包括烧结烟气全面净化、高炉系统全面达标、炼钢系统全面升级等。以河北省为例,该省要求所有烧结脱硫设施旁路全部拆除,这将导致一些偷工减料、设计有缺陷的脱硫设施无法维持运行,必须进行整改,甚至推倒重来。

  大面积环保改造需要多大成本?刘涛算了一笔账,他将改造工程分为除尘器提标改造、烧结烟气综合治理、转炉煤气净化、粉尘控制改造、烧结(球团)脱硫改造和废水治理6大类,每类又分成1-2个小类,然后详细列出每一小类的投资估算,从50亿-200亿元不等,最终得出总的投资金额是:全行业实施废水、废气等环保改造总投资合计约900亿-1100亿元。

  此外,按照新排放标准要求实施环保改造后,还将增加设备维护、水电介质、人工成本、备品备件等各种费用。如果按照8亿吨钢的年产量计算,每年还将新增环保运行成本约800亿元。

  分析师对本报记者表示,业内曾经有一个说法,仅仅是烧结和脱硫改造,每吨钢就会增加10-20元的成本。

  钢铁全行业亏损 缘于市场机制不立

  在即将过去的2014年,国内钢铁工业低迷依旧,行业需求不振的大势仍无改观,地方大型钢企停产甚至破产消息不时传出,给整个钢铁行业蒙上了阴影。

  笔者认为,造成2014年大部分国有钢企亏损、钢铁卖出白菜价的根本原因,并非如有些专家所言是由于原料价格上涨、产能过剩、需求端萎缩,乃是整个钢铁行业运行机制出了问题。如果不将这些机制理顺,钢铁行业将长期陷于恶性循环之中。

  一方面,国有钢企接受大量政府补贴,政企职能严重错位。很多地方政府出于政绩、税收、就业等问题的考虑,默许、纵容甚至强令企业扩大钢铁产能,一旦发现企业出现亏损,就给予大量财政补贴。同时,国有大型企业集团还会救助旗下亏损的子公司。这就造成部分亏损国有钢企始终处于僵而不死的尴尬境地。特别是一些大型国有钢企在经营机制方面存在着人员能进不能出、干部能上不能下、薪酬能增不能减、产能能扩不能缩的问题,其主要是受当地政府和上级集团的干预影响。

  另一方面,整个行业无序竞争环境尚待改善。大型钢企往往容易获得银行低息贷款。当国有钢企出了资金问题,地方银行不敢贸然对其抽贷,通常还继续注资。而民营钢企就不会这么幸运了,对于他们来说,一旦停产中小债权人都会上门来催债,企业面临倒闭并购,所以哪怕微利甚至亏损也要坚持下去。而市场上民企通过低价位恶性竞争,又使国有钢企叫苦不迭。

  笔者认为,要解决钢铁业的问题,关键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国企与民企的关系。

  首先,要建立市场退出机制,营造通畅、进退有序的市场环境,妥善解决退出企业职工安置和债务处理等问题。有进有出,这个市场才能良性运转,产业才能不断进步。在这种机制之下,政府只要做好规则制定和监管工作,通过市场的力量自然可以对行业进行优胜劣汰。

  其次,通过跨区域的兼并重组,减少目前市场上低价同质化产品的竞争。比如,通过对京津冀钢企进行产业整合,区域内的同质化产品就自然消失,恶性竞争的局面就会得到解决。同时,因为全国是统一的流动市场,可以杜绝兼并重组导致地区性的价格垄断问题。

  最后,对于处于亏损或盈利边缘的国有钢企,全面进行混改。通过混改,允许民间资本进入甚至控股。利用民营资本的效率和创新,加上国企获得资源方面的独特优势,激发国有钢企的潜在活力。“混改”的目的,就是把国企目前的僵化机制转变成适合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以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

  钢铁卖出白菜价,以及全行业处于亏损边缘,这无疑给决策层敲响警钟,如果我们不对这个行业进行深层次改革,那么钢铁行业将永无前途。作为政府部门应放弃对微观经济操控,让钢铁行业完全市场化,所有钢企的兴衰皆应由市场说了算。只有通过市场充分竞争、拼杀之后,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恶性竞争、国有钢企低效率等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免责声明: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直接决策依据。以上内容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删除处理。
QQ:153405099 电话:13783683896           刘先生

现货资源

品名规格材质厂家地区仓库价格 现货
螺纹钢12-32HRB400E长治市创发商贸有限公司首钢长钢(首钢长钢)0 详情
热轧卷板15.50×1500Q235B宁夏祥合明贸易有限公司包钢(银川市西夏区)0 详情
普碳中板14Q235B唐山沐翌供应链有限公司唐钢(金秋港)0 详情
低合金板60Q355D安阳市润兴商贸有限公司安钢(中拓物流)0 详情
无缝管12*220#山东东银金属材料有限公司聊城精密(东银库)5700 详情
圆钢20#Q235长葛市宝鼎钢材有限公司宝鼎钢铁(长葛市于井钢材交易市场)3950 详情
热轧卷3.0*1800*CQ235B上海盛钢联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万钢(泉安/长和隆)0 详情
高线Φ20*CQ355D上海北铭高强度钢材有限公司韶钢(川流富锦库)5540 详情

Copyright © 2005 - 2024 中钢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全国咨询/投诉电话:400-700-8508  豫ICP备2021034665号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52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