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海鑫钢铁】李海仓起家史及李兆会接班十年
山西最大的民营钢企——海鑫钢铁上周出现了贷款逾期,目前亏损严重,深陷资金断链、破产传闻。
有山西最年轻首富之称的李兆会2003年接手海鑫后却无心钢铁生意,10年时间,海鑫错失了钢铁业发展良机,一步步走向没落。
李海仓起家
李海仓真正进入钢铁行业始于1992年10月。记者从山西省工商银行得到的权威数字来看,当时该公司的注册资本为4.2亿元,而该公司成立之前的资本积累过程成为破解海鑫钢铁集团的关键所在。
多年来,李海仓起家的40万元成为财经记者们关注的热门话题。记者在采访过程当中,就40万的积累过程采访了当年与李海仓共同创办第一家企业的合伙人。1987年,李海仓、辛存海、侯岚云共同创办了第一个焦化企业。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李海仓当时拿出多年在市场经营活动中积累的资金20余万元,并以李海仓长兄等4人的名义联合向信用社贷款10万元,与当地的一家国有企业闻喜县白水泥厂搞联合办厂,成立联合焦化厂,联合方出资10万元。闻喜县白水泥厂的10万元也是从银行贷来的。这40万元全部用于固定资产投资。联合焦化厂成立后,又从当地的工商银行贷款10万元作为流动资金,而这10万元是以联合焦化厂的名义共同贷款并还款还息的。联合焦化厂投入生产后,当年实现利税10万元。由于该厂是新建的乡镇企业,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免交了产品税、固定资产投资税等。
当时市场焦炭的成本每吨不超过100元,而该厂销出的焦炭每吨在400元左右。当年实现了年产量1万吨的生产规模。也就是说,焦化厂成立的第一年,李海仓就实现了销售100万元的业绩。
1988年,李海仓与三门峡机务段联合办厂。双方投资60万元,这样使产量由原来的1万吨增加到3万吨。1988年至1989年综合生产能力达8万吨和10万吨,即两个焦化厂的总和。由于当时的焦炭利润不断上涨,市场最高价可卖到每吨600多元,这样李海仓一年就可以实现利税1300万元。建一个新厂,免交3年的所得税,应该说李海仓充分地用活了当时的地方政策。记者从闻喜县税务部门了解到的数据表明:1988年由李海仓所创办的企业,上缴了10万元税金,到1990年,共缴纳税金50万元。
李海仓在尝到了联合办企业的甜头之后,1991年又先后与运城、洛阳铁路分局联合成立了洛铁焦化厂,成为山西省第一个机械化焦炭企业。该厂总投资为60万元,其中投资比例为,李海仓、三门峡、洛阳铁路分局为4∶3∶3,与运城车务段联合成立了洗煤厂。1992年初形成的四个焦化厂实现了26万吨的生产能力,在1987年至1991年期间,李海仓既改造了两个老厂,又建了两个新厂。1990年,组成三铁焦化总厂。
记者从海鑫集团公司财务的记录来看,李海仓的贷款主要始于1992年,从各类报表综合数字来看,其贷款的300余万元主要用于流动资金,其固定资产已经达到1500万元左右。在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由于李海仓充分地利用了产与销及市场的焦炭价格比,当时经销李海仓的焦炭的经销商们,都要事先打入预付款,这样,李海仓的手中掌握着上千万的预付款作为他的流动资金。从当时的整个经营业绩来看,与李海仓联合办企业的投资方,都在两年内就拿回了所有的投资和相应的利润,而李海仓把所有的利润又再一次全部投入到企业里。到1992年底,全厂净利润在2500万到3000万元之间(免交所得税,只交产品税),也就是说,李海仓在进入钢铁行业之前,所实现的资本积累虽然令外人难以想象,但是却十分符合营运规律。
1992年初,李海仓先后多次到他的用户单位考察,钢铁企业的利润空间,更是令他“欣喜若狂。他决定在他的家乡投资建厂,进入炼铁行业。
1992年李海仓先后与有着多年业务往来的经销商们达成联合创办炼铁企业的合作协议。预投资8400万元建设两个124立方米的高炉,并于太原市的并州饭店,与三个冶金厅签订了合作协议,三铁焦化总厂、三家冶金厅联合成立了山西海鑫钢铁有限公司。投资比例分别为三铁焦化总厂5400万元,三个冶金厅各1000万元(三个冶金厅分别是湖南冶金厅、河南冶金厅、上海冶金厅)。1993年建厂,1994年4月份投产。
1995年,海鑫钢铁有限公司又分别与洛阳铁路分局、临汾铁路分局、北京铁路分局进入海鑫钢铁有限公司的二期工程的建设,共出资3.1亿元,并在1996年由生铁转到炼钢、轧钢。记者曾于2002年9月采访李海仓时得知,他当时主要考虑的是如何面向市场。他认为,如若只停留在低水平的炼铁企业上,企业可能将处于面临倒闭的状态。由海鑫集团公司总会计师孟景春所提供给记者的资料来看,当时的企业贷款为6000多万元,负债率为20%,通过各种办法与联营方等所借的款项3.02亿元。仅从1996年15万吨的生铁产量来看,实现利润3000万元,税金1000万元,这就是李海仓40万元“所下的蛋。(2003年02月26日10:19:54 中华工商时报 )
李兆会:接班十年
一个富二代接班的十年,也是家族实业盛极而衰的十年,这个昔日的山西豪门还有机会卷土重来吗?
