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现货平台
全国分站导航

中钢网

价格汇总
价格查询
价格走势
价格统计
中钢网新闻中心本网视点【聚焦十八大】钢铁业十年回顾(企业篇)

【聚焦十八大】钢铁业十年回顾(企业篇)

分享打印 2012-11-08 15:42 编辑:秀     来源:      字体: [大][中][小]    

导读:十年时间可以让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成长为英俊少年,而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十年时间可以让一个小企业长得如参天大树,同样十年也可以让一个大企业从“峰顶”滑向“谷底”。从十六大以来的10年间,国内钢铁行业发生了巨大变化,比如,黄金十年已过,行业现全行业亏损,但是,对于一些钢铁企业来说,这十年却是突飞猛进的十年,与此同时,这十年,也是一些企业走下坡路的十年。

    【聚焦十八大】钢铁业十年回顾(3)

  中国钢材网讯:十年时间可以让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成长为英俊少年,而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十年时间可以让一个小企业长得如参天大树,同样十年也可以让一个大企业从“峰顶”滑向“谷底”。从十六大以来的10年间,国内钢铁行业发生了巨大变化,比如,黄金十年已过,行业现全行业亏损,但是,对于一些钢铁企业来说,这十年却是突飞猛进的十年,与此同时,这十年,也是一些企业走下坡路的十年。

  东北钢铁10年间“脱胎换骨”

  2002年~2012年,国家相继出台“十五”、“十一五”、“十二五”规划以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系列政策。东北钢铁工业抓住这些历史性、战略性机遇,科学发展,实现了脱胎换骨的变化。10年间,东北地区历史形成的钢铁产业“南强北弱”的不合理布局得到改善。

  在产业布局调整过程中,东北钢铁业通过多模式的兼并重组,不断提高产业集中度;在节能减排方面,东北钢铁业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政策,解决环保历史欠账,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和打造绿色钢铁;在品牌建设和资助创新方面,东北钢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比如,本钢创建“3+1”品牌建设模式,以“双高”产品为重点,形成了产、学、研紧密结合的高效技术创新体系;在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的环境下,东北钢铁业致力于由生产制造商向供应服务商的战略转型,不断延伸拓展产业链。

  十年科技创新,马钢写了绚丽的篇章

  二十一世纪初,马钢获得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授牌,使马钢站在了一个更高的平台,推进企业创新体系和技术创新能力建设。

  面对新的形势,马钢决策层审时度势,坚定通过高起点的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全面推进科技强企的战略目标。一方面引进、改造了一批国际先进的生产线;另一方面加大了对公司科技投入,在公司率先对科技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创立了企业技术中心。据统计,马钢成立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十年来,发挥技术创新作用,共开发引导产品结构调整的新产品达60多个品种,数百个规格,总量达1140万吨,其中90%新产品转化为生产力。

  包钢:十年科学发展,从求大到图强

  2002年~2012年,包钢粗钢产量从480万吨增加到1100万吨。但是,对于包钢而言,这10年最大的变化并不是规模的扩张,而是实力的增强。

  十年间,包钢坚定不移的实施设备和产品的升级换代,粗钢产量翻一番,利润增长了四倍多;10年间,包钢循序渐进推进管理和技术的优化完善,白云鄂博自产矿配比提高近30个百分点,吨钢综合能耗降低300千克标煤;10年间,包钢持续改革完成集团企业构架,从钢铁主业一花独放变成四大板块蓄势待发,2011年稀土、矿业两大产业在集团公司总的利润贡献率超过80%;10年间,包钢坚持科学发展方向,环境保护和绿色生产得到落实,社会形象和市场影响得到提升。

  承钢:“10年前骑自行车,现在骑摩托车”

  10年前,公司还是小高炉,提产只有几百吨,现在几座大高炉齐上阵,产能嗖嗖的涨;以前高炉没有除尘设施,一出铁,整个车间都是烟尘,工作环境很差,劳动强度也比较高。如今,设备更新、技术升级、人员素质提升,出铁时不再是烟尘弥漫,炉前劳动强度降低了。10年员工待遇够吃喝,如今,家家都有小车开。

  柳钢:十年跑出“加速度”

  十年间,柳钢谱写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史诗。柳钢不惧“2003年非典”“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2011年钢铁危机”等重重困难,从百万吨小舢板蜕变为千万吨级钢铁航母,钢产量从164.5万吨增加到1001万吨,主营业务收入从36亿元增加到549亿元。十年里,柳钢销售收入猛增14倍多,跑出了钢铁行业内令人惊叹的柳钢“加速度”。

  这十年,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柳钢的发展不是单纯的产能规模的增长,而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以先进技术装备淘汰落后产能的升级换代,是以质量效益型增长方式取代粗放型规模增长模式的科学转变,更是企业综合实力全面增强、职工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生动实践。

  邢钢:数字钢铁立足本土化

  作为民营企业,邢钢可能在钢铁行业里名不见经传,但是邢钢的信息化建设却做得有声有色。

  十年来,邢钢的信息化建设走出了自己的特色。民营钢企与国有钢企相比,应用领域里单一应用比较多,集成化应用比较少,而邢钢在十年的信息化过程中,构筑了比较完善的企业级的集成信息化应用平台,实现了从业务到财务、从财务核算到财务管理、从资金控制到成本管理、从业务计划到执行控制与分析、从产供销供应链管理到制造管理、从制造执行到质量控制分析、从能源介质到生产实时调度、从设备维护到产成品条码管理、从人力资源到办公自动化的立体控制的集团企业管控体系。邢钢的信息化不仅走在民营钢企的前列,在整个钢铁企业里也是成绩斐然。

  华东钢铁业:十年铸造牢固的钢铁产业链

  十年来,华东地区的钢铁企业在上下游的钢铁产业供应链建设得到快速发展,谱写了一个个新篇章。众多钢厂与上游的铁矿石、焦炭、废钢等钢铁原料生产企业建立原料供应地区;同下游的汽车、造船、港口、机械、家电等制造企业建立固定的钢材供应、应用、研发协作机制,实现保障供应、开发新品、互利互惠、实现共赢的长效运行模式;与钢铁流通业共同拓展销售渠道,发挥流通领域的“蓄水池”功能,抗御市场风险;……。

  10年间内蒙古钢材产量增长1.92倍

  2002年到2011年,内蒙古钢材产量由484.71万吨增加到1417.32万吨,增长了1.92倍;粗钢产量由515.58万吨增加到1669.75万吨,增长了2.2倍,总量在西部省区市中名列第二位。以包钢集团为首的钢铁生产企业通过多元化发展,产业协调能力不断提升,效益大幅增长。

  海鑫钢铁李兆会接班十年:山西豪门盛极而衰

  十年,对一个年轻人来讲意味着什么?31岁的山西海鑫集团董事长李兆会的答案无疑会百味俱全。自从2003年因为父亲李海仓被枪杀身亡而接手海信集团,李兆会就从公众视野中消失了。他似乎没有对父亲的钢铁生意表现出特别的兴趣。十年来,在维持钢铁家业的同时,他转身来到北京做起了投资客。

  李兆会接班的十年,其实是“逃离”钢铁主业的十年,他的能力被外界过分夸大,反而变成一种压力。在资本市场,李兆会或许才能找到自己的价值,并带领海鑫集团完成一次大转型。

免责声明: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直接决策依据。以上内容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删除处理。
QQ:153405099 电话:13783683896           刘先生

现货资源

品名规格材质厂家地区仓库价格 现货
螺纹钢12-32HRB400E长治市创发商贸有限公司首钢长钢(首钢长钢)0 详情
热轧卷板15.50×1500Q235B宁夏祥合明贸易有限公司包钢(银川市西夏区)0 详情
普碳中板14Q235B唐山沐翌供应链有限公司唐钢(金秋港)0 详情
低合金板5*1500*6000S335ML上海熙南实业有限公司宝钢(川流富锦库)0 详情
无缝管12*220#山东东银金属材料有限公司聊城精密(东银库)5700 详情
圆钢20#Q235长葛市宝鼎钢材有限公司宝鼎钢铁(长葛市于井钢材交易市场)3950 详情
热轧卷11.8*1500*C510L上海宏微钢铁贸易有限公司日照(兴晟3号库)3600 详情
高线6、8、10300E兰州清琦物资有限公司酒钢宁钢兰鑫(厂发库提)0 详情

Copyright © 2005 - 2024 中钢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全国咨询/投诉电话:400-700-8508  豫ICP备2021034665号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52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