31岁的山西海鑫集团董事长李兆会的答案无疑会百味杂陈。从他形象的变化可窥一般:十年前的李兆会留一头长发,朋克范儿十足;现在,则皮肤黝黑,板寸头,经常表情严肃。
自2003年因父亲李海仓被枪杀身亡而意外接手海鑫集团,李兆会就从公众视野中消失了。他似乎没有对父亲的钢铁生意表现出特别的兴趣。十年来,在维持钢铁家业的同时,他转身来到北京做起了投资客。
尽管多年低调,2012年李兆会还是不可避免地成为外界、尤其是娱乐界津津乐道的对象,一是结婚两年便与演员车晓离婚,二是违规套现股份。两大事件将这位曾经最年轻的胡润榜富豪再次推向公众视野和风口浪尖。
接班十年,李兆会都做了些什么?他有没有重振父辈的荣光,将企业发展到新的高度?他成了什么样的人?还有一系列问题可以追问。
“空巢”海鑫
车行驶在山西运城机场高速上,沿途都是低矮的村庄和大片田野。薄暮中,唯一显眼的是海鑫集团大厦,周围的一大片工厂仍然在夜色中吞吐着浓烟。这是海鑫集团在2003年遭遇其创始人李海仓枪杀案件后的新办公大楼,十年来一直在此。
海鑫坐落的川口村,用“野草、荒烟”形容恰如其分。海鑫所处地方之偏僻,正是其发展壮大的主要阻力。“山西最大的民营企业”海鑫25年来并未改变这个村庄的面貌,甚至从川口村通往大路的小道还是布满了泥土和深深浅浅的杂草,农村常见的拖拉机和摩托车不时呼啸而过,掀起一片尘土。
尽管只有一墙之隔,川口村的村民和村委会主任提起海鑫一脸漠然,“我们这几年基本没与海鑫打过交道。”十年来,这家企业深居山西腹地,自李兆会接班以来几乎从未接受过任何采访。就连当地政府官员都很难见上李兆会一面,“我们县长曾经想拜访李兆会,最后都没有成行。李兆会自从接手海鑫以来每年露面的次数屈指可数。”闻喜县委宣传部一位官员告诉本刊记者。
所有人都找不到李兆会。记者遇见一名专门做催债生意的当地人,他记不清有多少人指名道姓要找李兆会了,甚至有人放话要悬赏100万元寻找李兆会,重奖之下却没有出现勇夫。据悉,李兆会有专属的私人飞机,每次来闻喜县都将飞机降落在运城的机场,因此很难知道他的行踪。
“李兆会这几年来基本就是挂个名,他的兴趣根本不在钢铁上。”采访中,不止一位海鑫员工向记者表示。最初,得益于爷爷李春元的支持和李海仓生前对企业的绸缪,李兆会接手海鑫钢铁第一年,海鑫完成总产值70亿元,实现利税12亿元,成为海鑫发展最迅速、最好的一年。
其后,李兆会专心解决“夺权”问题。海鑫内部人士透露,在爷爷李春元的支持下,李兆会先是将创业元老、海鑫集团副董事长兼党委书记辛存海调离权力核心,之后,李兆会的五叔李天虎被巧妙地“赶走”,代价是海鑫钢铁旗下的一家水泥厂归其所有。最后,李兆会将自小与其亲近的六叔李文杰带进海鑫,随后几年一直担任海鑫集团总裁,成为李兆会的心腹。
2009年,当海鑫深陷金融危机遭遇停产时,李文杰还对外放出豪言,“三年内要做到营收超300亿”。但三年过去了,李文杰却悄然离开了闻喜县,去汉中发展矿产和房地产生意,当年的口号已无人提起。
据本刊记者调查,海鑫现任总裁为原来分管生产的常务副总裁陈金发,非李氏家族的成员。之前,李兆会的妹妹李兆霞也常年呆在海鑫,负责海鑫的财务工作,但春节以后也发生了变化。“原来集团进出的财务都是由李兆霞掌控,没有她的签字批不了钱,但过完春节后这一规定取消了,李兆霞现在常年在上海。”海鑫集团一名员工表示。
随着海鑫集团的核心管理层李文杰、李兆霞相继撤离,李兆会又以北京为主要据点,曾经盛极一时的海鑫集团在闻喜的总部实际上已经变成了一个“空巢”。
“中层领导都是李氏家族的外戚把持,李兆会又常年不在海鑫,对企业的掌控力非常小。”该员工透露,海鑫最大的问题在于“群龙无首”,又没有制度保证,所以腐败丛生。
“海鑫这十年来的发展,一直是比较痛苦的。”上述闻喜县委宣传部官员告诉记者,“现在企业最大的困难是凝聚力出了问题,处于阵痛期。”
闻喜县一个中式四合院,曾是李兆会爷爷李春元的住所,现在已经人去楼空,门前的庭院落满了灰尘,门口的春联也只剩下了一半。邻居表示,李春元离开闻喜去了太原。
这位已经80岁的老人当年力排众议极力主导了李兆会的继承,并力劝李天虎离开海鑫,为的是保证这个家族企业继承权的完整和内部利益的平衡,而如今换回的却是分崩离析。(中国网 2012-05-25 )
李兆会曾遭遇“七年之痒”
2009年4月底,坊间开始传出海鑫可能被国有钢企并购的消息。在随后的一个月中,这一消息戏剧性地演绎出不同版本,先是“首钢洽购”,不久又是“太钢(太原钢铁)抛出绣球”,扑朔迷离,让海鑫的合作伙伴们一时摸不着头脑。
几乎从不与媒体打交道的39岁的海鑫集团总裁李文杰哭笑不得。“我们从未与首钢接触过,与太钢确实在接触,但具体情况也并非外界所言那样。”5月27日,李文杰在海鑫集团总裁办对南方周末记者称。
他的背后,是一只展翅的雄鹰工艺品。门侧的墙上是他的三哥、海鑫创始人李海仓的大幅画像。
“首钢洽购海鑫”传闻发生之前,正是首钢收购山西长治钢铁(长钢)进入尾声,产能近400万吨的长钢成为首钢的全资子公司。
长钢起死回生,首钢则在煤炭大省山西攻下一城,可谓各得其所。而首钢在山西的“志向”更为高远——今年“两会”期间,首钢董事长朱继民就透露,首钢已与山西建立了包括钢铁、电力等多方面的战略合作;这成为“首钢洽购海鑫”传闻出炉的发端。
真正向海鑫抛出绣球的是太钢。它出手时底气十足,其第一张牌是,单从规模上看,太钢的产能为1000万吨钢,而海鑫为600万吨,太钢的营业收入为1000亿元人民币,是海鑫的近十倍。
第二张牌则是山西省政府的强力支持。今年4月中旬,《山西省冶金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简称《规划》)获山西省政府通过,太钢成为最大的宠儿——两年内,太钢将通过重组省内钢企,使产能翻一番至2000万吨,6年内达到3000万吨,占全省钢铁业产能比例提高至七成。
这一事件的背景是钢铁业的全线亏损。《规划》的执笔人、山西钢铁行业协会秘书长祝峰亮2009年春节后到山西长治调研,发现长钢、长信等当地四家钢企,两家停产,另两家处于半停产状态。
七年当中,李兆会与李海仓生前最大的不同,则是在政商关系处理上风格的二致。李海仓是改革开放后第一代的创业者,在政经语境不明朗的年代,经历过从求村长到求镇长,再到求县长与求市长、求省长等不同阶段的艰辛,于是练就了一副八面玲珑的谦卑脾性,左右逢源却从不越界。而他的突然去世,不可避免地割裂了李氏家族的人脉资源。
更为重要的是,在山西这样一个非常注重人情世故的北方能源大省,李兆会很少主动维护与政府间的关系。“
如今的李氏家族企业的主要掌管者(李兆会、李文杰、李兆霞)都是海归派,他们想法较新且敢想敢干,但有时缺乏一份必要的虚心。”祝峰亮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当李兆会前些年搭上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顺风车时,“不虚心”成为一把利剑,使之在产业和资本市场上斩获良多,而当如今经济危局之下海鑫不可避免同落泥潭,又面临被太钢并购的可能时,他的“不虚心”似乎成为了“狂妄”的代名词。(2009-06-04 , 南方周末)
海鑫钢铁:十年老牌钢厂告急
3月7日,一则“山西某钢厂因资金链断裂而停产,江苏钢厂收到银行口头通知称信贷将缩减20%”消息在圈内流传。
当日,铁矿石、煤炭、焦炭期货黑色金属产业链上的三大品种齐齐跌停,据多位业内人士分析,“山西某钢厂”指的就是海鑫钢铁。
根据公开资料,海鑫钢铁位于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成立于1987年,是一家以钢铁为主业,集资源、金融、地产、儿童教育等行(产)业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具备560万吨铁、600万吨钢、260万吨建材、260万吨板坯、220万吨热轧板卷的产能,为山西省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
“海鑫停了大部分生产线,现在已经不外卖,生产的只是还以前的欠货。”上述钢铁行业人士告诉21世纪网。
海鑫的不少协议户因收不到货产生了恐慌情绪,市场上甚至出现了海鑫倒闭、破产的传闻,有媒体则报道称,海鑫钢铁上周未能偿还逾期银行贷款。
“逾期的贷款规模大概30亿左右,但具体数目不太清楚。” 上述钢铁行业人士表示。
就以上情况21世纪网致电海鑫钢铁,一位办公室人员表示对这些情况都不清楚,随后21世纪网又联系到海鑫钢铁总经理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公司目前的生产情况一切正常,几个高炉都在正常运行,外面人那么说我们也没办法。”
据消息,海鑫钢铁于1月6日对1380m 高炉进行检修,计划3月中旬恢复正常生产,预计影响铁水量约在0.4万吨/天;目前3个630m 高炉正在休风中,影响铁水量约在0.57万吨/天,结束时间不确定。
海鑫钢铁的确遇到了一些麻烦。
中国的钢铁产业目前危机重重,产能过剩、负债高企、需求疲软,大部分钢企都处于亏损状态。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刘振江日前更是表示,今年一季度可能是钢铁行业进入新世纪以来效益最差的一个季度,钢铁企业现在或才开始真正进入冬天。
而深处山西内陆又是民营钢铁的海鑫钢铁的情况更加糟糕。
“相对于沿海的钢铁企业,铁矿石运进来产品运出去,物流成本要高很多。”中联钢一位分析师告诉对21世纪网。 据其分析,海鑫钢铁去年亏损起码也有几个亿。
而海鑫的问题早已引发各种警示信号。
运城银监分局在去年12月份的一份《对运城钢铁行业银行信贷风险情况的调查》中指出:各银行机构之间要加强部门联动,尤其是对像海鑫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这样贷款数额巨大、在多家机构均有贷款的龙头企业,应做到企业信息互通有无、贷款额度心中有数,防止出现超额授信、资金额度难以监测等问题。
作为当地最大的民营企业,海鑫每年贡献的财政收入占到闻喜县的六成多,但海鑫与政府的关系正在日趋疏远。(21世纪网 2014年3月)
现货资源
品名 | 规格 | 材质 | 厂家 | 地区仓库 | 价格 | 现货 |
---|---|---|---|---|---|---|
螺纹钢 | 12-32 | HRB400E | 长治市创发商贸有限公司 | 首钢长钢(首钢长钢) | 0 | 详情 |
热轧卷板 | 15.50×1500 | Q235B | 宁夏祥合明贸易有限公司 | 包钢(银川市西夏区) | 0 | 详情 |
普碳中板 | 14 | Q235B | 唐山沐翌供应链有限公司 | 唐钢(金秋港) | 0 | 详情 |
低合金板 | 8-400 | Q355B | 舞钢市盛隆物资有限公司 | 舞钢(本库) | 4700 | 详情 |
无缝管 | 12*2 | 20# | 山东东银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 聊城精密(东银库) | 5700 | 详情 |
圆钢 | 180 | 45# | 山东全优钢铁销售有限公司 | 本钢(中冶室内库) | 5080 | 详情 |
热轧卷 | 3.0*1800*C | Q235B | 上海盛钢联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 万钢(泉安/长和隆) | 0 | 详情 |
高线 | 6、8、10 | 300E | 兰州清琦物资有限公司 | 酒钢宁钢兰鑫(厂发库提) | 0 | 详情 |
相关新闻
推荐文章
-
亏损加剧!同比少2.5万亿!钢价又要反复?
特别关注央行:前五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1.14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8891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增加8598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
-
近期价格走低,淡季钢市能否有转机,下周怎么走?
周内总体来看钢价降20-40元 吨居多,成交短时有所好转,整体看表现平淡。与往年同期相比建材成交日均降3万多吨,型材成交相差不大,明显
-
首发350亿!铁矿、焦炭强势反弹!钢价还能涨?
特别关注财政部在6月14日首次发行5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总额350亿元,中标利率2 53%,全场认购倍数5 38,显示机构认购意愿较强。本周